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封神+西游+东游] > 第7章 分封诸子

第7章 分封诸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实际上,旁人称呼应该是子夫人,但是东胜神州这一脉离开朝歌太久了,从三代前,宗女出嫁后,也不再用子姓称夫人了。

“素知,咱们东海三关受命,一同划定齐国边境,便再往南靠一靠吧。”李靖拱手,与夫人说道。

素知是殷夫人的名字。

殷夫人为难之处,正是因为海岸线太长,若是这么划分,齐国会成为一个大长条,不好守卫。

“咱家还有仨太子呢,不怕守不过来。”李靖提及三个儿子。

殷夫人想到随后封国还会切割给儿子,也就罢了,“只是,儿子若要继承封国,得跟我姓。”

李靖……

东胜神州,子姓镇守调零,殷夫人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

不仅是殷夫人,此次分封的四十诸子中,有十名是子姓宗女。

朝歌

王后目送一队又一队子姓宗亲离开朝歌,他们也几乎将庙堂中没清干净的反对派一网打尽。

那些顽固的、隐藏的、潜伏的不稳定因素,被带走了大半,包括子姓贵人畜养的那些修士、异士、妖精等等。

毕竟封出去的方国都还在莽荒中,需要他们自己开垦争夺,不将能带走的能人都带走,到了那边连活命都是问题。

洪荒四大部洲太大了,人族占据的还不到半数。

将来,他们也不可能再回朝歌了,便是砖瓦木头都不能留下,全部带走。

北俱芦洲大妖封印一事,他们并不知晓,将来却会是扛住第一道防线的人。

毕竟,那是实打实的封地方国,他们是去当家做主的。

不愿去,是不愿意去。

一旦建设起来,谁也不会放弃基业返回朝歌来,除非确定回来能当人皇。

大殿之上,国相站在中间奏报。

“娘娘,各处子姓镇守皆已到位,总兵们配合移交村落百姓。以陈塘关为例,已将这些年新增的东海户籍,均移入齐国。我大商国人,短短几日新增数以十万计,且还在增加。”闻仲高声报喜,人口就是国力。

“这是足以告慰祖先的功绩,国相劳苦功高。”王后说道,“有功总兵,皆要有封赏。”

“臣不敢居功,皆是娘娘高瞻远瞩在先,群臣用力之故。王后圣明。”闻仲先说佩服王后计策,又附和王后,配合着把功劳分给大家。

转而,闻仲又说道“只是宗室稀少,如此这般,已将有功绩的宗女都分封各处。但,四方之内仍有总兵上书,说自己关外的部落无处安置,请求开放关隘。”

群臣鸦雀无声,听着王后与国相唱一出双簧。这样的场景,只有三代之前有过的。毕竟先王和他的父王,都是被群臣联合压制的。

“国相以为如何。”王后不动声色,反问道。

“臣以为,各处关隘皆身负军机要务,不可与抚民官混同,开放关隘不可,当另设城池安置百姓。”

“如何另设。”大臣傅说站了出来,免得双簧不好唱下去,朝中并未有总兵和宗室之外的外任高官。

洪荒太过广袤了,只一个南赡部洲,还是四洲中最小的,大商治理起来已捉襟见肘。

地大,人少,治理成本中,只有通讯是倚仗罗网降了下来。

“当再封功高德厚之子姓宗亲。”闻仲回,这是夏以来一贯的做法,守不住的地方让同姓去开垦。

“如何再寻觅宗亲,前期已经寻遍。”傅说问。

“臣听闻,四方亡故于保民之事的宗室镇守中,尚有宗室之未亡人和幼子,可承方国。”

“幼子,如何理政,如何服众。”

“臣以为,当以宗室之妻为方国之主。”闻仲拜。

“臣以为,当以其中德才兼备之女,方可为方国之主。”傅说拜。

“臣等附议。”庙堂之中留到现在的,不是亲信,也是人精。

其他异类要么死了,要么都被安排到,去往开辟北俱芦洲新方国的路上。

这项议题在大朝中通过,确认了宗室未亡人继承爵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朝中有心人都明白,这是王后在铺路。

世间功劳之大,莫过于···。

“听闻,国相已拜截教金灵圣母为师。”傅说问道。

“不错。”闻仲答道。

“截教仙人入世者众,众说纷纭,难以掌控,不利于庙堂。未知国相可有妙计,抑制一二。”傅说又问。

朝中臣子,继续听第二场双簧。

国相闻仲取出一份锦帛之书,“此乃截教大师伯多宝真人手书契约,即日便会传入罗网,规范众仙言行。”

傅说第一个传看,高呼截教真人乃仁义之师。

王后高居上首,注视着朝中大臣,将细微的变化都纳入思量。

人族不能不学习,但苦于没有那么多老师,截教仙人补足了短板,虽有不妥之处,也无可奈何。

“传术传法不传道,开蒙以人神之约为本,以天条、律令、礼法为辅,行教化之事,待功德圆满,再回转东海金鳌岛。”

众臣齐声称颂多宝真人,无量功德。

今日殿议二事,皆大欢喜。

朝歌城外圣母庙

多宝于庙外稽首,“请西岳神女道友一见。”

“杨婵见过多宝真人,请入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