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
“什么呀。”
“王后分封诸子姓宗亲,分了足足二十个方国。”
“你们看天上,今日罗网有写。”
“庙堂之策,居然能在此处出现。”
“好像是封神那天以后,就能看了。咱几个别大惊小怪的,咱可是朝歌之民,不是四方蛮夷。”
朝歌城,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大事。
大商,并未有分封宗室为方国之主的先例。
各路方国诸侯,几乎都是当年联合进攻夏桀的盟友部落发展而来。
子姓宗亲所居大宅之一,国相闻仲宣读完诏书,这一家十几口人皆谢恩。
家主是先王的堂弟,在放奴一事中表现突出,十分配合,所以他是唯一一个被封在南赡部洲的国主,乃侯爵国。
其余十九家,除了没有武装抗拒放奴,所以侥幸活命,但也没有主动投诚王后,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全数要前往北俱芦洲,在鬼方国附近的烟瘴之地讨生活。
家家恨不能哭出血泪,但他们怂啊,为了不被王后趁机杀死,还是得操持人马物资,离开朝歌。
“不是二十个方国,是四十个哩。”
“咦,您这是胡说呢,先王去后,朝歌城血流成河,哪里还得有那么多家子姓贵人。”
“真的是四十,您忘了各地子姓镇守们。”
“咦,这么算还真是。”
议论之声熙熙攘攘,随着风,从朝歌城,传到了陈塘关。
“干嘛呢嘛?咋这些人围着?都仰着头看啥呢,这是。”
“咱们总兵的夫人,被朝歌的王后封为国主喽。”
“真的假的,殷夫人居然当国主了?”
“那可不呗,殷夫人,乃子姓贵人,自然可以做国主。”
“嘛?真的假的。”
“你抬头看罗网啊,哟呵,你是不是瞎,那诏书你看不懂,意思还不是一看就明白。”无论识字与否,只要是通过罗网发布的公文,所有人族都能理解意思。
“那以后,咱们就是,就是齐国人喽!”
“这下,老祭祀不用担心户籍的事儿了,咱们都是齐国人了。”之前安置在陈塘关外村落的人,都不能落陈塘关户籍。
大家都对户籍很重视,大概跟之前是奴隶出身有关,迫切需要官面上对人身自由的肯定。
因为大商有严格规定,关隘就是关隘,有内无外。罗网在上,一切清晰可见,李总兵不敢给他们这些新增户落关内籍,只能落个东海人族部落籍贯。
这种部落籍贯,还不如北俱芦洲的鬼方国籍贯听起来好。
“咱们以后能做国人喽,不是野人喽,王后千秋万岁。”欢呼声在各个村落的祭坛响起,大家围在一起,跳起欢快的祭祀之舞。
“女人做国主,如何使得。”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
“边上待着去,你不想当国人,就滚蛋,滚出陈塘关去,别影响我们。”马上就有人骂回去。
国人和野人在待遇上差距可大了,他们分地都没有关内人分的多,祭坛也没有关内的大,最重要的是城墙。
成为国人之后,他们的村落才会变得更大,有更多人,就能有劳力去修建雄伟的城墙,他们才能住进安全的城池。
城池之上的罗网,也比村落的更坚实。
“殷夫人赐予了我们符箓,让我们的妻子平安,还能生下健康的孩子,她做国主,我们都服气。”这是从能力和贡献角度,讲道理的。
“对,我们要当国人,不当部落野人了,殷夫人合该做国主。”这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摆事实的。
浩荡的呼声,掩盖了一丝半缕的不和谐。
谁念着百姓,百姓就会自发地把他捧起来。
陈塘关总兵府
“娘是国主了,那我是太子咯,吾乃哪吒三太子!”哪吒一蹦一跳,围着敖丙转圈圈。
昨日还在嚎哭,敖丙哄了半夜。
今日睡醒,便已能玩能笑了。
真是个小孩子,敖丙好脾气的任由他拉着手,由着他撒欢。
他的心神有一半在混沌珠里,虽然杨二哥进去才三日,实则已在里面闭关三年。
回想那日,二哥说姐姐尚在,敖丙不知怎的,总会想起这句话,还偷偷和哪吒分享了这个秘密。两人都心中有所期颐,约定保密。
自五日大祭后,东海龙神敖广从圣母庙直接回了东海,神神秘秘,不知去做什么。连小儿子敖丙,都暂时寄养在了人族兄弟李靖家里。
本来给孩子找了老师,结果老师自己拜师了,领了师门任务一去不返。留了个课程表,那叫一个满档。
敖丙每日都有好好学习,哪吒也只能跟着他一起学,不然自己玩也没劲。
事实证明,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好的学习搭子。
李靖与夫人,正在厅堂会见其余两位镇守总兵。
“我等正是为关隘外村落的百姓而来,请夫人,不,请齐候接纳他们吧。”一位头发花白的镇守恭敬叩首,说道。
“苏总兵请起,当不得您如此大礼。”殷夫人眼睛肿着,还有点睁不开,连忙扶起叩首的老人。这是老相识了,都是守望相助的关系,并非不熟悉的陌生人。
“我等东胜神州东海沿线关隘,只有知子夫人您一位宗室,也只有一个宗室齐国,关隘外村落的百姓便全托付于您了。”另一位邓总兵也连忙说道。
东胜神州的宗室不给力,子姓都快断绝了,只留下几位宗女。
知子,是旁人对殷夫人的尊称,子是她的姓,殷为氏,知是名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