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这碗红糖酒酿圆子绝对是实心实意的。
白瓷大碗里圆滚滚的糯米圆子挨挨挤挤,米酒酒酿独有的醇香,而且很舍得往里搁红糖,一大碗看起来红彤彤的,吃起来特别甜,每一粒圆子都裹着酒酿,感觉能好吃到心坎里去。
等到夜深人静了,苏觉胜他们都睡下了,棠棠才敢把在坑洞里捡到的金子说得她爹娘听,她从被窝里钻出来,“爹,娘,我跟哥哥今天路过老地主的屋舍前的时候,不小心摔进了一个坑洞里,在里边捡到了一个东西,是一根金条。”
棠棠把金条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她爹娘。
“在坑里捡到的……金条?”喻娟芳一惊,她拿过那一根金条看了眼,昏黄的油灯下闪着金灿灿的光。
苏会民听到这番话也瞬间不淡定了,他马上放下手里的东西凑了过来,“棠棠,你捡到这个金条的时候旁边有人看到了吗?”
“没有,当时坑里只有我一个人,三哥在地面上,我连他也没说。”
棠棠潜意识里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只敢告诉自己的爹娘。
喻娟芳看了眼窗外,压低了音量,脸上的喜色怎么都掩不住,“这可真是走了大运了,这估计得有五十多克,说不定能换两三百块钱。”
她眼里发光,“说不定是棠棠白天救人,老天爷给孩子做好事的奖励。”
“娘,这样一来咱们家是不是就能盖新房子了?”她眨巴眨巴眼睛。
棠棠知道,盖房子是她娘一直以来的心愿。
喻娟芳抱起棠棠在她脸上狠狠的亲了两下,“能盖,肯定能盖,等明天开春,咱们就找人打土坯盖房子,等明年咱们一家都能住新房子,棠棠,你真是咱们家的小福星,自打你来到咱们家里,一连串的都是好事……”
先是去望乡村娘家的路上捡到了大鲤鱼,又想出了卖豆腐的主意,还捡到了野山参,顺利分家,陪着她一块到黑市卖卤肉挣到了钱,丈夫苏会民还升迁了,这日子现在过得是越来越舒心畅快了。
她想起来苏燕娣那番扫把星言论,这苏燕娣真是瞎了眼的鼠目寸光,这丫头才不是什么扫把星,而是老天爷送到他们家的福星。
红旗公社太小了,喻娟芳和苏会民考虑过后,还是去了趟县城。
从原林县城集市的杂货店出来,喻娟芳跟苏会民一前一后的走着,看起来面色如常,但只有喻娟芳自己知道,她挎着篮子的手早就颤得能打鼓,腿因为太过激动差点导致失力栽倒在地上,幸好苏会民上前一步,及时扶住了她。
“走。”苏会民这下也顾不得大街上避嫌了,上前一步搀住了妻子的胳膊。
好在集市上人来人往,行色匆匆,没有人特意将目光放在他们的身上,只会觉得这是一对进城赶集的普通夫妻。
好不容易走到安静的地界,喻娟芳再也控制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了,“一千块,卖了整整一千块钱!”
巨大的欣喜几乎要把夫妻俩的头脑给冲晕,他们活这么大岁数,哪里见过这么大一笔钱。
“等明年开春,就找工匠来盖房子,咱们家终于能盖新房子了。”
她这两个月卖卤肉挣了小两百块钱,入冬前买粮花了五十多块钱,还余一百五十多块,加上这卖金条得来的一千块钱,已经够他们家盖一个足够宽敞的土坯房再添置些家具了。
“还是等明年下半年再说,咱们家刚分家,突然拿出来这一大笔钱盖房子,容易引人注意。”
喻娟芳想了想,觉得苏会民说的也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反正左右也就差几个月时间。
……
喻娟芳前段时间一直想做酱鸡蛋,这两天总算是找着空闲了,她上供销社买回来了两斤新鲜鸡蛋,足足有二十颗。
喻娟芳哼着小曲提着鸡蛋回来的时候,正巧于亚红她们几个在厨房做晚饭,于亚红看见她手里拎着这一篮子鸡蛋,“哟,三弟妹,你这是送礼还是打算上你娘家去?”
喻娟芳笑眯眯的,“不是,我打算用来做酱鸡蛋,觉生棠棠他们最近读书辛苦了,该吃点好的补补身体!”
“补身体?用得着买这么多鸡蛋?”张桂香咂舌,不由得嫌弃的撇了撇嘴角,这老三媳妇也太不会过日子了,这要是做成蛋花汤或蒸蛋羹,二十个都够一家子吃上半个月了。
喻娟芳笑了笑没说话,把那买来的鸡蛋都泡进了清水里。
张桂香忍不住提醒,“老三媳妇,这鸡蛋沾了水,可就放不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