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全城黑心酒楼都被我骂倒闭了 > 第34章 中毒了?

第34章 中毒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人表示赞同,便就此决定沿着西边走,听说长安有不少异域商人带来的胡食,说不定能找到特别的味道。

决定好下一站去哪,和刘二虎交接完未尽事宜后,林竹他们也没急着出发,而是在冀州城里多待了两天,继续在城中四处品尝美食,而林竹......

成姗姗胡吃海塞的同时,林竹正带着刘二虎坐在茶馆里,正式开始她的食评写作训练。

“咳咳,挺好哈,二虎,你不能光写‘好吃’、‘香’,这样别人看了根本不知道具体好在哪里,对不对?”林竹一边翻阅着之前《洛阳食话》的旧报纸,一边示范道:“比如你写这家羊汤,可以说‘汤色乳白,入口醇厚,搭配小磨芝麻酱调味,别有风味,香掉了嘴巴’,是不是比简单说‘好喝’要吸引人?”

刘二虎嘴巴张得大大的,连连点头:“是是是,竹子姐你说得对!”

“还有,写的时候可以加点夸张的话,嗯,比如‘不来一准后悔!’、‘家人们,我发现了一家宝藏小店!’之类,这样就更有画面感了。”

刘二虎赶紧挥笔写下,嘴里小声念叨:“不来后悔,宝藏小店、要有画面......”

晏元青没去跟着吃饭,反而坐在一旁旁观林竹的教学局,悠闲地摇着扇子,瞥了刘二虎一眼,笑道:“二虎,以后你这冀州分部的文章质量,可得好好把关,别让竹子姑娘觉得‘这文笔是哪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写的’。”

“哎哟,晏公子,你这话说的!我以后肯定认真学!”

刘二虎点头哈腰的,毕竟这还要变成他来之不易的谋生手段呢,比无痕和飞雁都更像晏元青的侍卫,或者说更像狗腿子。

而对林竹,他则是像粉丝一样崇拜,每天坚持背诵林竹教他的一些话术,还被叮嘱要坚决

最后,刘二虎终于勉强出了师。

要走的那一天,众人起了个大早,去集市上置办了一些必需品。

“二虎,你留下,手里总得有点本钱,拿着这些钱,买些纸张笔墨,该吃吃,该喝喝哈!但账目记清楚,别乱花。”林竹爽快着说,然后拿着账本对了对,将一小袋银子塞到他手里,“你帮了我们挺多的,还打听到了那位姐姐的事情,所以拿好钱,然后办好分号,万一有什么事,就给我们写信。”

“竹子姐,你放心,我一定把这份差事干得漂漂亮亮!”刘二虎拿着钱袋子颤抖,眼神坚定地简直要入仕了。

林枫拍了拍他的肩膀:“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说你背后有人!咱们《洛阳食话》可不是好惹的!”

几个人笑作一团,好在还有个正经人,晏元青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刘二虎一眼,轻声道:“如果真有麻烦,记得躲好,保命最重要。”

刘二虎感激地点点头,看着他们的目光满是依赖和不舍。

临近晌午,众人还是与他告了别,准备启程了,马车缓缓驶出冀州城门。

刘二虎站在城门口,一直挥手目送他们远去,直到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官道尽头,

而在远去的马车上,林竹靠着车窗,忍不住笑道:“不知道二虎能不能把《‘冀州’食话》做起来呢?”

晏元青微微一笑,眸光深邃:“等下次再来冀州,就知道了呀。”

从冀州出发,众人马车行了数日,终于进入并州境内,抵达太原。

太原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也因其独特地理环境,孕育出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

林竹泡在太原得藏书楼里翻了半天资料,找得她灰头土脸,其他人则到处打听,看看他们不熟悉的山西地界有什么美食。

最后总结起来,倒还真不少——早餐有老豆腐,以其独特的卤汁和调料著称,此外面食十分流行,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除此之外还有鸡蛋醪糟汤、荞面灌肠、过油肉等等吃食,当地人都大力称赞,表示值得一试。

“你们快看,那边的小摊卖的是不是就是莜面栲栳栳?”林竹眼尖,一眼便瞧见街边的一家铺子,正密密麻麻围着不少人。

他们快步上前,只见摊主娴熟地将莜面擀成长条,再巧妙地绕成一个个小圆圈,放入锅中蒸制。

出锅后,一圈圈的莜面上面淋一圈羊肉臊子酱,顿时香气四溢。

“客官!你们的莜面好了!”摊主吆喝道。

“来了来了!”林竹迫不及待地起身,颠颠地小跑过去,晏元青大步流星紧随其后,两人一起把一大份莜面端回到小桌上。

成珊珊好奇地端详了一下这个特色,接着用筷子轻轻拈起了一块放入口中,眼睛瞬间一亮:“哇!这口感有嚼劲,超好吃的!”

简直是面食爱好者的福音。

泛着光的酱汁淅淅沥沥往下滴,夹起莜面再蘸点酱汁,香气顿时就扑鼻而来。

林枫细细品味,也不禁点头:“果然别具风味,难怪是这边的特色食品。”

这里的面都柔韧而筋道,嚼起来,羊肉臊子的咸香恰到好处地融进了莜面的淡雅口感。

几个人大吃一顿,随后纷纷瘫在椅子上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起不来了。

晏元青不住地往下点头,林竹的双眼也快合上。

飞雁和无痕这两位贴身近卫大惊失色——这是中毒了??

仔细一查看,才发现人没事儿,只是大家都晕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