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薛瓘的状况不太好,李仪倒是想和他先行出宫回府,但是小侄子这边情况紧急,她作为姑姑又不好就这么一走了之。就在她犹豫纠结时,榻前的御医终于起身开口道:“太子殿下,太子妃,微臣已经暂时稳住了小郡王的病情,今晚之前应当能退烧,否则……一切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又是这句听天由命……李治面色微沉,却还是保持着镇定,“那便有劳你先将旁的事放一放,留在这里与宫人一起照看小郡王。”
“殿下有命,微臣自当从之。”御医也未有任何异议。
“哇呜——”
婴儿的哭声突然在大殿内响起,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目,原来竟是榻上的小郡王醒了,旁边的御医终于是松了口气。
欣喜若狂的王泠当即走上前去,俯身轻轻将孩子抱了起来,“忠儿……”
婴儿的哭声绵延不绝,这让旁人都甚是欣喜,因为他还有力气哭闹,就说明他的身体状况不会太差。
作为父亲的李治也凑了过去,两人对视之时皆展露笑颜。
看来他们对孩子的关心是一样的。
王泠一边轻轻拍打着襁褓一边哄孩子,手法看着颇为生涩,以至于怀中的婴儿一直啼哭不止,王泠也紧跟着皱起了眉头。
第一次带孩子,确实还不太熟练。
李治见此遂示意乳娘走上前来,然后对王泠柔声劝道:“把孩子交给乳娘吧,他没事就行,你也不要累着了。”
王泠也意识到自己哄不好孩子,于是便听从李治的意思将孩子交给乳娘。
乳娘抱着孩子哄了一会后,果然停止了啼哭。
直到此时,李仪才终于有机会上前来看望这位小侄子,只见其模样确实生得很是可人,一双黑不溜秋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
毕竟父亲的基因在这,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忽有一阵冷风吹了进来,王泠不禁捂嘴轻咳了两声,旁边的李治便赶紧握住她的手,满眼关切,“泠儿可是受寒了?”
自从王泠小产之后,身子骨便一直不太好。
见此李仪便也跟着劝道:“九嫂,这里有御医和乳娘守着,你要不先去歇着吧?”
王泠则摇摇头表示自己无碍。
从进到光天殿之后,李治就一直守在王泠身边,跟他一道前来的萧婉君已经被晾在一边许久,她看了看乳娘怀里的孩子,一双媚眼噙着意味不明的笑,“这小郡王当真是乖巧,应好生照料才是,听闻太子妃身子孱弱,这照料小郡王恐怕是力不从心啊……”
本是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她这番话自然是显得格外突兀,明显是意有所指。
在其他人还未开口之前,萧婉君行至李治面前又接着道:“殿下既要太子妃好生休养,何不将小郡王交由她人代为抚养,也免得太子妃为此劳心劳力啊。”
她看上去是真的在为王泠着想,眼中的关切让人察觉不出任何端倪。
可明眼人都知道,若是将李治的长子交由她人抚养,没有子嗣的王泠在东宫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受益人是谁自不用多说。
“忠儿既然已经过继给太子妃,又怎能再交给她人抚养?”李治眸光微沉,但面上依旧和颜悦色,软语温言,“你与其她人皆是刚入宫不久,对宫中环境尚不熟知,又如何能代替太子妃抚养好忠儿?”
李治明显不赞成这个提议,看待萧婉君的目光都已有所不同。
萧婉君却并不打算就此作罢,她当即俯首欠身,神态很是恭顺,只是秀眉微皱带着忧思,“殿下明鉴,妾并无针对太子妃的意思,只是这毕竟是殿下的第一个孩子,若是再有疏忽可当如何是好?”
听闻这番话,王泠略为惭愧地低下了头,静默不言。
虽然王泠是出身五姓七望之中的太原王氏,但出身兰陵萧氏的萧婉君也没有差到哪里去,故而无惧王泠身后的家族权势。
依照王泠对孩子的态度来看,她至少并不抗拒这个孩子,那么将孩子留在她这才是最有利的。
可李治也不好明面上得罪萧氏。
思及此,李仪果断笑吟吟地站了出来,并且出手将萧婉君给扶了起来,“萧良娣这可就多虑了,光天殿有这么多宫人,还有乳娘专门看护,难道还照顾不好一个孩子?这次只是事发突然,而且也及时察觉了,并非是太子妃的疏忽。”
眼见在场无人支持自己的提议,再看李治也没有要松口的意思,萧婉君也只得知难而退,“城阳公主所言在理,倒是我思虑不周了……”
话虽如此,可李仪还是在她眼中看到了不甘。
她与王泠的纷争才刚刚开始。
小侄子的情况已经稳定,李仪和薛瓘终于可以出宫回府了,在这宫内处处都是明争暗斗,还是她的公主府好。
两人刚踏进公主府的大门,李仪就迫不及待问道:“你住的地方在哪?”
她与薛瓘是时候该分房睡了。
偌大的公主府都是他们两人的地盘,所以都有各自单独的庭院,李仪还不知道薛瓘是住哪里。
薛瓘拂了拂落在衣服上的霜雪,道:“浮光阁。”
“浮光阁?”
李仪才刚搬来公主府没几天,倒是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听名字还挺有意境的。
“珊珊,让人送些驱寒的药去浮光阁。”李仪吩咐完阑珊,转头就伸手搭上了薛瓘的肩膀,将其揽进自己的臂弯之中,“走,去你住的地方看看!”
薛瓘现在的年纪还不满十八岁,身高比穿越之前矮了一些,这才让李仪能毫不费劲地搭上他的肩膀。
只见他满眼震惊地看着李仪,更是停下了脚步不再往前。
对于勾肩搭背这种举动,李仪自己不觉得有任何不妥,还侧着身凑近他笑嘻嘻道:“怎么,你有意见?”
“怎么会?”
薛瓘很快回过神来,恢复了一贯的从容自如,面上同样是笑若春风,“小的哪敢有意见。”
既然是李仪要与他亲近,哪有不从的道理。
李仪对此甚是满意,就这样与他勾肩搭背往前走,不过倒是苦了后面为他们撑伞的侍女,得与他们两人保持一致的步伐。
越往前走,李仪就越觉得这条路很熟悉,这不就是通往月华庭的方向么?
正在她困惑之际,忽然看见旁边有一座院落,牌匾上写着“浮光阁”三个大字。原来这浮光阁与她的月华庭相隔这么近,据说薛瓘的住处是兰沁安排的,这可真是别有用心。
进到里面一看,果真有一座阁楼,目测得有好几层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