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招明修栈道!”顾将军点头,“殿下不愧陛下的教导。”
睿王扬了扬脖子。
皇帝对于他这个弟弟,还是很信任的。他甚至也曾对自己说过,他会以帝王之资培养他。
从他记事起,皇帝便带着他出入御书房,文华殿,甚至还带他上过早朝。
只是自从他中了寒毒之后,为了他身体着想,才没再去。
虽有些许遗憾,但是睿王知道,未来他会是皇帝最优秀的后盾。
“只是断崖的宽度过大,轻功再好也未必能过去。”许将军对那里还是有些了解的。
“不不不!”睿王挑了挑眉,道,“上次我和公主在凭月山上,发现的那一处断崖,大约有两百步左右的距离。”
“我记得没错的话,顾将军手上应该有床弩吧。”睿王继续道,“先用床弩带一长绳射过去,再由小临施展轻功,到达对面。我们多绑上几条绳索,就不信其他人过不去。”
听到睿王的想法,顾忠若有所思。
床弩威力巨大,射程也够远。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凭月山山路险峻,巨大的床弩根本无法被轻易抬上山去。
理想很完美。而萧素儿当初提到用床弩射过去的时候,也只是因为她曾在小说中看到过的场景,根本没有想过那巨大的床弩要如何抬上山。
听了顾忠的解释,睿王如一盆冷水泼在了身上,一脸不悦,瘪嘴坐在那里。
顾忠一脸无奈。
毕竟还是个孩子,有些纸上谈兵的想法。当逐渐熟悉了真正的战场,还是有机会可以成长起来的。
谢临风却上前道:“也不是非要用床弩。我记得没错的话,将军可挽三石之弓。”
顾忠点头。
“将军最多可射多少步?”谢临风又问。
“一百八十步没有问题。”顾忠道。
谢临风想了想:“末程可否能到两百步?”
“末势之箭,或许可落在那里,但是若要扎入崖壁不敢保证。”顾忠又道。
“那便如此。”他走近顾忠,在他耳边耳语一番。
顾将军瞪大了眼睛:“可行?”
谢临风肯定道:“可以!”
“好!那我们明日就按殿下的办法试试。”顾将军拍板。
……
按照睿王的指引,顾忠找到了那处断崖。
“距离这么远,”众士兵看着断崖对面,心中不禁感叹,“就算是轻功的高手也很难过去的吧。”
凭月河水流湍急,满布巨石。
若不小心落入河中,必定会粉身碎骨,十死无生。
“将军,准备好了!”谢临风在腰上系了一根麻绳上前道。
“小临呐!”睿王紧张道,“你可别跟哥哥我开玩笑,若是真掉下去了。我回去都不好交待……”
谢临风轻轻笑了笑:“殿下不必交待。你从前总是和我说,你最羡慕的就是边疆的这群将士。他们为国捐躯,马革裹尸。这是无上的光荣。”
睿王虽曾说过这样的话,但是真的看到自己的好友就这样过去,还是不放心。
他拉着谢临风的手:“小临,我很不安。你为了我却要牺牲自己……我……”
谢临风笑了笑:“殿下说笑了,这不仅仅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自己。相信我,相信将军。我们可以。”
顾忠点头,拿了弓走上前:“殿下既然把小谢大人的性命托付到我的手上,我自然要努力一搏。”
为了这个计划,他们连着赶工了几天,终于制成了一批特制的箭。
玄铁的箭头被制成了柳叶形。箭身是用柘木制成。箭的尾羽则用到了雕翎。这种箭不仅飞得远,而且稳定性极好。
玄铁的箭头又加大了冲击力,让它在末势的时候还可以扎入崖壁。
谢临风面色冷峻,目不转睛的看着悬崖的对面,蓄势待发:“将军,有劳。”
顾忠点头。
他挽弓上箭。
三支箭搭在弦上。
弓被拉得如同满月。
“走!”谢临风给出信号,纵身向悬崖的方向跃了过去。
顾忠三箭齐发,弓弦“崩”地一声,只见三只箭向对面悬崖方向而去。
谢临风顺着箭势,脚尖点住一支箭,再借力向前纵身跃去。
顾忠连射三弓,谢临风竟已过断崖一半。
顾忠再连开三弓,谢临风再次跃进一大段距离。
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待谢临风跃过断崖大半之时,只听谢临风左腕机关匣启动,向着对面射了过去。
“铮”地一声,那机关匣的钩爪一下子钉在了崖壁上。
机关匣的转动声与箭矢的破空之声回应,引得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
谢临风又借势一荡,稳稳地落在崖边。
安静片刻,众人猛地爆发出兴奋的欢呼声。
睿王更是兴奋得跳了起来。
“小临好棒!好棒!忠哥好棒!”
谢临风松了一口气,将腰上的绳子解下来,绕过崖边的巨石。
两边共同努力,最终细绳牵粗绳,将谢临风带过去的绳子换成了结实的粗绳。
他再借粗绳,来回几次,终于在这断崖之间设好了一个简易的绳桥。
以精锐小队几人的身手,爬过绳桥便轻而易举。
“我跟他们一起去!”谢临风向顾忠请命。
顾忠却拒绝了。
“你以为轻功不要内力的吗?”顾忠看着谢临风。
这个孩子也不过十一二岁,却有如此轻功,已实属难得。
“小谢大人的轻功当真是了得。”顾忠由衷道。
“他可是谢指挥使的儿子,能不棒嘛!”睿王骄傲地扬了扬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