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书生家的小娘子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父母对那书生挺好的,也不用人人都哄着她吧。

想着,她拔起算盘对账,算着算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女儿啊。”陆大娘子给她端来一碗冰糖莲子羹,才放下碗就看到女儿眉头紧皱的模样。

“怎么了?又为银子发愁了?”陆大娘子瞧着女儿模样,不由的心疼,“你还是个孩子,家里的事还有你爹和叔叔们,别尽一个人操心,想想当年你爹重伤,你二叔好赌欠了一屁股债,你六叔在外面打伤了人,被官府抓了,那时我觉得天都要塌了,都想带着你去投河了,那时那么苦,后来不也熬过来了。”

陆卿卿不知当年的事,只依稀记得她幼时家里很吵,总有人来砸东西,有一回还有几个婆子来抓她吵着要卖了她。

也是那之后,父亲开始教她习武。

当年的事家里一直没和她说过,这时提起,她不由问道:“娘,当年咱们家是怎么度过难关的呢?”

陆大娘子将甜汤放到她面前,拿着帕子擦着眼角说道:“多亏了你元叔叔带了银子过来,你元叔叔和婶婶都是好人,当时郎中开了一只参给你爹续命,几百两银子一支的人参,他们眼都不眨一下就买了。唉,没有你元叔叔一家,哪有咱们如今的好日子。”

陆卿卿默默喝着冰糖莲子羹,甜丝丝的汤汁顺着喉咙流到胃里,润平了燥恼的心肺,她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也是,还有爹娘和叔叔们在,没有过不去的坎。当年欠的钱不也慢慢还完了吗,如今只是小波折,一家人一起努力总能熬过去,现在可比当年好多了。

陆大娘子又与她说了许多两家过往,两家也是近些年才往来少一些,陆家前些年搬去邻省。路途远了,来回要小半年,两家才来往少一些。

如今元家孩子找来投靠,他们自是要倾尽全力帮她。

陆大娘子唏嘘说着,直到快晌午这才收了甜汤碗出去张罗喂马喂徒弟们。

账房里静了下来,陆卿卿心里还是想着这事。

想着那书生瘦巴巴的,本就是没养好的模样,若到她家里还吃不好,总有些过意不去。

加之也是她忘记和娘亲嘱咐,给元青禾换吃食,让她硬是吃了几日寡淡的白粥。

她心中总觉得有些亏欠,想着她还是忍不住去厨房看了看。

陆家都是武夫,平时饭菜做得粗糙,常常是烧着大盆的白肥肉最让人喜欢。

她过去一瞧,还真是一锅的猪骨头在锅里熬着,猪骨髓都熬出来了,厚厚的一层油,又冒着一股子肉腥味儿,瞧着就难以下咽。

陆卿卿在厨房里找了一圈,问厨娘,“吴婶,只有这些骨头吗?”

“都吃完了呢,大娘子说账上没什么钱了,让我买菜省着些,还是我认识街角的张屠夫,给我留了些别人不要的大骨头。还别说,虽没什么肉,油水却是管够的。”吴婶子得意说着,用一只大勺在锅里搅了搅,一股浓浓的油腥味又冲了出来。

陆卿卿都觉有些腻得反胃,那病秧子书生怕是更吃不下。

她犹豫了一下,将钱袋底里一点银子全倒了出来,拿给小喜子叫她出去买了些瘦肉回来。

只是等得小喜子回来,手里只拿着巴掌大小一块瘦肉。

“姑娘,猪肉又涨价了。”

“行了,帮我剁了吧。”陆卿卿没多说什么,手里也没闲着,找到厨房里剩下的老豆腐,把剁好的肉泥加进老豆腐捏碎了搓成小丸子,下到锅里煮着。

待得小丸子熟了飘起来,她赶紧加了些细面进去,等面也熟了,撒上葱花看着卖相还算不错。

正准备盛起来,她想了想,到陶罐里掏出最后一个鸡蛋,在小锅里煎得两边金黄,小心铲出来放在碗底,这才盛了面盖在上面。

“端过去吧。”陆卿卿催着小喜子送去,可看到小喜子笑得像开烂的花似的,她又立即警觉起来,“不许说是我做的。”

“是,姑娘。”小喜子收敛了些,赶紧把面端了出去。

陆卿卿收拾了一下,回房里换了一身衣服去主屋吃饭,不知道为什么,她内心里可不想叫家里那些大嘴巴的知道她给病书生做了饭。

心里这么想着,她才打帘进门就看到那书生抱着一只大碗坐在她母亲身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