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院子里的桃花开得正好,一朵朵粉白的桃花缀在花窗前,窗后的小书生却无心去看,她坐在窗边的书桌前专心看书,一看就是一天。
陆老大担忧地看了一眼,小声和娘子说道:“孩她娘啊,元家这丫头看着挺认真的,不像考不上的啊。”
陆大娘子哪里懂这些,只瞧着孩子可怜,病才好一些,就天天坐在那里看书。夜里油灯虽是灭了,也听得到她小声背书的声音。
“唉。”陆大娘子叹了一口气,心想着,也不知道这孩子脑袋好一点没有,要真是读书无望,还是得想办法劝劝她才是,这也太辛苦了。
“卿卿呢。”陆大娘子马上想到女儿,她们家里就数她女儿最聪明,这事还是得让她来办。
陆老大看了一眼远处,说道:“一早去庄子上了,咱们开年到现在都没接到什么生意。还好咱们一早买了那处庄子,看看今天收成怎么样吧。春耕要盯着了,可惜我这大老粗不懂这些。”
“不懂也不能让咱闺女去吧,你现在是真懒,什么事都让她做。”陆大娘子生气说着,心中颇多怨言。
“我,我,是咱闺女让我在家里好好练功。”陆老大很无辜地说着。
陆大娘子却白了他一眼,“我看咱闺女是怕你脾气太冲,吓到那些农户。”
“是吗?女儿明明说,让我好好练功,没嫌弃我啊。”陆老大也不知是不是装的,一副头脑简单的模样。
不过若要论懂得这女儿,还得看当娘的。
陆大娘子叹气看了一眼窗后认真看书的小书生,她女儿偏偏这时候去庄子上,怕也是为了躲这位。
陆卿卿和她六叔一起去的庄子上,安排好春耕事宜这才回来,她还把那位爆脾气的六叔留在庄子上看着田地。顺便也是防着,断腿的陈管家找陆老六报仇。
等她回到陆家,远远就看到穿着书生袍子的元青禾坐在窗前,似乎听到动静立即就望了过来。
看到陆卿卿,她眼中立即有了欣喜。
那看到亲人般两眼放光的小模样,让旁边的小喜子立即就心软了,恨不得把心都掏给她。
陆卿卿却是冷淡看了一眼,转身去了账房。
小喜子见主子心狠地扭头就走了,有些于心不忍地偷偷过来小声问道:“姑……嗯,您这是怎么了?可是饿了?”
元青禾目光从账房那边收回,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礼貌地问道:“小喜姑娘,劳烦你帮忙问一下卿卿姑娘,我可以吃别的食物了吗。”
“啊?别的食物,什么意思,你平时吃的什么?”小喜子疑惑问道,她想着主子们对这书生都很好,断不会短了她的吃食吧。
却不想小书生顿时有些痛苦神色,轻声说道:“白粥。”
白粥就算了,主要一点咸盐也没放,叫她吃得很是痛苦,连脑袋都有些昏沉沉的。
“什么?每天都是白粥吗,那多寡淡啊,我这就去问问我家姑娘,哦,对了,你喜欢吃什么?可有忌口?”小喜子看着这书生很是喜欢,家里这个书生清秀干净,说话又好听,还香香的。可比那油腻赖皮的陈书生好多了。
唉,真可惜,怎么就不能给她家姑娘当姑爷呢。
“都可以,有劳小喜姑娘了。”元青禾轻声说着,很有礼貌的抬手行着礼。
小喜子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这书生真俊俏啊。收了收神,她赶紧过去把这事和姑娘说了。
小喜子看着自家姑娘的神色,小心试探着问道:“姑娘,你是不是故意的啊,她伤还没好,一直喝粥可不行。”
陆卿卿微有些汗颜,她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忙起来将那书生的事忘记了。厨房的人也是脑袋轴,怎么她不安排就一直只给她白粥喝呢。
她放下算盘说道:“行了,叫厨房给她熬些汤,别太油,先清淡些。”
“好,我这就去。”小喜子赶紧跑去厨房吩咐。
小喜子也是上了心,回来还碎碎念着,“厨房也不知道听不听得明白,我看他们应得敷衍,怕是又要胡乱弄点应付。”
陆卿卿被她说得烦了,头也不抬说道:“要不放心,你就自己去煮。”
“我笨手笨脚的,上回煮的汤连六爷都嫌弃。”小喜子不好意思低下头,家里食材珍贵,她一个丫鬟生来没有这天赋,不敢拿主子家里的食材锻炼厨艺。
陆卿卿没理她,继续翻看着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