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泰然自若的模样,似乎刚刚什么都没发生。
“哈哈,两位爱卿短短数月便能帮大豫解决如此祸患,实乃栋梁之材。”皇帝说道这儿时停顿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之前的赏赐还是少了点,这样吧,再赏赐白银千两,锦缎五十匹。”
欸嘿,又有钱拿了。
祁潼和连界赶紧又跪下,异口同声道:“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两人趁着起身时的间隙,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脸上压抑不住的嘴角。
开玩笑,之前只赏了白银百两,现在可是整整翻了十倍,纯纯意外收获,相当于白捡的钱,能不高兴嘛。
祁潼甚至还想让皇帝把那些锦缎换成钱,毕竟御赐的物品既不能卖、又不能送人,自己又穿不了那么多,还是金银好。
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就觉得皇帝赏赐的珊瑚、珠宝啥的最没用了,希望皇帝懂点事,最好都赏黄金白银。
“林邑那边传来捷报,我大豫又拿下两城,这一战,两位爱卿功不可没,再赏黄金百两。”
祁潼和连界刚起身就又接着跪下叩谢圣恩。
这赏赐就不能一次性发放完嘛,三番四次的,真是难为她的膝盖了。
“朕今日高兴,在场四品以上官员均赏赐白银百两。”
此话一落地,没等大家谢恩就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陛下,三思啊!”
一个老头从队伍里颤巍巍地走出来,高呼着陛下三思,声音中还带着些许哽咽。
“陛下,大豫与林邑一战尚未结束,战事胶着,每日耗费甚万,粮草军械皆需银钱调度,国库开支如流水。臣斗胆恳请陛下暂缓行赏,将财物暂充军需。待凯旋之日,再行庆功也不迟。”
这话一出,皇帝脸色显然不太好看。
虽然他知道对方说得没错,可他是皇帝,话都说出去了,现在反悔岂不丢了脸面。
祁潼和连界埋着头,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打着眉眼官司。
连界:现在说?
祁潼:感觉现在是个好机会。
连界:谁说?
祁潼:你说吧,你有大哥,出了问题他能捞你。
连界:还是你说吧,我感觉你说出不了问题。
祁潼:哈?
连界:你刚刚那拍龙屁拍的那么溜……
祁潼:好好好,我说就我说。
而在他们打眉眼官司的时候,场上已经寂静了好一会儿,没人敢这个时候出来触皇帝的霉头。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皇帝现在显然没有一开始的好心情,将刚刚劝谏的老尚书晾在那儿,并不叫他起身,身体微微后仰,让下面的官员看不清他的表情。
“说。”极度冷淡的声音传来。
“微臣在林邑国逃命时,曾遇见一个白发老者,他瞧出了微臣的身份,说微臣受真龙庇护,故而将几袋种子交予微臣,又建议微臣将其种植出来后,把硕果献于真龙。”
祁潼表情严肃,但心里却是十分无奈,因为她需要再次跪下去。
对不住了,我的膝盖。
“微臣是大豫的臣子,这大豫又是陛下的大豫,微臣自然受着陛下的庇护。”
皇帝的脸色稍有触动,被这顿龙屁拍得身心舒畅。
“故而微臣想着,这老者是想借微臣之手进献陛下,所以收获之后,便第一时间赶往洛阳,为的就是将那累累硕果带到陛下面前。”
祁潼一本正经,面上满是坚定,目光直视皇帝的眼睛,毫不动摇,像是对自己的说法深信不疑。
连界的嘴角忍不住翘起,果然这人龙屁拍得贼溜。
“到底是何物,带上来瞧瞧。”皇帝身子微微前倾。
祁潼解开了腰间的荷包,将其中的东西倒在手上,后面捧不住了甚至有些谷粒洒到了地面上。
由于谷粒太小,皇帝又离得远,瞧不太清,只隐隐约约瞧着像是什么沙砾一般的东西,他想着是种子,便让司农卿上前查看。
“这是……”
司农卿眯着眼瞧了瞧,那不就是很常见的稻谷嘛,有什么值得进献的。
“回陛下,祁县尉所持之物,不过是寻常的稻谷,我们每日吃食的稻饭便是用它做出来的。”
“嗯?”皇帝不悦地皱了皱眉头,没想到只是这么寻常的东西。
祁潼倒是没被吓到,反而高声反问司农卿:“敢问司农卿大人,大豫的稻子亩产多少?”
司农卿不知道祁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了眼皇帝,见皇帝并无反对之意也欣然解答:“今年关中受旱情影响,亩产约在一百三十斤左右。”
“那若是不受旱情影响呢?”
“这……”司农卿再次看了看皇帝,对方仍旧没有阻止的意思,只能继续回答,“不受旱情影响,亩产约在一百八十斤。”
“很好。”祁潼这下心里有底了,说话更是硬气,“我用手中的稻子,在庄子上种了两百多亩,收获了十一万斤。”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