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辞一眼便看出了此举是蘅念算计了曹安,便出言道:“无妨,曹卿不必如此紧张,朕也希望看见你们同僚和睦,起来吧。”
曹安这才狼狈的从地上爬了起来,但心中已将那个蠢儿子骂了百八十回了。
待此事掀过后,蘅念又回到了正题上,“陛下,臣此番回朝之时途经江南一带,发现了一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便暗地查访了一番,结果探子来报,说江南官员大都有贪污的迹象,原本应该富庶的一带,百姓近几年都过的不太宽裕,臣不敢擅作主张,还请陛下定夺。”
皇帝眉头紧锁,齐聿心道不妙,江南一带的官员都是他负责审查的,如今要是出了这种事,他难辞其咎。
齐聿也是疑惑一向只知带兵打仗,从不管朝堂之事的慕南兮怎会突然管起官员受贿的情况。
“齐卿,此事你有何解释?”
齐聿闻言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其实蘅念根本就没去搞什么暗访,他不过是查了一下江南一带近两年的上供情况,以及齐聿手下官员最近消费的账本便推测他们有贪污的嫌疑,现在看着齐聿的表情,她猜的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回陛下,老臣一直以来都对江南官员严加约束,多年来并为出过大错,若真如慕大人所言,待老臣查清之后必定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蘅念就猜到他会这么说,若是真给齐聿时间查,只怕是不仅什么证据都抓不到,她自己还会被齐聿反咬一口。
“齐大人若有此心,那还真是天下百姓之幸啊。”
齐聿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他不相信慕南兮会帮他说话,下意识的警惕了几分。
“陛下,身为百官之首的丞相大人在陛下对其心存怀疑之时,尚能以身作则,接受监察,力证自身清白,那其余官员想必更不会对此心存不满了吧。”
朝中也有不少忠臣对监察百官的制度表示赞同,听闻此话后都表了态,齐聿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既然如此,那臣恳请陛下不日便建立监察司,以此监察百官,还我大晋忠臣之清白。”
蘅念此话说的义正严辞,引得百官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齐声说道:“臣附议。”
齐聿当即有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但他此刻却找不到理由反驳慕南兮,只能默默咬牙应下。
还未等苏景辞高兴完,站在慕南兮身后的刘还突然站了出来,蘅念一瞧,倒是把他给忘了。
这人和齐聿是一丘之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却比齐聿的心思更毒更狠,这一点她也是从黛雪那里听到的。
之前的慕南兮与刘还一起打过一回仗,险些被其害死,最终还被他狡猾脱身,慕南兮只能白白吃了这个哑巴亏,这回他选在此时开口,绝对不会是什么好话。
“陛下,臣以为监察司的设立难度较大,一时半刻找不到合适的人做总指挥使。”
蘅念冷嗤,这番话也在她的意料之中,不过解决的方法并不需要她去说。
看了一眼皇位上的苏景辞,他立刻会意:“此事刘将军不必担心,朕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齐聿和刘还对视了一眼,马上接道:“慕将军年纪尚轻,且边关尚未安稳,恐不适合坐这指挥使的位置。”
苏景辞大笑,“齐卿多虑了,朕没打算让慕将军做这指挥使一职。”
齐聿一怔,随后又迟疑问道:“那陛下是想——。”
苏景辞道:“朕的四弟已过双十之年,也该为朕分忧了。”
听见苏景辞的话,礼王苏景临一脸惊恐的看向自家皇兄,“陛下,臣才疏学浅,庸碌无为,您给些闲散职位也便罢了,这指挥使一职,臣万万不敢接。”
苏景辞听后怒其不争,“享了二十年的荣华富贵,如今都这般年岁了,连个指挥使一职都不敢接,可还是我苏家的子孙。”
蘅念瞧了一眼龙椅上的人,心道他装的还挺像,兄弟两个都会演戏,不过也好,这苏景临藏拙多年,也是时候该露露脸了。
齐聿等人一听皇帝选中的人是他,心中顿时乐了起来。
他本欲安插一个自己的人进去,却不想皇帝属意的是他这个废物弟弟,也罢,苏景临总是好过慕南兮的,这么个不中用的进了监察司,也只有任他们宰割的份儿,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陛下,臣以为,礼王殿下与您一母同胞,自然是有您当年的魄力和手腕的,若殿下能任职总指挥使,想来陛下定无忧虑。”
苏景辞见齐聿已上钩,便装作气消的样子说道:“还是齐卿懂朕的一片苦心。”
齐聿闻言笑着点头。
苏景辞又道:“景临,朕再问你一遍,有没有胆子接下指挥使一职?”
苏景临磕磕绊绊的点头,最终在皇帝的“逼迫”之下,硬着头皮做了个大官。
苏景辞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此,监察司已定,此后百官需定时接受监察,不得有异。”
“臣等遵旨。”
“若无其余事启奏,今日便退朝吧。”
苏景辞今日解决了心头大事,十分高兴,急着下朝与陆彦修他们一醉方休。
下朝后,蘅念正准备出宫去找时樾,却突然被一个容貌凌厉的女人叫住了,看她的穿着气质像是宫中女官,蘅念不解的望向她,等她说出自己的目的。
“静安郡主,皇后娘娘有请。”跟着便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