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荆棘红妆:事业批小侯爷的替嫁危情 > 第8章 境随心转(2)

第8章 境随心转(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晏听罢,这点小事倒也不至于去求皇帝,关键是皇帝要是知道他这个心思,肯定得念叨,于是说道:“就这样吧。”

另一边,文逸白回到定国公府后,他便直接回到了雪竹居。

厢房中,其夫人谢鸢正在桌前临摹字,火盆里冒出的热气让房间充满了温暖。

文逸白上前,笑着道:“夫人,在写什么呢?”

谢鸢抬头,恬静的笑着道:“临摹你的字呢。”

文逸白一瞧,确实是。

谢鸢不妨他这么快回来,于是问道:“萧小侯爷找你什么事?这么快就办好了?”

文逸白接过谢鸢手中的毛笔,开口道:“让我去秦王那里给他更改卷宗,以免冀州那位王女选夫婿选到他。”

只见文逸白写下“怪人”两个字,又接着说道:“夫人,我就不理解了,像萧晏那种毫无情趣,只知道政事公务的人,除了一张脸能看,你说这些世家贵女们到底图什么啊?”

谢鸢笑着道,萧晏出生勋爵之家,萧老侯爷膝下唯一的子嗣,不会发生兄弟阋墙之事,也没有妯娌间的不合,文有当事大儒教习过,武又师从定国公纪桓川。

如今又得圣心,文逸白有家族庇护,为人洒脱,一心只想做个闲人,当然是不理解萧晏这样的人,对于凡人来说是多么的求之不得。

嫁给萧晏就等于是无限荣耀,更何况萧晏还生得一副好相貌。

谢鸢不准备同文逸白说这些,只道:“家中不是就有个现成的吗?你去问问映晚不就知道了。”

话音刚落,一位女子的声音就传来,“哥哥嫂嫂,什么事情要问我啊?”

文逸白夫妻闻言,抬眼看去,就见文映晚提步走进了厢房。

谢鸢笑意吟吟道:“可不赶巧嘛,刚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文映晚也笑着,走到桌案边,看着“怪人”两个字,询问道:“怪人?谁是怪人。”

谢鸢一副看好戏的模样,说道:“你得问你哥哥,到底这怪人是指谁。”

文映晚狐疑的看向文逸白,“哥哥不会说的是我吧?”

文逸白看着她这个妹妹,虽然这个妹妹是他叔母所出,但是自小同他就亲近,她也爱护这个妹妹,虽然偶有调皮任性,但是女儿家也任性不到哪儿去。

只是他也实在想不明白,一向眼高于顶的妹妹,怎么就看上了萧晏呢?关键是他那出自金陵王氏的叔母也十分满意这萧晏,这不是怪人吗?

要他说,文映晚就该同永昌伯家的三公子在一起,那人文质彬彬,又写的一手好字,为人还谦逊有礼,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

只是不知那位王女会不会慧眼识珠,选到永昌伯家的三公子呢?

文映晚见他半晌不说话,嘟囔着说道:“哥哥,真是说我啊?”

谢鸢见状,连忙拐了拐文逸白的手臂,接着说道:“你哥哥不是说你,他是说萧小侯爷呢。”

文映晚疑惑,文逸白不是同萧晏交好吗?怎么就成怪人了?

谢鸢解释道:“萧小侯爷啊让人来请你哥哥去秦王殿下那里修改卷宗,以免被那位冀州来的王女选上,你哥哥觉着奇怪呢。”

文映晚一听,她知道那卷宗,她的几个哥哥,和族亲中适龄的男子都去核对过,只见她面上掩饰不住的欣喜,说道:“那哥哥你什么时候去?”

文逸白见着文映晚那开心的模样,捏了捏眉心,回答道:“已经去过了。”

别宫之中,郑殊左一天右一天都没等来刘景,门口侍卫守着,刘景说是大婚之前不能见未来夫婿,因着她未来夫婿不知道是谁,只能让她待在别宫之中。

郑殊岳有些憋闷,抬眼又看到了宫墙外伸到墙内的那棵冬枣。

她派人给她拿来楼梯,架在墙边,自己顺着楼梯就爬了上去。

门口的侍卫以为她要出去,着急道:“小王女,王爷吩咐了您不能出去。”

站在墙头的郑殊岳有些不耐烦:“我是摘枣子吃,不是要出去。”

侍卫们纷纷低下头,继续站在大门口守着。

郑殊岳暗暗骂了刘景一万遍。

侧头过去正要摘枣子,就见到宫墙外还是一座宫殿,而枣树就在这处宫殿之中,枣树旁边站着一位面含笑意的妇人,虽然发髻上只带着一只简单的珠钗,但是掩盖不住姣好的容貌。

郑殊岳缩回正要摘枣子的手,有些不好意思道:“夫人,我,我不是有意要摘你的枣子,是我闲的太无聊了,上来看看。”

越说越牵强,声音也越来越小。

那妇人依旧面含笑意:“这不是我的枣树,年年都没人来摘,你要摘便摘吧,正好让树枝喘口气,每年都把它压弯了腰呢。”

妇人声音温和,言语也随和,郑殊岳不自觉的面露喜色。

往后几日,郑殊岳都会爬到墙头,同那妇人说话,那妇人也很喜欢她。

交谈中,那妇人得知她是冀州来的王女,要在京都选夫婿,还询问她是否认识一位故人“云知。”

郑殊岳不知道这人,反而是询问那妇人可有了解京都的世家公子们。

那妇人同样不知道。

郑殊岳面色不变,笑意吟吟道:“等我选出来,我来告诉你。”

正说着,秦王刘景就将整理好的卷宗带到了别宫。

郑殊岳欢欢喜喜的从楼梯上下来,这些天,没有了初时离开冀州的难过,天天睡到自然醒,精神养的足足的,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不让她离开别宫,要等大婚时才能离开,现下刘景来了,选定后就大婚,大婚过后就不用天天被关在这别宫了。

刘景走到近前,她连忙行礼,刘景挥挥手,身后的小厮就端着红漆盘往殿中走去,而后又将红漆盘上的卷宗依次放在桌案上。

堆得高高的卷宗,有两盘,有一盘里想必是画轴,郑殊岳看着,瞪大了眼睛,喃喃道:“这么多?”

刘景点了点头道:“我京都勋贵之家的好儿郎都在这儿了,小王女好好选,选个如意郎君。”

说罢又给郑殊岳分类,原来两盘都是卷宗,画像还在路上。

郑殊岳点了点头,见着刘景转身走到上首区坐下,没有要走的意思,郑殊岳疑惑道:“秦王殿下,留下吃午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