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荆棘红妆:事业批小侯爷的替嫁危情 > 第6章 一念之间(6)

第6章 一念之间(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林初自然是知道此事事关重大的,面对叔父如此说,他哑口无言,郑渊最后给他扣了一个“凡事要以大局为重”的帽子。

他只好悻悻而归。

事成定局,再无反转的机会。郑林初也认命了,他得知郑殊岳不愿意嫁给皇子皇孙,于是率先去同刘景商议结亲对象。

刘景无奈,来时只是说从皇子皇孙中挑选,那大乾未成婚的皇子皇孙就那么几位,生平履历他都备了来的,至于那些勋爵世家的公子,那可就多了去了,他也一时说不上来,更何况此事还未禀报给乾帝。

郑林初有些失落,如果此事在冀州定夺不下来,那只有郑殊岳去京都再定夺,可是冀州的事宜繁忙,他走不开,郑殊岳的眼光他又有些担忧。

长兄如父,他左右担心郑殊岳过得不好。

刘景只得道:“本王已经派人回京都禀报了,等我们一到京都,我便将京都各勋爵世家公子的履历快马加鞭送到冀州,王府同王女两边都可相看,或者派人去京都帮忙相看。”

刘景说的真诚,郑林初只好默认。

又想到多份选择也是好的,便同郑殊岳商量皇子皇孙也一并放入候选中。

郑殊岳答应了他。

往后的时日,郑林初则是全然不管公务,专心陪着郑殊岳,对郑殊岳是千叮咛万嘱咐,让郑殊岳哭笑不得,其间还抽时间亲自着手给郑殊岳准备嫁妆。

转眼间就来到了十月中旬,秦王派人来催促在十月十八这天要启程回京了。

十月十六,这天郑林初一直和郑殊岳说话,从儿时说起,郑殊岳都惊讶于郑林初的记忆力。

十月十七,这晚是郑殊岳在冀州的最后一晚,同哥哥道别后,她便回到厅中,李嬷嬷走到郑殊岳身边,对着郑殊岳说道:“小王女,你带着我一同去京都吧。”

郑殊岳见着李嬷嬷,心中酸涩,李嬷嬷年轻时随着她母妃来到冀州,她母妃去世后,她自小就由李嬷嬷一手带大,她十分调皮,不爱学规矩礼仪,总是让李嬷嬷操心,如今她要嫁人了,李嬷嬷的头发也花白了,京都是什么情况,她尚未可知,要是再让她随她去到京都,她于心不忍,她摇摇头,缓缓开口道:“嬷嬷,你年纪大了,你儿子孙子都在冀州,你不用随我去奔波劳累了,你就在冀州颐养天年,我走后你就去我哥哥院里,我哥哥会照顾好你的。”

李嬷嬷听罢,却说道:“不带也好,我老了,不中用了。”

郑殊岳难受的说道:“嬷嬷。”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其实都知道对方的心思,又都纷纷落下泪来。

此时门外的侍女听到动静,也纷纷围过来,询问道:“小王女,带我去吧,带我去。”

郑殊岳看了她们一眼,说道:“我已经同哥哥说好了,带着我惯用的连翘和白芷去,等香兰和紫草恢复好他会安排人送他们来找我,你们剩下的就替我守着这院子,我得空回来还要住在这里的。”

话音落下,屋中的每个人都陷入了悲伤之中。

而这其中,李嬷嬷最为伤心,她这一生,自从遇到先王妃后,就都围着郑殊岳母女二人转,如今却要分别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再见上一面。

直至郑殊岳上床睡觉,李嬷嬷才停下了擦拭眼泪的动作。

她依旧拿着蒲扇给郑殊岳扇着风,像从前一般,直至郑殊岳睡下才起身离开。

然而今晚,郑殊岳也没有困意,她开口道:“嬷嬷,我母妃原是住在京都哪里?虽然外祖父母都没在了,但是我想去看看你们原来生活过的地方。”

李嬷嬷说话有些吞吞吐吐的,“这么多年了,恐怕早就大变样了。”

郑殊岳却坚持要问,“大地名叫什么嘛?我知道个大概位置也行的。”

“我遇到小姐的时候,小姐住在临水街的一棵大柳树旁的二进院子里,只是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恐怕早就变样了......。”

次日,天蒙蒙亮,丫鬟婆子来给郑殊岳上妆,穿上了喜庆的大红嫁衣。

郑殊岳本就生的好看,上了妆,戴上了凤冠,再穿上衬人的大红嫁衣更是显得娇艳无比。

门外,郑林初早就等着了,郑殊岳一出门,郑林初就过去搀扶着她,往王府正厅走。

行至正厅,莫北王,王妃,和郑殊宁等人早就等候在此处。

郑殊宁哭着上前拉着郑殊岳的手,依依不舍,她原本昨晚是要去见郑殊岳说些体己话的,但是郑林初派人来说过,不让她去兰院。

郑殊岳或许最开始的时候伤怀过了,此时反而不觉得有什么难过的。

于是她微微笑着,一一道别了她的亲人,便往王府门口走,不远处百姓聚集,纷纷来相送这位为了冀州百姓而远嫁京都的王女。

郑林初将人搀扶上了马车上,又翻身上马随着马车走到了南门,漠北王,王妃和郑殊宁以及一众重臣都随着马车行至南门。

南门处,秦王刘景和随行都已经等候在了城门处。

莫北王与之寒暄一番后就要启程。

郑林初在马车窗口处叮嘱着郑殊岳,原本他是要将其送到京都,直至完婚的,只是在长玉山修渠引水一事需要由他一手操持,便无法相送,不过他将他身边的四名影卫安排给郑殊岳,全凭郑殊岳调派。

又派出自己最得力的一支侍卫跟着运送嫁妆前去。

郑林初身后的郑殊宁眼泪就没有停过,自从确定郑殊岳嫁去京都之后,郑林初就十分不待见她,甚至是有些厌恶她,她也就远远的看着郑殊岳,不敢上前。

郑殊岳也看到了她,挥手同她告别,郑殊岳一直笑着,没有一点不开心。

启程前,郑林初走到秦王身旁,说道:“秦王殿下,一路平安。”

秦王拱手道:“多谢。”

郑林初接着道:“还请秦王殿下以及京都善待我冀州王女。”

说罢又意味深长的说道:“想必此次秦王来漠北,新潼关的将士也要随着秦王殿下一同南下了。”

刘景挑眉,他第一次见着郑林初时,觉着他浑身透着一股少年书生的气质,而现下……,他笑着不疾不徐的说道:“漠北王后继有人。”

城门上,看着车马越走越远,最后面的排成长长一排的嫁妆都逐渐离开了视线,漠北王及王妃和一众重臣便下了城墙,往回走。

郑林初离开时,发现郑殊宁还在,泪眼婆娑的看着郑殊岳离开的方向。

郑林初看了郑殊宁一眼,说道:“你最好是真的难过。”

郑殊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哭的愈发伤心。

马车上,郑殊岳直至此刻出了城门才低声抽泣起来。

连翘和白芷见状,一边安慰,也一边跟着抽泣起来。

马车外,秦王听到了主仆三人的抽泣声,并没有出声,而且挥鞭上了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