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华胥载笔 > 第21章 第二十一回

第21章 第二十一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春和景明。

正说崔氏着手打点,将满月宴上的租赁之物送回。

她放下禾宝斋的租单,“你只管拿着牌子返去,记着,还有押租四两金要拿了回来。”

严善非闻言,抬眼间将一抹喜色匿于脸皮下,声音高昂,“是。”

严善非揣着租单和江家牌往后门去,正清点器物,无误后又命底下的小厮尽快装点捆束,动辄一番尘灰四溢后,后院已是人皆土脸,方从外头回来的文适撞见此景,笑出声来,“这是要卷了东西着急逃不是?”

严善非作揖后回道:“咳咳……这些都是主母吩咐,今儿要送去禾宝斋的租赁器物,二公子快站远一些,莫沾了灰气……咳咳!”

文适闻言,见他身后捆束之物众多,塞得满满当当,便是挤片残叶进去也是不行,他非但没站远,一手拍在肩头凑近道:“这么多,几时才得返完?莫不是要来回几趟?”

采买的回过头,老实回道:“也不用来回折腾,依主母意思,只用老太太搁在东院的那三驾马车,前两日才找铁匠木匠修缮好,如此便可一趟返完。”

文适一惊,竟是祖母从前入府时,装点嫁妆的马车,只用三驾便可返完,不免咋舌,他又问道:“是城北那家禾宝斋?”

“是。”

“这倒是有些距离。”文适起了心思,拦住他,轻声笑道:“欸,不如我随你们一同去,我领路,你们在后头跟着,也不怕路上丢了什么。”

“二公子说笑。”严善非回道,因平日与他走得亲近,一听便知文适的言外之意,“虽来回一趟时长久,也不过三两金的事,只是主母才命了事,咱还要去桂嬷嬷家接她家哥儿来呢。”

见他如此直抒胸臆,文适也不再拐弯抹角,拉了他站在远处低声道:“啧,那也不全是来回时长久的事,这几两金,虽是烫手山芋,咱也不是没揣过……”

严善非听罢,顿然明白文适所指何事,满月宴筹备上,自己与礼库方回家的,还有文适三人相商后,将原是要购置器物的半两金卷了平分,又险些在上交拟帖中,被清云戳中,当场下不来台,虽事后主母未在追究,难免心下存了疑眼,这才不过几日的功夫……他收回那双欲将达成共识的手,心中若有所思,面露讪笑,“二公子可是为难我们。”

文适见他扭扭捏捏,自知是何事,不免潮红了脸,提高声量道:“我还怕她不成?”

这个“她”,明眼人里都知道指的是清云。

严善非忍笑,似有急促道:“今儿这事,可是主母亲自吩咐,可不敢出错。”

文适脸色有些不耐烦,一心早已掉进那几两金的窟窿里,瞟了眼四周,一时有了主意,指着身后,同他道:“你只管去,与那租赁的相商,只说这租赁器物有损,有所克扣,咱平分了那一两金岂不好,倘或母亲问起,不还剩二两金,难不成,她还要再亲自问去?咱家又不差这几个钱不是。”

严善非思忖半晌后,突然笑着恭维道:“二公子聪慧。”文适沾沾自喜,忙促快走。

待严善非将租金拿了回来,二人平分了一两金,文适正拿着钱又出去吃花酒。严善非也机灵,将藏在兜里只有自己知道的那一两金分了些出来,请底下小厮们吃茶,于是乎,自己便又得了许多私房钱,等回了崔氏的话,自在逍遥快活去!

崔氏见他远去,若有所思,便唤晴雪来,晴雪记恩,也未向她隐瞒,故而将今日后门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说给了崔氏听。

崔氏闻言,良久后叹息道:“你且去罢。”

正说晴雪离开,此时人正往后门回,迎面便撞见了沉香,晴雪笑道:“妹妹这是又往哪儿去?”

“姑娘午睡,我偷了闲出来,去后山玩儿呢。”沉香回道。“走那么远做什么?也不怕姑娘有事唤你?”

“自然有绿芜姐姐在呢。”说及此处,沉香似有些怨意。

晴雪见她双手环臂抱着本东西,问道:“欸——这是什么?”

“《赏诗》。”

晴雪道:“昨儿你寻给我的《赏词》,我看了些,唉,也没看出个名堂来。”

春日的日光砸在沉香笑颜上,“我竟不知姐姐是说谁了,难不成我是个混出名堂来的?也不过借姑娘的福,略微知道些。”闻言,晴雪一时抛了正事,也要同她去后山,一路道:“上次我去请香药局,得亏有妹妹教我的那则典故,叫……”

“不知其人,视其友?”

“应该是了。”晴雪又道:“这也是一首诗?”

沉香挽着她的臂弯,树隙投下的斑驳光影洒在她们发肩闪着流光,又有清泉叮咚伴着笑声,“这自然不是一首诗,待会子我们找一处坐了,我这还有些典故要同你说呢。”

晴雪赧然,“词都没瞧明白,说什么典故呢。”沉香攥紧她的手,生怕她走掉,“那我可是不会说话的,知道姐姐害臊还要赶着你走,好姐姐我错了,好不容易找个相伴的,可比同底下小厮们闲话正经些。”如此,晴雪这才得以留下,二人寻寻觅觅,在后山找了处小池边坐下看诗。

正说文适外出吃酒,直至夜色已晚方打道回府,又路逢矾楼,不禁驻足,见楼高三层,五楼相向,飞桥栏槛,珠帘绣额,灯烛晃耀,一时恍神,矾楼对面,于主廊下的娘子们喧闹再三,文适这才回过神。

“江二郎,你痴痴站那儿瞧什么呢。”

“今儿有邢州来的脂粉,给你掖着份呢!”

文适抬眼,见红匾金字刻着“十二楼”,甚是熟悉,又瞧两侧楹联写着——摘得蟠桃寻青天,楼中美人洽似仙,软语入耳,望之宛如神仙妃子在招手。

文适站在主廊边,同娘子们嬉笑一番,又左顾右盼,“知道我来,都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