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冬青将采购的新鲜花瓣送到后院后,小月就立刻接手开始研制新品。于是乎,桑冬青终于能休息一会了,她刚想在长廊的凳子上坐会,却瞥见廊外有个人在临水照面。
她定睛一看,竟然是账房先生,崔桀!
“崔先生,你低着头在这看什么呢?”
宋和渊听见有叫他,立刻收了思绪,转眼一看,“齐萦姑娘,我在赏月。”
桑冬青抬头看看,“月亮在天上,赏月应该抬头,你怎么反其道行之?”
“齐萦姑娘冰雪聪明,岂不知水中也可以望月?”
“水中望月听上去美得很,不过它这可不是个好话,走,我带你出去走走,见见真正的月亮!”
“真正的月亮?”宋和渊被这小丫头的话逗乐了,但见她一脸认真的模样,便顺势道,“好啊。”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西北长安,灯火一明。贩夫走卒,吆喝奔波。一轮明月高悬于天,自上而下,洒向人间,照亮着心角的思念。
“崔先生,可是想家了?”桑冬青问道。
“没有,”宋和渊摇摇头,笑着道,“我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家了。”
所以才水中望月,想要得到本就没存在过的东西,可不就是水中望月么?
那人分明是笑着说的,可桑冬青分明在其脸上看到了一层悲意。
“咳咳咳,崔先生,我们去那边买糖葫芦吧?”
两人拿着糖葫芦,站在桂树下。也不知是花香太香,还是糖葫芦太甜,竟然叫人很冒昧地生出一点温暖的感觉。
“今天,谢谢你。”宋和渊开口别扭道。
烟花突然燃放,桑冬青道:“抬头。”
黑灰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明月,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其周围散开,绚丽多彩!
“月亮,就是要在这样热闹广袤的地方看才有意思。”桑冬青道。
桑冬青正看得尽兴,突然余光中瞥见
一抹蓝色的身影朝她这边看过来。那人面带微笑,拱手行礼,举手投足尽显风度。
这是白天城南那个找桑冬青搭话的人。桑冬青受过神思,微微一欠身,本以为两方只是打个招呼就别过,没想到那蓝衣公子竟然凑了上来。
宋和渊双眉微蹙了一下,心尖上莫名生出几分不喜。他下巴微抬,眉眼不动声色地将人打量了一圈,心里凭借多年走镖的经验,判定,这人非富即贵。
“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我叫齐萦,他叫崔桀。”桑冬青热情道。他对这个蓝衣男子倒是没有太多的不喜,但是她素来警惕,不喜和陌生人接触。
“幸会幸会,在下蓝衫衫。是初来敦州的商人,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好说好说,不过我们今天还有事,得急着回去,下次再会!”
于是桑冬青就这么三言两语就将人打发了。
夜色渐渐深,天气却还是没有丝毫凉爽。但需要赚钱养家的人哪会有这么多心思顾及,他们生怕中秋夜过去得太快,不能继续沿街卖艺。
桑冬青看着那个为首的杂耍艺人,胡发尽白,瘦骨嶙峋,浑身汗流浃背,却为了几个打赏的钱财还在一遍一遍武术。而那个小孩,看上去应当七八岁了,却这样四五岁身高,为了活命,不得不一遍一遍表演着钻火圈……
宋和渊将怀里的钱袋整个放在了那位讨钱人的碗里,然后顺手拉过桑冬青的手臂,离开了。
桑冬青惊奇发现,这人的眼眶好像红了。
“崔先生……”
桑冬青话还没有说完,就瞧见了余玉。
“小姐!你们也出来了?”
“齐萦?小月她说想出来找找有没有什么适合新品的函匣。”
“小月老板的新品这么快就研制出来了?恭喜恭喜!”
“哪里,都是老板教得好……”
小月不好意思道,“对了,齐萦,敦州近几日风沙大,我刚刚买了几顶帷帽,给你一顶,女孩子晒黑了可就不好看了。”
晚上,回到房间,余玉拿着帷帽神秘兮兮地拉过桑冬青,道:“小姐,我知道我的第一单生意该怎么做了?”
余玉说着从腰间取下一个荷包,递给桑冬青,“小姐,最近天气炎热,许多人都会带帷帽外出。所以我想我们也可以试着做帷帽出卖。这是我向您购买丝绸的钱,我想买些丝绸做成帷帽,放在画荣脂粉铺卖掉,您觉得怎么样?”
“小姐,你这个想法真不错。但是咱们不能白白占用别人的铺子,每卖出一顶帷帽得给小月一些,这个你要是想清楚了,就去找小月商量。”桑冬青将小月的荷包还给她,“这钱先放在你那里,到时候赚了再说。你要是和小月商量好了,帷帽我们大家一起帮着做。”
“嗯嗯。”
余玉刚推开门,就发现小月正迎面赶来。
“桑老板,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没想到小月的好主意竟然和余玉不谋而合。
“好!那就这样办!不过,咱们的帷帽别做多了,十来顶就可以了。”
“嗯嗯,先试售,如果明天买的人多,我们再多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