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西行逢春 > 第1章 果香商途

第1章 果香商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望之下,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

宋和渊顺着她的目光,望向村内,风中传来了果子的清香。

宋和渊缓缓道:“姑娘有所不知,这里离城中远,无人知晓此处有果子,难觅销路,若是能引入城中,可解决村民生计问题。”

桑冬青听闻此言,心中一动,这位账房先生所言不虚,若能将此处的果子引入城中,定能卖出好价钱。

她笑道:“崔先生,您若有意,可尝试与当地村民沟通,商量如何解决果子销路问题。若此事能成,桑家商队定会全力支持。”

宋和渊身姿颀长,神色不由深了几许,拱了拱手,“谢姑娘美意,在下自当尽力,只是你们东家......”

他心中暗喜,此行倒是因祸得福,若是能与桑家商队合作,将此处果子推广出去,也算是为民除害,积德行善了。

就是不知道桑老板如何想,这果子不是小事,她是否愿意支持此事。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家小姐必定会允诺,我伴随她多年,知道她的性子。”桑冬青笑靥如花,似乎对自家小姐的决定深信不疑。

东家自然同意,毕竟她便是那东家。

此话一出,宋和渊心中已有了谱,看来桑冬青此行所图非小,她背后的桑家定然不会错失这个商机。

“既然如此,我便去与村长沟通,感谢齐萦姑娘相助。”

“崔先生客气了,我只是顺口一提,能否成功还得看您的本事。”

宋和渊再次拱手道谢,转身向村中走去。

桑冬青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有意思。”她摸了摸下巴,不管这位崔先生是何方神圣,既然能够与人为善,她自然不会拒绝。

桑冬青回到马车,对余玉说:“没探出什么,不过和那崔桀谈了一单果子生意。”

马车内一片闷热,余玉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秀美的脸颊上泛起了一层红晕,她伸手擦了擦,心底疑惑,“什么果子生意?”

她手中拿着一把团扇,使劲地扇动着,却依然觉得酷暑难耐,“这天气真热,小姐,您可别中暑了。”

“没事,这点热度还能忍受,你要是热得受不了,就去树底下吹吹风。”

桑冬青不禁生出几分无奈,余玉总是无意间唤她为小姐,幸好不是在外面。

她道:“村中果品繁盛,却无人问津。我想将其运至京城贩售,咱家原有果摊一处,奈何瓜果种类甚少,若能将村中果品尽数购入,必能将果摊扩为果铺。”

“我待在马车里便可,小姐,你真有眼光!”余玉两眼放光,不愧是小姐,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做起生意。

宋和渊于村中与村长议事,直至晌午,村民皆愿将村中果品售与桑家商队。

桑冬青闻此消息,喜不自胜,当即率人去收果子。

正午烈日当空,犹如火球般烘烤着大地。

桑冬青与宋和渊一行人顶着骄阳,为村民收果。

桑冬青一改之前的活泼伶俐,沉稳指挥着众人,把各种各样果品分门别类,悉数装入箩筐里。

“齐萦姑娘,这种粗活交予我们男子做为好,还请姑娘移步一旁稍作歇息。”宋和渊望着灵动的小丫头热得汗如雨下,面颊紧皱,心生不忍。

桑老板也真是,怎么差遣侍女来干这等粗活。

“崔先生,这话您就说得不对了。”桑冬青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这农妇也是女子,我家小姐常说,事情要做得漂亮,不能只靠嘴巴。”

“再说,我自幼便四处奔波,这点苦累不算什么。”

宋和渊心中一动,她倒是有几分骨气,“桑老板确实教得好。”他转身继续忙碌。

村民们都挥汗如雨,却无一人怨声载道,因为这是他们生计的希冀。

日落西山,村民们终于把果品都装好了,看着满满当当的果子,桑冬青心里颇为欢喜。

“崔先生,”她叫住了正在休憩的宋和渊,“今日还要多谢你的鼎力相助。”

“齐萦姑娘言重了,在下只是见此地村民生活维艰,故而出手相助。”宋和渊唇角轻扬,冷冷一笑,“反是需感谢桑老板,为我们提供了如此良机。”

桑冬青未跟着自诩,微微颔首道:“的确,我们先去用饭吧,这一日下来,想必您也饿了。”

“好,姑娘言之有理。”宋和渊应道。

酷热渐消,忽感一阵凉风拂面,带有湿润水汽,令人精神一振。

唯见那落日缓缓隐没于天际,谁知,弹指间,天边涌起一团乌云,须臾,遮天蔽日。

滚雷响彻云际,豆大的雨滴倾盆而下,噼啪作响,砸在田地里,激起片片尘土。

桑冬青和宋和渊等人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了个措手不及,桑冬青心下一惊,连忙招呼尚未走远的村民,急道:“快把果子盖上,千万别让它们被雨水淋湿了!”

村民们慌乱地跑回来,有的用蓑衣,有的用草席,合力遮住装满果子的箩筐。

暴雨如注,浇在身上冰凉刺骨,但众人都顾不上这些,只想竭力保住这些果子。

桑冬青放眼四顾,只见宋和渊兀自愣在原地,于是她拉起宋和渊的衣袖,“崔先生,咱们找个地方避避雨吧。”

宋和渊目光冷冽,看着她牵起自己的衣袖,眸底闪过一抹深色。

两人匆匆忙忙地跑进一间草棚下躲雨。

“真是天公不作美。”桑冬青望着自己湿透的布裙,轻叹了口气。

雨势依旧猛烈,草棚外的雨珠如玉盘落地,发出叮咚脆响。

宋和渊斜倚在草棚内的石墙上,垂眸思索着今日发生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心头泛起一丝异样。

与齐萦共度一日,发现这姑娘聪慧机敏,行事果断,面临危机毫无慌乱之色。

在京多年,从未见过哪家侍女如她这般奇。

不及他细想,便见村长披了蓑衣匆匆赶来,口中喊道:“不好了,崔先生,大事不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