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怡笑得神秘莫测:“你猜呗。不过奖品是我设置的,虽说陆老板是我拉来的赞助……但你也可以理解为是我和陆尹珩一块商量的奖品吧!”
林可梦频频摇头:“现成的赞助人站在这,如果前三名奖品不是现金,我不是很认可。”
陆尹珩一把年纪这么拼,第一名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傅青颂甚至觉得学院应该额外给他颁一个“最佳努力奖”。她没参赛,左右奖品是不是现金也和傅青颂没有关系,她频频确认着时间准备离开:“我下午和关老师有约,一会可能要提前离场。”
“这才三点多,你们约在哪?”井怡反应过来,“关老师?文院的那位关平老教授吗?你们要商量办论坛的事?”
“对,就约在图书馆一楼的咖啡厅。说起这事我还想问问你,确定是哪个院承办了吗?文史哲学科交叉前沿论坛的定位,规模不会小,计划进度怎么样了?”
“这事学校内部已经开过会了,毕竟平大很久没有过这种规模的学术活动了。我上次听说开会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话咱们院要承办,但需要联合署名。你说得对,这么重要的论坛不能不重视,而且规模一大开销就得直线上升,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不过呢——”井怡一副早有计划的样子,“你再猜猜,我帮你们联系的另一个承办单位是何方高明?”
“平陆?”傅青颂几乎没有犹豫地猜道。这个走向虽有些预料之外,但属实是情理之中。
包括AI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产业变革力量是各学科关注的重点,人文学科也不例外。傅青颂在上半年还用虚拟形象参加了一场学界的“元宇宙”会议,时下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随之而来的是新型科技同社会伦理之间的巨大张力,人文学科中有关于此的讨论层出不迭,这次的前沿交叉论坛上定然少不了相关文章,这本来也是举办学术论坛的意义所在。
陆尹珩又是平大知名校友,平大与平陆合作只会带来互利共赢的局面,对于双方现阶段议题影响力的扩大有益无害。
井怡神采飞扬的笑意则肯定了她的猜测。
此时,观众席上传来一阵欢呼声——陆尹珩刚刚拿了第一名。
她们不约而同将目光汇聚到操场上,井怡想起什么似的:“我好像听陆尹珩说下午也有约,所以他才把男子长跑设置在前面。你们该不会都是要去见关教授吧?”
“关老师好像是说到时要引荐一个人。”想来关平不知道他们认识,傅青颂想想道,“既然如此,你要不要一起去?”
井怡干脆地摆摆手:“我就算了,我又不是出资人又不搞学术,起个头就算我尽一份力了,去了都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眼看约好的时间快到了,陆尹珩估计要收拾一下,傅青颂就同井怡暂时告了别,准备提前一会去咖啡厅接应关平。
井怡不放心地嘱咐道:“你一会路服务驿站记得拿校友纪念礼包啊,一定要拿啊!”
“知道了,井总辛苦。”傅青颂打趣道。
看她这副模样就知道纪念礼品八成也是井怡参与准备的,来都来了,傅青颂高低要带一份走。
只是男子长跑项目结束后,傅青颂一直都没再看见陆尹珩的影子。她没再继续找,视线从下面的操场收回后,就离开看台往上面走去。
林可梦留在看台上边看比赛边等她。傅青颂明天便要赶回H市,她们约好晚上一块吃顿饭。
驿站工作人员本来在玩手机,看到傅青颂走过来,就看着她的脸和同学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起身确认她的身份信息。
“傅青颂。”她拿出自己的校友纪念卡,报出自己的名字。
“噢噢,你就是傅学姐呀,那没错的!”小姑娘一边在登记表上打钩一边冒出这么一句,让傅青颂有点莫名其妙。
她自从毕业后鲜少回来,眼前这个同学傅青颂并不认识。她认为自己尚且没“美名远扬”到这个地步。
不过对方没再说什么,只是回头边找礼品边问旁边的人:“刚送上来的那个袋子去哪了?”
“我怕丢,就放你身后的纸箱里了。”另一个女生说着,起身去取礼品。
傅青颂很快从她们手里接过礼包,感觉颇有分量。印有学院logo的硬纸袋塞得鼓鼓囊囊,也不知道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好东西。
傅青颂拎着礼包往咖啡厅去,穿过周末下午座无虚席的咖啡厅前部,在角落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学生平时都喜欢来这里学习或是进行小组讨论,到处涌动着青春活力的气息。
环望一周并没有看见熟悉的身影,她应该是最先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