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不知道。”刘锦拽着被子向后挪了一下,战战兢兢地看着楚添。
“你不知?刘公子,我劝你好好想想。”楚添居高临下看着刘锦,不紧不慢道:“王宽已经死了,他贪污一事无从考证,但这钱财如今在你手上,那到底是王宽赠与你?还是你偷盗所得?含义大不相同。”
“我……我……”刘锦支吾着,忽然他灵光一现,说道:“我只是王宽死亡一案的证人,大人不能将我扣在刑部。”
“你作为王宽之死的证人,本官的确无法扣押你。”楚添勾唇轻笑了一下,威胁道:“可若本官说你偷盗修缮太庙的财物,将你羁押于刑部,你该如何?”
“不是我偷的,是……是王宽。”刘锦忽然掀开被子起身,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忙道:“是他赠与我的。”
“刘公子,你可真是贪财无道,这等银子也敢拿。”楚添弯腰盯着刘锦,意味不明道:“可本官如何相信你说的话?如今王宽已经死了,你怎么证明是王宽赠与你,而不是你偷盗?”
刘锦瞬间叩头如捣蒜,不住哀求道:“我……我句句属实,请大人信我。”
楚添不紧不慢说道:“刘公子错了,你空口无凭,让我如何信你,除非有人能替你作证。”
刘锦赶忙发誓道:“我若说谎,便让我不得好死,大人明鉴啊。”
楚添继续说道:“若发誓有用,还要证据何用?如若本官信了你一人之言,那赵氏也发誓说她目睹王宽是意外绊倒,本官是否该完全相信?”
听及此,刘锦心里咯噔一声,一时沉默。
站在楚添身侧的秦钰此时则侧目去看楚添,暗自好笑,再看到楚添气定神闲的模样,心底忽然涌现出无限的骄傲。
楚添见刘锦失神,提醒道:“刘公子再好好想想,可有人替你作证?否则偷盗修缮公款,可是重罪。”
“有,有人。”刘锦略抬起头,颤抖道:“赵氏,王宽赠与我钱财之时,赵氏在旁服侍。”
“原来如此。”楚添无视跪伏在地的刘锦,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故意问道:“那刘公子觉得,赵氏可否愿意替你作证啊?”
“为何不可?”刘锦急切的膝行几步,急于自证道:“事实如此,她怎敢胡言乱语?”
“刘公子也知道事实如此啊?”楚添皮笑肉不笑道:“那王宽死亡之时,刘公子所见如何?你既想让赵氏替你作证,你是否也该仔细回忆一番当时之形?”
“当日,是……是赵氏……”刘锦脑中飞速运转,他咬紧牙关,最终开口道:“是赵氏杀了王宽。”
“哦?”楚添疑惑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只好去问问赵氏,她是否肯为刘公子作证了,不过……结果如何,刘公子可想而知。”
楚添说罢,起身便要离开,刘锦见楚添起身,顿时乱了阵脚,慌忙起身试图去拦住楚添。
楚添见他如此丑态,正欲说些什么,只见秦钰突然上前一步,半蹲在刘锦身前,揪住他的衣领道:“刘锦,你看这是什么?”
秦钰说着,自衣袋内拿出几张不带官印的银票和一封书信,说道:“你已过而立之年,却屡试不第,在这京城中难以立足,好不容易攀上了王家这棵大树,便动了歪心思。”
刘锦看着秦钰手中熟悉的信纸,顿时手脚冰凉,他木讷地望着秦钰,茫然无措。
秦钰却一边说一边用书信拍拍刘锦的脸,“王家人替你引荐了翰林院编修,此人乃明年春闱的考官之一,你试图贿赂他,来通过考试,我说的可有错?”
“你……你含血喷人。”刘锦瘫软倒在地上,无力的辩白。
秦钰将东西扔在刘锦身上,起身站到楚添身侧,说道:“你将银子和书信交给了翰林院编修府中管家,却不知被他中饱私囊,你做下的丑事,难道还要我让人与你当堂对质吗?”
“你……你怎么知道?”刘锦慌乱捡起掉在身上的书信和银票,一目十行的看完,如坠冰窖,他惊恐地望向秦钰,说道:“你是谁?”
“这世上,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秦钰不屑道:“刘公子,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刘锦,如今你想寻人替你作证之心,不亚于公堂之上的赵氏。”楚添缓缓道:“本官再给你最后一次说实话的机会,就看你要不要了?”
刘锦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沉默地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