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蜜跳下车的时候,火势几乎已经蔓延了整条街,狭窄的街巷中,提着水桶、端着脸盆的人们来回奔走,将一桶桶、一盆盆水浇向在大火中燃烧的房屋,但无疑是杯水车薪。一批批的救火员赶到、进行扑救,但火势乘着风势,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
看着眼前熊熊的烈火和黑烟,唐蜜的心被狠狠的揪住了,她一把抓住身边冲着要去救火的人,几乎是吼着问他12号院在哪里,之后她就发疯似的向着对方指的方向——也是此时火势最大的院落冲去,但她刚跑出几步,就被一个人拦腰抱住了。
冯一川的话语与其说是劝说,不如说是命令,“你现在不能过去!”
“不!不!”唐蜜疯了一样挣扎着、哭喊着,想从冯一川的禁锢中挣扎出来,但不管她使多大的力气都无法挣开冯一川。唐蜜在冯一川的怀中厮打着,她甚至狠狠咬上了冯一川的手腕,但即使这样,冯一川依旧没有松开她。
将近凌晨的时候,大火终于被扑灭了,或者也是因为终于烧无可烧熄灭了,断壁残垣之外,只剩一片焦土。唐蜜的嗓子喊哑了,眼泪也流干了,身上再没有了力气,她几乎是完全瘫在了冯一川的怀里。身边有不少一夜之间失去了家园的百姓都在痛哭,唐蜜肿着眼睛看着冯一川,她的嘴唇翕动着,努力的发出声音,“冯一川,让我过去,求求你,让我过去吧。”
冯一川不忍看唐蜜的目光,在唐蜜的恳求声中,他手上的力度松了松,但很快又搂紧了唐蜜,在唐蜜耳边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救火员从院落火场的残骸中用担架抬出了什么,几名警员也跟着走了出来,唐蜜想上前,但她的腿上一点儿力气都使不出来,她几乎是被冯一川架上前的。
“冯队!”跟着救火员从残骸中走出的成治跑上前来向冯一川打了个招呼。
“怎么样?”冯一川问道。
成治摇摇头,看向唐蜜的眼神中有一丝不忍。
此时救火员抬着的担架也走了过来,唐蜜的第一反应便是向前探出脚步想要揭开担架上的白布,却被成治和救火员同时拦住了。
“还是别看的好。”成治这句话是对冯一川说的。
冯一川立刻明白了,他支撑着唐蜜的双手又加了些力气。唐蜜则眼睁睁的看着担架从她身边经过,又渐渐远去。
成治从口袋中掏出一方手帕,打开里面是一支烧的焦黑的钢笔,成治将手帕向冯一川递过去,说,“这是在里面那人身上发现的……”
成治的话还没说完,唐蜜突然瘫软了下去,她看着担架远去的方向,原本已经干涸的眼睛中又流出了泪水……
(2)
“我先到了岭高饭店,一进大堂就听到服务生在里面走来走去问‘这里有没有唐夫人’、‘唐夫人有电话找您’,我就连忙过去接电话,电话里绑匪问我‘是不是唐启山的太太’,我回答是,之后他就指示我,让我去‘菲斯特西餐厅’……”
于墨欣边记录边问,“之后呢?”
“之后我就到了‘菲斯特西餐厅’,进去坐了没一会儿,又有服务生过来问我是不是唐夫人,说有电话找我。我去接了电话,电话里又让我去‘红芝咖啡厅’,还说不能让司机跟着,我就赶紧出去让老黄别跟着我,之后拦了辆黄包车去了‘红芝咖啡厅’……”
“电话里绑匪原话是怎么说的?您还记得吗?”顾盼盼插话问道。
“原话……大概是‘出去以后拦辆黄包车去‘红芝咖啡厅’,让你的司机别再跟着’,应该是这样。”
顾盼盼又确认一次,“你在‘岭高饭店’接的电话里他们没有提过司机的事情?”
乔茹茵想了想,果断的摇了摇头。
顾盼盼听后若有所思,但同时又拍了拍于墨欣,示意她可以继续了,于墨欣便继续问道,“你去了‘红芝咖啡厅’之后呢?”
“我在红芝咖啡厅等了一会儿,就又接到了电话,他们让我从咖啡厅旁边的‘玉芝桥’过桥,过桥后就是河心公园,他们让我顺着公园里的路朝南走,说会派人来找我。我就按他们说的,到了河心公园,在里面走了一会儿,身边突然有个人超过我后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将钱放在前方回廊外的石狮子脚下,迅速离开’,就是这张……”乔茹茵说着,从随身的坤包中小心的掏出一张纸条递过,继续说,“这是老爷的字迹,我认得,所以我就按纸条上面写的那样,把钱放在石狮子下面,就立刻离开了。”
“那个给你纸条的人有什么特征吗?”顾盼盼追问。
乔茹茵仔细回想了半天,终于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穿一身灰不灰、黑不黑的衣服,带着帽子,帽檐压得特别低……他塞给我纸条就快步走了,我急着看纸条上的内容也没怎么注意他……感觉他跟我差不多高,身量也很结实……”
顾盼盼又仔细打量了一番乔茹茵,心里对绑匪的身形有了大致的判断,又问了一句,“还有吗?”
乔茹茵摇摇头,“当时天色晚了,我实在没看清楚……”
“他给你纸条之后呢?”
“他走的很快,等我看完纸条的时候他就已经走远了。”
“那你放下赎金之后呢?有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可疑的人?或是那个人有没有又折回来?”
乔茹茵不无遗憾的摇摇头说,“我没敢多张望,怕被绑匪看到对老爷不利,也没再看到那个给我纸条的人再出现……”
“行吧。”看顾盼盼没有再提出问题,于墨欣合上了记录本,安慰道,“唐太太你先休息一会儿吧,如果再想起什么再跟我们说。”
顾盼盼将一杯热水端给乔茹茵,拽着于墨欣站到了一边,看着众人严肃的样子,顾盼盼问,“钱呢?”
“大乐他们去看了,钱早没了。”
“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