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就算是告一段落,需要特意在早朝上商议的事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大臣上奏疏,若牵扯事大,才会放到早朝上商议。
在一旁站着的太监见无人启奏,适时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话一出,这早朝也就是要散了,众臣行完礼就陆续离开了太极殿。
燕飞觞刚来到雨花阁还没坐下,就被王公公叫去了御书房,她看见他过来就知道不可能闲着了。
她走到御书房,发现主位没人,想来是武昭帝还在上早朝,她只得安静地立在殿前等着。
没过多久,武昭帝就从外面走进来。
燕飞觞见他进来忙行礼。
武昭帝摆摆手示意她免礼,问起之前给她的会试名册一事,“对于册上几人你有何看法?”
“皆是才学过人,万里挑一的贤士。”燕飞觞并不知道他此举的目的,多说多错,还是尽量简短一些为好。
武昭帝本还以为她要说些长篇大论,却不想她真的就说了这么一句,他看向站在殿中的人,问道,“这便是你对他们的评价?万里挑一?贤士?”
“能从数万人中脱颖而出,自然是万里挑一,写的文章能得两位大人如此之高的评价,自然称得上贤士一词。”
“那你可知能得到如此评价的人最后会被授予什么官职?”
燕飞觞一时沉默,说出来怕是都难以置信,大周贵族门阀势力强大,若仅仅是通过科举走上来的,最后被授予的官职仅仅是正九品。
之前有位才子,殿试的状元,最后被授予的官职是太乐丞相,太常寺下属的部门,品阶为从八品。
“……这自然是看陛下愿意为他们授予什么官职。”燕飞觞沉默片刻才答道。
“朕的意愿?离殿试还有不足一月的时间,到时候看他们的情况再说吧。”武昭帝也知道实际情况不好说,也没在意她的话。
他目前还在考量是否要任用燕飞觞为奉宸仪,现在时间还太短……
“你先下去吧。”
燕飞觞闻言神色恭谨,行礼后便径直离开御书房。
武昭帝看着她离开的身影,神色莫测,能力足以胜任,但是心术又如何?多疑应该是帝王共同的特点,便是本该最亲密的夫妻,帝王都无法交付信任,更何况是大臣。
燕飞觞走出御书房,回头望这金碧辉煌的宫阙,眼神幽深……
回雨花阁的路上,她恰巧碰上一位嫔妃。
燕飞觞看着她衣着华贵,气度雍容,杨皇后可以排除,她如今不可能还有这般气色;据传王德妃行事张扬跋扈,此人应该也不是。
“臣见过淑妃娘娘。”
朝她走来的女子有些惊讶,问道,“免礼,你便是那位茶师吧,你应未见过我,怎能一眼认出我便是淑妃?”
“宫中能有娘娘这般气度的,应只有淑妃娘娘您一人。”
这位淑妃便是骠骑大将军左望津的妹妹,真正协理六宫之人。
她看燕飞觞过来的方向,声音舒缓,“你这是刚从御书房出来?”
“回娘娘,正是。”
“本宫闲来无事,既然碰见你,便去雨花阁坐坐,不知你可有空?”
她问有没有空只是客套一下,燕飞觞哪能真说没空,“娘娘愿意过来,自是万分荣幸。”
两人走进雨花阁,淑妃开口问道,“本宫听闻早朝上提到了高句丽之事,你可知最后商议的结果是什么?”
燕飞觞知道她为何问起此事了,淑妃的父亲早些年死于战场,之后母亲也很快随之而去,淑妃的哥哥左望津算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原本很快就能见到的亲人,却因边关变动可能无法相见,便是再冷静的人也会有起伏。
怪不得她从御书房来的路上碰见她,看来淑妃本就是打算问武昭帝此事的,只不过看见自己才变了主意。
不过即便她问燕飞觞,燕飞觞也打不出来,虽然前日武昭帝跟她提过此事,却也没告诉她早朝上商议的结果。
她有些为难地开口,“娘娘,此事臣也不甚清楚,不过骠骑大将军就算要去三秦,您最迟也会在朝贺后看见他。”
燕飞觞觉得这话不太对,又补充道,“以臣猜测,骠骑大将军或是平南将军他们二人总会有一人回京的。”
淑妃闻言有些失落,不过不管是哥哥回来,还是自己的侄子回来,都能给她些安慰。
“如此,借姑娘吉言了。”她眼神落寞,却还是没失了礼数,她起身准备往外走去。
“娘娘客气了。”燕飞觞跟着她走到外面,送她走远。
她对这位淑妃的印象还不错,哪怕只有短短一刻的时间,也能看出她的教养极好。
燕飞觞轻声说道,“将门之后吗?倒是并非传统观念里的豪迈粗犷。”
[1]引自《茶经》(茶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