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顽是被俞臣椋从孤儿院收养的。
两位穿西装的叔叔来接他,出发坐得那辆车子很长。姜顽只在几个月前见过。那次接走的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孩子,他得了白化病,天生无瑕容颜,宛如坠入人间的天使。
他的玩具点名道姓送给姜顽,幼儿园的同龄人都羡慕嫉妒恨。姜顽不需要玩具。转手玩具和另外的小朋友换了一颗糖果,玩具之后被园长妈妈收走了,孩子之间应该是公平的。
糖果姜顽没吃,他埋在花坛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糖果来年长出一颗糖果树。
姜顽对那个白化病的孩子无感。但那位叔叔很厉害,姜顽掰着指头数,接走了5个孩子。
院长妈妈对那两个叔叔点头哈腰。他端详院长妈妈的态度,觉得接走自己的那位叔叔一定更厉害,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只有他一个孩子。
院长妈妈的手放在姜顽的肩上,用异常温柔的声音说:“你到新家一定要乖乖听话。”
姜顽的肩被她捏的生疼,但他没喊出来。他扬起一个大大的笑容,点头答应。他一直是个乖巧听话、无比懂事的孩子。
车内空间很大,可以说在里面奔跑也不过分。高一点的叔叔给他开了门。姜顽在一个角落落座。那个叔叔坐在他对面,体型庞大,不太熟练地拉开车里面的抽屉,笨拙地忙来忙去递给他一瓶温牛奶。
姜顽坐在位置上很板正,微笑着说谢谢,情绪十分稳定。
司机透过后背镜看姜顽。姜顽喝着牛奶,看着窗外的景色,愣愣出神,这时才透出一些孩子的脆弱迷茫来。
他想,挺漂亮的孩子,可惜到了俞家。
车子越驶越偏,出了市区。不知开了多久来到山脚下,整片山的庄园包括整片山都是俞家的。
好大,这是姜顽的第1个念头。
到俞家之前,姜顽没见过俞臣年。他听被遣送回来的其他孩子说过,来接走他们的都是年纪很大的坏叔叔和坏阿姨。
他们会打你、摸你、舔你、骂你,孩子说。
可是院长妈妈说,说这些话的孩子生病了,哪里有父母不会爱自己的孩子呢?明明是他们有问题,爱撒谎。
她带走这些孩子去治病,应该是很难治的病,那些孩子再也没有回来过。
姜顽直觉自己不会生病,待在哪里对他来说都一样,发生什么对他来说都差不多。他不怎么排斥和别人接触,但有的时候也挺讨厌的,身边的孩子和他的思想撞不到一块去。
孤儿院里的生活很无聊,无聊到他想换个地方。结果真的换了个地方。
姜顽一直知道自己长得很好看。很多人想领养他,男女老少都有。院长妈妈和他们说,抱歉,这个孩子被预定了,是俞家。人们听到名字前不屑一顾,知道是谁后,沉默地走了。
有一次出了意外,那个叔叔拿零食引诱他到角落,他其实也不爱吃零食,就是想看一下那个叔叔要干嘛。
叔叔“不小心”把水洒在他身上,要帮他脱衣服。他不想脱,叔叔面露凶相,大声吼他。直到院长妈妈过来…好言好语把叔叔劝走了。
妈妈给了他一块巧克力,说叔叔也是爱他的,只是搞不清楚爱的方法。姜顽没有听进去,他发现更有意思的东西。
拐角地上有两根白色的头发。
姜顽跑出门疯玩一阵又回到屋内,站在窗边,看到叔叔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莫名摔了一跤,头破了个大洞。
好大好大一个洞,很长时间好不了了。
待的时间久了,姜顽看出一些门道。大人以相貌为主,健康为辅,聪慧倒没什么必要,再痴呆的孩子也被选中过。
喜欢就带走,不喜欢就退回来。像物品一样。
姜顽不知道领养他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以前也有幻想过那种爸爸妈妈,简单有爱。
后面院长妈妈的一次次拒绝和那扇面前缓缓打开比他高了不知道多少的大门时,他才意识到。俞家一点也不普通。
俞臣椋比他大15岁,刚刚掌权一年。姜顽过来给他当儿子。
说是当儿子就真的是当儿子。还没见到人,俞臣椋吩咐叔叔,等下让他改口叫自己爸爸。
但奇怪的是姜顽名字没改。院长妈妈姓姜,所有孩子都姓姜,剩下一个字两个字是胡乱翻字典翻到的,名字可谓是千奇百怪。索性幼儿园里叫小名,也分不出什么优劣。
车到门口停了下来,姜顽和叔叔们下了车。佣人夹道迎接,喊他少爷。姜顽只在周末放的动画片里见过这场面,根据经验装作腼腆的样子。
房子外面大,里面也大,夸张的大。能抵孤儿院的游乐区。姜顽收住自己的好奇,走路盯着地板,紧跟叔叔后面。他们一路畅通无阻来到2楼,进了一个有很多书的房间。
他小心抬头,正巧对上男人懒散的目光。男人西装革履,坐在书桌前一下又一下转笔。仅仅是一秒,姜顽又低下了头。他不得不承认男人是自己这么多年来见过的最好看的人。
等他大一些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眼缘。
“过来让我看看。”
姜顽迟疑了一下,还是走到他前面,没敢离得太近。
男人一把拉过他,几乎触到男人的腿。他一手掐着姜顽的脸,姜顽很瘦,七八岁的年纪,脸小小一个。孤儿院的饭菜其实也算好,瘦得夸张很大一部分是他不想好好吃饭的缘故。
姜顽有点紧张了,但他不敢挣扎。“不乖”的孩子会送回去,受到院长妈妈的“特殊招待”。但比起这个他更害怕被抛弃。
“食谱得安排上了,这么瘦。”男人松开手,问他:“叫什么名字?”
“猫猫。”姜顽说出自己小名的时候有点别扭,小脸粉扑。男人揉揉他的头:“挺可爱的。”
“我叫俞臣椋,以后…”
“爸爸。”姜顽抱着他的腿,两只眼睛眨呀眨:“我肚子饿。”
俞臣椋:“…那我们先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