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揽日照山河 > 第21章 伤兵(三)

第21章 伤兵(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本官竟不知,这西遥城还有你这般刁民,玉麟,把他关押到府衙,听候审讯!”

“哈哈哈,看看,这就是京城来的提督,对百姓不满就提审,审不出来就屈打……”他还没说完就被潘玉麟找了一片纱布硬塞进嘴里。

“我们继续忙……”

夏郎中忽然伸手挡住萧荣的去路:“萧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萧荣见他神色凝重,便没有推辞,正好也有些话想问他。

夏郎中领着萧荣来到一处僻静的街角,四下无人,只有寒风卷着落叶在青石板上打着旋儿。他压低声音道:“萧大人,老朽有一言相告,无论您与那位月老爷是何关系,都需谨慎提防。”

萧荣眉头一皱,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夏神医此言何意?月老爷是我敬重的长辈,何来提防一说?”

夏郎中叹了口气,目光凝重:“老身并非挑拨离间,只是……月老爷出现在医馆那日,并非他初到西遥城。前一日,我便在城南见过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唯唯诺诺的书生。方才那文士被押走时,我才猛然想起,那书生正是他!”

萧荣心头一震,仿佛被一盆冰水浇下。她强压下翻涌的情绪,冷声道:“夏神医,此事非同小可,您可看真切了?”

夏郎中郑重点头:“老朽虽年迈,但眼力未衰。那书生身形瘦削,举止畏缩,与今日这文士如出一辙。月老爷与他交谈甚密,绝非偶然。”

萧荣的指尖不自觉地掐入掌心,脑海中闪过月无弦慈祥的面容和文士狰狞的嘴脸。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月公公是太上皇的心腹,更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长辈,怎会与这污蔑自己的小人有所勾结?

“夏郎中,此事我会留心,只是你我并无交情,何故对我讲这些?”。

夏郎中轻捻胡须,语重心长道:“孩子啊,你可还记得那日我问你祖上有无岭西夏氏族人?”

这话也正是萧荣想问的,她点点头。

“萧大人可觉得奇怪?老身初诊时便发现您脉象异于常人。”夏郎中从药柜底层取出一卷泛黄的古籍,“《夏氏脉经》有载,岭西白泽湖水至阳至暖,我夏氏族人自古守护白泽湖,饮湖水维生,血脉温厚如春泉……”

他说着,翻开手中卷册,指给萧荣看。

“你腕脉虽沉涩,却隐有暖流盘桓。这正是我族嫡脉特有的脉象,可你肤色红润暖黄,又不像我夏氏族人这般肤白如雪,因此老身推测你父母当中只有一位是我夏氏族人。”

萧荣垂眸看去,古籍上的内容还有夏郎中精准的推测让她心虚得汗毛直立。她想起幼时太上皇总爱将手掌覆在她额间,说她的身子像块暖玉,与这脉象之说暗合。

眼下她的身世还不能公之于众,只好暗暗琢磨如何搪塞过去,不敢抬头对上他的目光。

“夏氏百年不通外婚,唯有二十三年前……”夏郎中忽然收声,浑浊眼珠闪过痛色,“罢了,大人既不愿言明身世,老朽也不强求。只是血脉相连,见大人有难,老身绝不会坐视不理。”

萧荣双眸微颤,若非身不由己,她也不愿这般隐瞒。见老郎中语重心长,并无恶意,萧荣为之动容。

“感谢郎中体谅,其实前辈所言非虚,恕晚辈目前无法悉数告知,将来定有机会向您吐露!”她深深鞠了一躬,“在这里见到您,晚辈欣喜万分,得知您不远千里来到这不毛之地,为北地战士义诊,更是钦佩不已。”

夏氏一族原是居住在西南白泽湖和琼玲一带的部族,通医术,善药理,近些年有不少名医迁居于西北二十四城,为战区输送军医。

“白泽湖一带水土富饶,药草茂盛,夏氏族人可以说是丰衣足食,更不用遭受战乱之苦,远比这西北百姓幸运的多,但我们同为黎国百姓,一方有难当八方来援,老身同夏氏族人来到此地义诊,并非是谋得一个高尚的虚名,而是我们作为黎国子民的责任。”

“责任”二字磅礴有力,萧荣作为京城提督,兼任钦差御史,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些。

不知怎的,她忽然想起母亲当年的奋不顾身,难道也是因为责任?

“见义勇为,乐善好施……”余音又在耳畔徘徊。

“晚辈受教了!”萧荣作揖。

————

入夜十分。

西遥城的夜幕压得极低,残月被风沙啃噬得只剩一弯惨白牙印。城头经幡猎猎翻飞,抽打着西北风,似荒原孤狼呼啸不止。

厢房里,二十几个伤兵挤在三条长凳上,缺角的陶碗盛着黍米粥,热气混着血腥味在梁柱间盘旋。潘玉麟蹲在灶台前添柴,萧荣和宫泽尘则和战士们坐在一起共进晚餐。

宫泽尘不知什么时候差人从天乡阁提了几罐烧刀子来,战士们顿时两眼放光,却被夏郎中告知养伤要忌酒。

宫泽尘不忍心自己喝独酒馋着大家伙,只好将酒搁在一边。

“那帮蛮子的箭镞上淬了毒,”独眼老兵啜了口粥,米汤从豁口的门牙漏出来,“从前他们只会直愣愣冲阵,如今倒晓得绕到侧翼放冷箭。前日端州城外那场仗,我亲眼瞧见个蛮兵单手掀翻了两匹战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