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决狱昭-女捕快 > 第17章 一个女子找门好亲事才是正事

第17章 一个女子找门好亲事才是正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贾家人搬走了。”李道从说道。

“走了!?怎么能让他们走呢?”

“我已经派人跟上了,不用担心。”李道从不放心冯图安一个人,“你和琼英一同去。”

正午时分,冯图安和赵琼英出发,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周大友,他要去找女儿。

周大友原是若水县人,三十年前被调至梁县,每三月回家探亲一次。

一日照例探亲结束,周大友返回梁县,行至桃源县时,发现女儿跟了上来。

“还不快出来。”周大友看着躲在树后的小小一团。

“爹,我不想和你分开,我想和你一起去梁县。”

“不行。”周大友抱起女儿,“爹在梁县没有住处,住在衙门,带着你不方便。你就跟娘待在家里,爹过段时间就回来看你。”

周大友把女儿送回若水县。

因怕见到家人,哭哭啼啼依依不舍,又要难舍难分半个时辰,耽误时间。

于是周大友并未将女儿亲自交到妻子手中,而是将她放在自家院中,嘱咐女儿自己进去。

没曾想,这一别竟成为父女诀别。周大友的女儿走失了,不见了。

妻子找到梁县质问他,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月南跟我到桃源县,被我发现,我把她送回去了。”

“人呢?我都找了半月了!”

“我将她放在院中的,亲手放在院中的。”周大友反复回忆,重复说,“我亲眼看着她回去的。”

“你为什么不亲自把她交到我手中!一盏茶的功夫能花你多少时间!她不见了!现在她不见了!”

“孩子,你别怨他,都怪我,都怪我们没把孩子看好。”周大友母亲一只眼睛已经哭瞎。

女儿走失,妻子怨周大友,无法原谅他,最终两人分开。

好好的家支离破碎,妻离子散,父母愧疚又悲痛欲绝,白天黑夜都在找孩子,神志不清,一日失足掉落山崖,双双殒命。

因为自己的疏忽,家破人亡,周大友再没回过若水,他无颜面回去。

二十五年来,周大友一直在找女儿,走南闯北,只要有一丁点儿线索,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他也去。

寻找女儿的路上,周大友遇见过各式各样的人,有给假消息,有骗他的钱,有看他如此虔诚,就为逗他取乐,胡说什么井下有女尸,沙漠里见过一个女孩.....

寒冬腊月的冰下,周大友去过;干旱炙烤的沙漠,周大友去过,寻女二十五年,一无收获,空添一身伤。

“老了,身体不行啰。”周大友语气落寞,“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找到月南。”

自打前段时间抗洪在滨河实打实摔了一跤后,周大友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

“周叔,肯定能找到的,一定会找到。”冯图安安慰。

行至城门口,周大友与他们道别,

“周叔,不可连夜赶路,注意身体。”冯图安叮嘱道。

“你们也是,注意身体,来年春天见,那时你们定会见到我的月南。”周大友下了决心,不找着女儿不回家,月南在外不知过的什么日子,他怎能高枕卧榻。

别了周大友,冯图安和赵琼英来到郊外一处农家。

咚咚咚——冯图安敲门:“有人在家吗?”无人应。

赵琼英飞上屋檐冲冯图安摇头:“没人。”

“别敲了,没人,他们一家去隔壁孙家村了。”一个路过的大叔,“下次来吧,下次来正好吃喜糖。”大叔笑盈盈。

“贾云要成婚了?”

“什么贾云?他可是探花郎,成亲可要好好挑呢,要结婚的他姐姐贾双,听说此前一直在外打工,年龄大了才回来,一回来就托人去孙家村相看。”

“您见过贾双吗?大叔。”冯图安问。

“小时候见过,小姑娘家家心气儿高,说什么长大以后要看尽山川四海,还说什么建功立业,一个女子找门好亲事才是正事,都怪她整日做梦,拖成老姑娘了,不值价了,连累爹娘豁出老脸托人相看,赔钱货!”大叔看看冯图安,“你也不小了吧,我儿子不错,介绍给你。”

“不必。”什么赔钱货,什么不值价,冯图安听见就烦,冷脸双手一抄,“衙门办案,闲杂人等避让。”

“又是个做梦的!就是你们这种人多了,才有那么多小伙子找不到媳妇!”大叔嫌恶撇了冯图安一眼,扭头看向赵琼英,两眼放光,“小兄弟,年岁几何?哪里人士?家有几口人?我家四个女儿。”

“未立业不成家。”赵琼英拒绝。

“不错呀,小伙子,男人就是要有冲劲。你是衙门捕快?我家女儿个个贤妻良母,温柔体贴,你娶了之后,都不用管她们,搁家里就行,晚上回来,饭也煮好了,衣服也洗好了,家里的公公婆婆也照顾得妥妥帖帖。”

“我不需要仆人。”

赵琼英此话一出,大叔更喜欢他了。

“难得有你这么体贴的!大叔女儿十九,嫩得掐的出水来,十里八乡求娶的人踩破门槛,我就相中你了。待会儿,我就把兰芝叫过来,你俩相看。”不是询问,是肯定。

“大叔,这么上赶着是不是有点掉价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