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嘟囔:“你搬来跟我住,咱们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成何体统。”凌伯钊不赞同,“咱们成亲才是名正言顺,做什么都大大方方的。”
虞灵点点头,倚在他怀里,两人静静享受温存。
她不知道凌伯钊中意她多少多久,也不愿问。反正此刻,心在这里就行。
午后虞灵三人启程回了清河镇,凌伯钊站在孙家客舍门前目送。
到家天色已晚,学徒小清来开了门。见除了师父和两位师姑外,还有一个半大小伙子,好奇地咦了一声。
老钱把人叫过来,介绍道:“这是你孙小哥,以后不可无礼。”小清乖乖点头。
虞灵点头当时,孙家婆婆就自戕了。幼林不过几日先后失去了抚养自己的双亲,怆然之下,当夜便发起了高烧。
老钱给这孩子喂下汤药,夜里发了汗,第二日醒来虽然眉目怏怏,精神确实好些了。
小清端来清粥,幼林闹着不肯吃。虞灵进来坐在床边,郑重地说:“你的爷奶是为了你才走的,咱们可不得好好活着?”端起床边的粥,舀了一口到他嘴边,幼林乖乖吃了。
“你以后就喊我姑姑吧。我既然应承了孙婆婆,就一定给你一个家。”身世飘零,女子轻柔的声音瞬间抚慰了少年的彷徨。
很多年后,幼林漂泊在外时每每想起此,总是会心一笑。
又过一日,幼林和阳光都大好。
清晨,他迷迷糊糊被老钱拍醒,起床洗漱穿戴好,打着呵欠将床单被罩拆了。
外头帮工陈姨在打扫桌椅地板,虞灵招呼幼林端着洗衣的大盆,在井边洗涮一家子的床单被褥。
小清和幼林两个光着脚丫子在盆子里踩水,少年心性,原本阴郁的幼林不一会和同伴玩得不亦乐乎。
阿莹和老钱两个在后院张罗披晒,虞灵站在灶房门口,探头看着两个小子:“今儿姑姑下厨,点菜!”
小清欢呼一声,想也没想:“糖醋小排!”显然已经馋了很久。
幼林脑袋一歪,乖乖道:“姑姑做什么我就吃什么。”小清怒视,这不显得我很不懂事么,可恶。
虞灵哼笑一声:“那吃屁。”
小清在一旁捧腹大笑。幼林丧着脸,追进灶房说着想吃牛肉。
虞灵先将排骨腌了,王二娘那头已经备好了鱼,今日早市有新鲜的河虾,还有新鲜的芹菜春菜豆腐。
王二娘最会做鱼,今日煲了个鱼头豆腐汤,将鱼身细细片了,做了鱼片蒸蛋。
幼林病愈不久,虞灵取了牛肉和芹菜清炒,做了苏式糖醋小排,炒了两个素菜,用胡椒干炒了河虾,配上晶亮的白米饭满满的一桌。
幼林吃得满嘴油光,夸道:“姑姑手艺真好。”
虞灵招呼他好吃就多吃些,这个年纪就是得多吃饭才能长得高。又取了小碗给两个小孩一人舀了一碗鱼汤,嘱咐要喝光。
吃完二个小孩懂事地把碗碟收下去洗。其实是小清自觉动手,幼林没做过,但是觉得初来乍到白吃不好意思,笨手笨脚地帮忙。
老钱暗暗点头,看着虞灵说道:“镇上的学堂已经打听好了,明天我带着束脩领人上门去。”
幼林小少爷的好日子就这么愉快地结束了。虞灵不懂得养孩子,但这年纪的小孩总不能疯玩,送去上学总是没错的。原来孙氏老夫妻带着孩子从北边隐居在此,每日护得眼珠子一般,轻易也不让他出去和同龄孩子玩,导致如今十五岁的幼林不仅没有朋友,他还是个文盲。
虞灵叹气,镇上的学堂是个落榜的秀才所开,学的都是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基础,很是适合文盲幼林。
幼林每日怨念地早起,坐在一帮留着鼻涕的学龄儿童中间,开始了规律的上学生活。
很快,青州凌家那头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