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有了徐澄和果果,伊可的生活有趣多了。从前她除了上班,几乎都是在独处,一个人在家里写字看书,一个人吃饭散步。而现在,做什么都是三个人一起,仿佛一个和乐美满的三口之家。
一开始伊可并不习惯,不仅时刻都有人陪在身侧,而且家里也突然变得拥挤起来。首先徐澄的护肤品是伊可的两倍之多,衣服、帽子、鞋各种款式风格应有尽有,伊可不得不把出自己的衣柜和梳妆台分给他一半。其次是果果的零食和玩具,虽然带来的不多,但徐澄对女儿的“宠爱”一点不少,每次出门都会满载而归。再加上果果还小,徐澄又习惯了被工作排满的生活,他们都不擅长过日子,只能靠伊可一个人悉心引导,这个“家”才渐渐正常化。
或许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徐澄的适应性很强。对他来说,和她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享受,还可以让他把所有工作上的烦恼都抛诸脑后。
他演过许多角色,体验过各种各样的人生,但从没真正有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些日子里,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从容和充实。他喜欢看着伊可做饭、看书、写字,连看她下班从净悦出来的时刻都是一种快乐。伊可上班的时候,他就会带果果吃饭、逛街、去游乐场,为了防止被人认出来,果果在外面叫他时,都会去掉他的名字,只叫爸爸。
伊可常提醒徐澄,不要太娇惯果果,更不要总是以“等她下班”为名,就带果果去公共场所。最后,还是徐潜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公开果果。徐澄在社交平台大方晒出自己的干女儿,说自己的假期就是帮好友带娃。这样一来不仅不再害怕被路人、狗仔拍到,在粉丝心目中的形象也更高大了几分。
不得不承认,温柔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摧毁冷漠、打破心墙。同一屋檐下的日子,让伊可和徐澄的感情,在不知不觉间渐入佳境。徐澄对伊可的情意自是不必说,虽然他不表达,但他那炙热的眼神早就把自己的心意说的清清楚楚。连果果都知道:“徐澄爸爸最听可可妈妈的话。”
渐渐的,伊可也发现对徐澄的熟悉之感从何而来。起初她以为那种感觉是她和杨露的心照不宣,如今才明白,她是在徐澄身上看到了自己。
这世间人来人往,聚散匆匆。很多时候,人们不愿、也没有时间去了解另一个人。于是人与人间的关系常常停留于表面,交往也会更在意价值和结果,甚至面对爱情也是如此。许多人喜欢用最快的时间确定关系,想着大不了就换。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别人内在的人越来越少。有时即使你有心,人性的复杂和善变,也总会使你认识到,试图了解别人的做法,是多么愚蠢。
而他们,在见证了人心险恶以后,还依然炽热纯粹,甘愿为另一个人赴汤蹈火,不问结果。用徐澄的话说就是:“娱乐圈里好看的外表太多了,所以我开始学会了用心看人。因为用心,我才在你身上看到了相似的灵魂。”
同一屋檐下的日子,若说伊可内心毫无波动是不可能的,至少在和徐澄四目相对时,她总会心跳加速。有次伊可坐在沙发上给果果读书,徐澄坐在她们对面。伊可无意抬头,刚好看到徐澄正用饱含深情的眼神注视着自己,她瞬间脸红,下意识用书挡住了脸。
“可可妈妈,我看不到了。”果果虽然不认识字,但平时伊可都会给她边指边读。
“不好意思。”伊可刚把书拿下来,又看到徐澄笑意盈盈的看着她。
“救命,求你别这么一直盯着我,我怕我对你有非分之想!”伊可立刻低下头说道。
“真的吗,那我求之不得。”徐澄认真地说。
伊可心跳加速,一时语塞。
谁知果果突然问道:“什么叫非分之想,求之不得又是什么意思?”
听罢,两人对视一眼,又看看果果,不禁笑出声来。
趁着伊可休息,三人还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地点选在临市,从家里开车过去只要两个多小时。这个地方在省内只算是一个小景点,人不多,但景色极美,作为省内第三大湖,素来以清澈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