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穿越之嫁状元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到这些家务活都干完,丁小玲便会背起那个已经磨得发亮的背篓,踏上那条通往山上的小路。那条路,崎岖不平,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鸟鸣,清脆悦耳。丁小玲的脚步轻快而坚定,她的背篓总是装得满满的,沉甸甸的柴火压得她的肩膀微微下沉,但她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毅和满足,仿佛那背篓里装的不仅仅是柴火,更是她对家人的爱和责任。

村里的乡亲们看着丁小玲这么辛苦,都纷纷伸出援手。张大爷会时不时地帮她砍几捆柴,王婶子则会送来自家种的蔬菜,还有李大娘,每次看到丁小玲从山上下来,都会笑眯眯地迎上去,问长问短。这些淳朴的乡亲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丁小玲,让她在这个艰难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有一天,丁小玲在山上砍柴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她坐在地上,疼得直咧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硬是没有让泪水流下来。就在这时,村里的李大娘路过这里,看到了丁小玲的情况,急忙放下背篓跑了过来。

“哎呀,小玲啊,你这是怎么了?”李大娘一脸焦急,边说边蹲下身子查看丁小玲的伤势。

丁小玲咬着牙,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事的,李大娘,我就是不小心扭伤了脚,歇会儿就好了。”

李大娘看着丁小玲肿起的脚踝,心疼得直皱眉:“这可不行,得赶紧回家歇着。来,我背你回去。”

说着,李大娘就蹲下身子,让丁小玲趴在自己的背上。丁小玲拗不过李大娘的好意,只好趴了上去。李大娘的背虽然不宽阔,但却异常坚实,让丁小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一路上,李大娘边走边跟丁小玲聊着天,逗她开心。

“小玲啊,你可得好好养着,别落下啥毛病。等你好了,咱再一起上山砍柴,到时候你可得跟大娘比比,看谁砍得多!”李大娘笑眯眯地说着,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丁小玲听着李大娘的话,心里暖暖的。她趴在李大娘的背上,感受着李大娘坚实的背脊和温暖的体温,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福。她知道,在这个充满爱的乡村里,她并不孤单。

回到家后,李大娘帮丁小玲敷上了草药,又叮嘱她好好休息。丁小玲躺在床上,看着李大娘忙碌的身影,心里默默地发誓:等自己好了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干活,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经过几天的休养,丁小玲的脚伤终于好了。她又重新背起了背篓,踏上了那条熟悉的小路。这次,她更加小心谨慎,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丁小玲家里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带领着家人一起走出了困境。家里的土坯房虽然简陋,但却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蔬菜瓜果,一到夏天,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村里的乡亲们看着丁小玲家的变化,都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他们知道,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却有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她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创造着幸福的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乡村的温暖与美好。

有一天傍晚,丁小玲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院子,心里充满了感慨。她想着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想着乡亲们的帮助与支持,想着家人的陪伴与鼓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福。

“娘,您看这夕阳多美啊!”丁小玲转过头,对坐在身旁的母亲说道。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母亲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夕阳虽然短暂,但它却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小玲啊,你就是咱们家的夕阳,用你的勤劳和智慧,照亮了咱们的生活。”

丁小玲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但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有担当,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从那以后,丁小玲更加努力地干活了。她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帮助村里的乡亲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她的善良和勤劳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有一天,村里的王婶子拉着丁小玲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玲啊,你可真是个好姑娘。你看你把家里打理得这么好,还时常帮助我们。将来啊,谁要是娶了你,那可真是有福气了。”

丁小玲听了王婶子的话,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她羞涩地低下头,轻声说道:“王婶子,您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就这样,丁小玲继续着她的生活。她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创造着幸福的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乡村的温暖与美好。她的故事在乡村里传为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丁小玲都会坐在院子里,仰望星空。她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坚持,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那条路,无论多么崎岖不平,都将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这日,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洒在丁小玲家的院子里。丁小玲坐在那棵老槐树下,手里拿着把蒲扇,轻轻地摇着,眼神却时不时飘向那几间略显破败的土坯房。她心里琢磨着,这些年家里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好在一家人团团圆圆,倒也过得去。可眼瞅着家里的房子一天比一天破旧,每到刮风下雨,屋顶就滴滴答答地漏雨,墙皮也直往下掉,实在是让人心里难受。

丁小玲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迈步走进了屋里。她看见爹白义满正坐在炕沿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紧锁,一脸愁容。娘白王氏则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因为常年的病痛,她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丁小玲心里一阵酸楚,她走到爹跟前,开口打破了屋里的沉寂。

“爹,我有个想法。”丁小玲说道。

白义满抬起头,看着女儿,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啥想法?”

“我想把家里的房子修缮一下,再装修装修,让娘住得舒服点儿。”丁小玲说着,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白义满听了,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但随即又皱了起来:“这想法是好,可咱家哪儿来的钱啊?”

丁小玲早有准备,她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爹,我看过村东头张大夫给娘开的那些药方,都是一些补气血的药材。而且最近我老跟着马家媳妇儿去集市上赶集,也了解了一下行情。娘吃的也就是桂圆、大枣儿这些,咱们自己家就可以种,就不需要老去拿药了。我再上山给她采点儿草药,也能省下不少钱。”

白义满听了女儿的话,眼神里露出了赞许的神色:“嗯,这主意不错。可装修房子,材料、工匠,哪一样不需要花钱?”

丁小玲早有盘算:“爹,您别急。材料方面,咱们可以自己慢慢准备。比如砖瓦,咱们村西头就有砖窑,我可以去帮忙干点活儿,换点砖瓦回来。工匠嘛,咱们村里也有不少能工巧匠,我可以挨家挨户地去求他们,给他们帮帮忙,说不定就能省下工钱。”

白义满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小玲啊,爹知道你是为了这个家好。可这事儿太大了,咱们还是得慎重考虑。”

丁小玲知道爹的顾虑,她握住了爹的手:“爹,我知道这事儿不容易。但娘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咱们不能让她一直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相信,只要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白义满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他拍了拍丁小玲的手:“好,爹支持你。咱们就一起努力,把家里的房子修缮好。”

说干就干,丁小玲开始忙碌起来。她每天除了干家务、照顾娘,还要抽时间去砖窑帮忙、上山采药。每天天不亮,丁小玲就起床,简单梳洗一番后,便匆匆赶往砖窑。砖窑里,她挥汗如雨,和男人们一起搬砖、和泥,手上的茧子越来越厚,但她从未抱怨过一句。每当有人问她:“小玲啊,你一个姑娘家,干这活儿不累吗?”她总是笑眯眯地回答:“不累,能为家里出一份力,我心里高兴。”

砖窑的活儿干完了,丁小玲又匆匆赶往山上采药。她知道,每一种药材都生长在不同的地方,需要仔细寻找。她穿梭在山林间,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一株珍贵的药材。有时,为了采到一株草药,她甚至要爬到陡峭的山崖上,看得人心惊胆战。但丁小玲总是笑着说:“没事儿,我小心着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丁小玲的努力没有白费。她不仅换来了足够的砖瓦,还采到了许多珍贵的药材。村里的工匠们也被她的诚意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帮忙修缮房子,只收成本费。

终于,装修房子的日子到了。丁小玲和爹一起,指挥着工匠们忙碌起来。他们和泥、砌砖、刷墙,每一项工作都干得井井有条。村里的人们也纷纷前来帮忙,有的送来了自家种的菜,有的送来了自家做的饭,还有的干脆拿起工具,和丁小玲他们一起干了起来。丁小玲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群善良的乡亲们。

装修的过程中,丁小玲总是忙前忙后,一会儿给工匠们递水递烟,一会儿又去帮娘准备饭菜。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仿佛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每当有人夸她能干时,她总是谦虚地说:“这都是应该的,咱们都是一家人嘛。”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丁小玲家的房子终于焕然一新。土坯房变成了青砖瓦房,墙壁被刷得洁白如雪,窗户也换上了明亮的玻璃。娘白王氏看着这一切,眼里闪烁着泪光,她拉着丁小玲的手,哽咽着说:“小玲啊,娘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都是因为你啊,我的好孩子。”

丁小玲笑着安慰娘:“娘,您别哭。这是咱们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啊,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房子修好了,丁小玲并没有停下脚步。她开始带着娘一起种起了桂圆树和大枣树,还养了一群鸡鸭。每天清晨,丁小玲都会带着娘去院子里给果树浇水、施肥,看着那些果树一天天茁壮成长,她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鸡鸭也养得肥肥胖胖的,每天都能下不少蛋。丁小玲想着,等这些果树长大了,不仅能给娘补身体,还能卖些钱补贴家用。鸡鸭长大了,也能卖个好价钱,给娘买些好吃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丁小玲家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娘的身体在丁小玲的精心照料下,也渐渐好了起来。每当夕阳西下,丁小玲都会坐在院子里,看着娘在院子里散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村里的乡亲们看着丁小玲家的变化,也都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他们都说:“丁小玲真是个好姑娘,不仅勤劳能干,还孝顺懂事。咱们村要是多一些这样的人,那该多好啊。”

丁小玲听了这些话,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她知道,这些都是乡亲们对她的认可和鼓励。她也暗暗发誓,要继续努力,不仅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要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于是,丁小玲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她帮着组织村里的妇女们一起织布、绣花,增加家庭收入;她还带着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希望他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每当村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丁小玲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

就这样,丁小玲在乡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的身影也越来越坚定。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不仅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也为村里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她的故事,也在乡村里传为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