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着怎么不对劲呢?宝钗啊,我是为你好,你看你护了那小蹄子我都没说半句不是,不过休养几日罢了,我还能吃了你不成……”
宝钗懒得与她争辩,径直走出门去。
只留下一阵清风,夏金桂脸色一沉,眸中闪过一丝阴狠。
蘅芜见此也不打算忍着,这个妇人当真是恶毒至极。
她伸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圈,施法将其打入夏金桂后背。
然后她便瞬移到宝钗身边,开口抚慰道:
“这几日她会很倒霉,她伤你多少,我便还她多少。”
话语竟比秋风还淡、轻,还带着一分不易察觉的狠厉。
“我何其有幸,宝钗多谢你。”
蘅芜摇摇头,此时后方来了两个丫鬟,是夏金桂的人。
“小姐,我们走吧,碧云观。”
这所道观宝钗闻所未闻,不过都不重要了,有蘅芜在她也不会有任何闪失。
如今探春的危机已经解除,她没什么可担忧的了,趁此机会修身养性也是极好的。
【蘅芜,以后你教我修炼,我们可以试试融合。】
【好。】
蘅芜能够感受到她的失落。
二人上了轿子,蘅芜现形,在她手腕上画了一个符,另留下一本书册。
“按照上面的来就行了,这是调息之法,你任何时候有事我都及时赶过来。探春的事情还没确定,所以我要再把把关。”
听到这话宝钗绷不住了,抱着她放声痛哭。
“多谢,除了这两个字我真的不知该怎么说了。”
宝钗心中似明镜,她明白蘅芜做这些事情都是为了她,月后的万花宴席她一定要竭尽全力。
“好好休息才是,你伤了身体我也会遭殃的。”
说完转身离开,宝钗将书册藏于袖中。
蘅芜算好了今日就是贾宝玉所说的庙会。
人间的庙会她还从未见过,趁此机会凑凑热闹。
今夜夜色正好,明月高悬、繁星点点。
凉风不时吹拂,她行走在繁华热闹的夜市。
几个孩童把玩着手里的花灯,姑娘、公子们猜歌迷,作诗对对子。
忽然有一阵人流朝着东南方走去。
蘅芜便知时候到了。
她显露原形跟着众人一道前往擂台。
人群中有男有女,抵达时耳边就传来擂鼓的声音。
定睛一看,原是几个壮汉赤身露膊地擂鼓。
“大叔,好热闹啊。”
她与旁人套着近乎。
身旁的大爷是个花甲之年的老人,鬓角已经花白,但眸中神采奕奕,不输年轻人。
“这可不,小姑娘我看你眼生,第一次出门玩儿吧?”
“是是是,我很少出门,总算可以出来透透气了,我听说孙姑娘是女中豪杰,武功高强,就想过来见见。”
蘅芜始终带着笑,嘴中不乏恭维之词。
她卜算得知,这位孙姑娘颇具豪气,也喜好名声,这每年一度的擂台比武全是她的主意。
“原来是这样,咦,瞧!那不就来了。”
老伯指向擂台中央。
随后大力拍掌,精力着实不错。
蘅芜顺着方向看过去。
红色披风下是粉色劲装,步履幼时极其轻便的,再往上看。
女子面容干净,略施粉黛,发间未见金钗、银饰。
她大步跨来,身姿板正,举手投足间既不失女儿端庄,也英气十足。
“是位奇女子,不曾想江都女郎如此多骄。”
无论是困于宅院的宝钗之流,抑或如这女子般的巾帼英雄。
“蘅芜姑娘,你怎么在这里?”
一阵温和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惊得蘅芜头皮发麻,眼中生起一股不安的情绪,她微微侧目,瞥视来人。
竟是刘备!
她怎么将这人给忽略了!
蘅芜深吸一口气,镇定心神,言道:
“蘅芜?这是何人?小女不曾知晓。”
刘备以为是夜色太黑自己看错了,遂揉揉自己略微酸涩的眼睛。
睁了又闭,反复两次,他确认自己没看错。
“你,你确实是蘅芜……”
“你是何人,何故为难我姐姐!”
一藕色纱裙身影闯入两人视线。
恰清风徐来,吹起帷帽下的纱布。
她挡在蘅芜身前,单手叉腰扫视着眼前的男人,一脸的嫌弃和不耐烦。
“这位大叔,请您退后。”
蘅芜一脸茫然,正值多事之秋,这姑娘怎么跑出来了!
还,和刘备遇上了,这可不太妙。
一时间她觉得自己头都要大了。
探春见她满脸愁容,问道:
“宝姐姐,你不开心吗?他为难你啊!”
经先前的事探春对宝钗更加亲密,这下将蘅芜错认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