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奇观怎么误国了? > 第23章 借势

第23章 借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您这是在投毒!”陆吾急匆匆地推开世界树中控室的大门,劈头盖脸地说:“原始的农业生产资料根本无法提供新型土豆所需要的肥力,这就是在投毒啊!”

“……啧。”元英漫不经心地乜了它一眼,转过头不说话装深沉。

陆吾绕到她面前,不依不饶地问:“教授,您到底想要干什么呀?为什么不煮熟了再拿去赈灾?”

“冷静。”

“我是AI,我没有不冷静。”

“那是他们本地的土豆。”她慢悠悠地打了个哈欠。

“什么?”陆吾头顶上冒出一个问号。

“唔……说是本地的好像也不太准确,就是这个时期由南美洲安第斯土著驯化的土豆,原装进口,童叟无欺。”

“您是什么时候搞来的……”

“采集了一下样本信息,用分子重组工作台搓出来的啊。”

“我还以为您拿出来的是共和国培育的新型土豆呢。”陆吾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您没有昏头。”

“中庭的大门一直都是敞开的,土豆早晚要流入民间,查得再严也不管用,堵不如疏。”元英耸了耸肩,“虽然本土的土豆容易染上晚疫病导致绝收,但是不怎么挑环境,对水肥要求低,种植周期短,产量高……”

“堪称六边形战士。”她竖起了大拇指。

历史上,土豆等原产南美洲的高产作物经过地理大发现流向全球,于明朝末年传入中华,立竿见影地推动了人口增长,在清时甚至一度膨胀到了四亿。

虽然难以避免晚疫病导致的绝收,但就此放弃土豆种植,无异于因噎废食。

“不对啊,您不是想趁着闹饥荒接收新的移民吗?”陆吾发现了盲点,“您现在把土豆发放下去,他们肯定就不愿意挪窝了,怎么还会想来翼望城呢?”

“拜托,用不着把汉人全都塞进中庭,就算是挖墙脚也要有个限度吧?”

“……也对。”陆吾迅速转换了思路,“翼望城的常住人口应该有个定数,汉廷本就不怎么敢在天宫眼皮子底下施政,光是管管治安都缩手缩脚的,虽然这个时代进行长途跋涉的成本很高,但如果不知克制地长期吸纳汉民,恐怕汉廷迟早有一天会面临无人可治的窘境,这无意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就是这么回事儿。”元英丢给它一个孺子可教也的眼神,“我弄这么一座城出来,是为了树立一个先进制度作为示范,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而不是直接取代汉廷的统治,我又不是来搞模拟经营的,干嘛要想不开去大包大揽。”

“我明白了。”

“多学着点儿,今后有大用。”

“汉廷派来的新太常,柏至侯许昌已经到了。”陆吾颇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他在催刘彻回朝。”

“在天宫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也是时候该回去了。”元英对此表示兴致缺缺,“无所谓,他们最好识相点,别来打翼望城的主意。”

“其实窦太皇太后私底下与人商议过关于翼望城的行政问题,正在考虑是否要撤掉郑拓,换成自己人。”

“她凭什么?”

“郑拓毕竟是汉廷的人……”

“翼望城的框架才刚搭出来,在规则运行畅通前,还轮不到他们插手。”

“我明白了。”陆吾颔首,“如果他们真要这么做,就由我出面拒绝。”

“不,你可以给刘彻一个暗示。”

“什么暗示?”

“把事情透露给刘彻就是了,既然他想借女娲的势,扯天宫的大旗来加重自己夺权的筹码,肯定不希望太皇太后手底下也有人能在神前说得上话。”元英意味深长地一笑,“他一定会竭力去阻止的,用不着我们来表态。”

实际上,无论神明是否表态,刘彻都有点坐不住了,因为许昌本人和任命太常的令旨是一起到的天宫,而他事先对此却并不知情。

“一个窦婴还不够讨得她的好吗?!”他掷出了手边的墨块,将其砸得粉碎,语气惊怒交加,“竟然连知会一声也不肯,当朕这个皇帝是摆设吗?”

“请陛下息怒。”公孙贺忙劝,“许是陛下久不回朝,太皇太后心里有意见。”

“这是在敲打朕哪。”刘彻冷笑。

涉及天家之事,公孙贺也不敢妄加议论,只能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勿与太皇太后伤了和气啊,陛下。”

“传朕令。”他闭了闭眼,最终呼出一口浊气,“即刻回朝。”

“唯。”

“对了,那翼望城的主官……是叫郑拓吧?”

“是的,陛下。”

“现在就遣人去信,召来见朕。”刘彻吩咐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