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对象。”孟海生换个词,“提前见见嘛,我这都要回去了。”
“您别急啊,我们两个大活人还能跑了不成。”
“我是怕你赖,拖拖拉拉的不好好谈,”孟海生撇撇嘴:“平时工作上没见你效率这么低,一会儿成一个项目一会儿报个喜的。上次跟我说这事儿都是五一的时候了,三个多月,还原地踏步呢。”
“快餐恋爱有什么好,”孟谨洲守住脸面,反驳道,“细水长流慢慢来嘛。”
“慢,太慢!”孟海生批评他。
就这样软磨硬泡了几天,公园也逛了,特产也买了,孟谨洲使出浑身解数硬是把爷爷挽留住了。
体检中心通知报告时,孟谨洲正坐在沙发上查攻略,跟林钟打电话聊天。他这段时间把帖子都要翻烂了,才知道居然这座城市的犄角旮旯里也藏着景点。
“相册里的截图已经有三十多张了,连作家故居都列入了备选清单。”孟谨洲说。
林钟正在家吃外卖,最近孟谨洲忙着尽孝心,他不好打扰,一直没见面。他咬着勺子,对孟谨洲的旅游攻略持怀疑态度:“你确定爷爷会对这个感兴趣?”
“不确定,所以留了一手。要是他一个都不想去,我就带他杀进社区的晨练小分队,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上海也组个牌局。”
“不如直接选择这个方案,听起来更吸引人。”林钟含了一大口饭,说话时口齿都不清晰。
“吃的什么?”孟谨洲问。
“鳗鱼饭,”说起这份饭,林钟可有的炫耀了,“下午跟佳佳一起团了优惠券,满45减20。一份饭原价48,再用平台送的大额券,到手才15!”
孟谨洲不喜欢他苛待自己的胃,蹙起眉道:“48能有几块鱼,半条尾巴吗?”
“鱼是不多,但是店家挺良心的,送了四样小菜。”林钟说。
孟谨洲心道便宜没好货,刚张嘴想吐槽,体检中心的前台先来了电话,手机嘟嘟嘟地响,提示他有新的来电。
“有体检中心的电话进来,等我一下,保持通话就行。” 他跟林钟说。
前台亲切的声音传进听筒:“您好,是孟先生吗?孟海生老人的体检报告全部出来了,可以在手机端下载查看。”
“好,谢谢。”
对方还没说完:“打电话来是因为有个指标不太理想,这边建议复诊,做进一步的检查。 ”
“什么指标?”孟谨洲心下一紧,捏着手机的贴近了耳朵。
那边答得保守,也尽量轻描淡写不让孟谨洲紧张:“报告的最后一页,总结栏已经用红字标出了。您不用太过担心,单个指标不代表任何问题,只是考虑到孟老先生的年纪,建议做个详细的检验,更稳妥些。”
挂了电话,孟谨洲很快就从APP内查到了对方说的指标。复制粘贴进浏览器,成千的搜索结果跳出来,名医在线问诊的广告层出不穷,回复都不理想,建议病人尽快就医。
“怎么了?”孟谨洲的轻微抽气声落在林钟耳朵里。
“爷爷有个指标不太好,网上说可能与肿瘤挂钩。”孟谨洲尽量稳住声音,反过来宽慰林钟,像是自说自话,“不过医院那边也说了,不一定有问题。”
林钟心里顿时也紧张起来:“别在网上看,没病也搜出病来了,先预约个专家门诊吧。”
“嗯,那我先不跟你说了。”孟谨洲关了搜索界面,与孟邦通个气后就安排了第二天的深度检查。
他把所有的观光游览计划都做好了,就是没想到体检结果不好。
这事是躲不过当事人的,孟谨洲想竭力掩盖,半天也编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何况孟海生也是个精明人,要再次检验就说明体检结果出了问题。可他心态好,对这些看得格外开,一点不像父子俩那么焦急心慌,只是不大情愿再被抽几管血:“我哪里也不疼,没什么大事。”
“没说有事,抽完带您吃牛肉补一补。”孟谨洲本有个项目过会,没能参与,现在单手回着消息,另一只手拿着一沓刚检查单。刚从打印机里滚一遭出来,纸张还是热的。
孟邦伫立在一旁,一言不发。他嘴上不表达什么,但眉头紧锁,片刻也没舒张过,把那张体检单的截图传遍了自己的医生朋友圈,电话消息不断,得到人家安抚的答复后依旧松懈不下来。
孟谨洲提议就近吃个饭,孟邦也只是沉沉一点头,算作回应。
一个不放在心上,一个焦头烂额,孟谨洲被两种极端夹在当中,面上冷静,心里也不踏实。
三人吃了顿没滋味的饭,当中还得孟海生调节这沉到底的气氛。他全然不顾孟邦死气沉沉的一张脸,好心情地点了一份烤乳鸽。
这道菜他平时吃得不多,油炸不健康,且火候不好掌握,每回下馆子只要有这道菜就必点。孟海生戴着一次性手套慢条斯理地往嘴里送,全当看不见孟邦的脸,点评道:“谨洲啊,你尝尝,我感觉没有前天那家粤菜馆做得好。”
孟谨洲应了声,拆了面前的手套,也递给孟邦一幅,不过后者没接,始终埋头噼里啪啦地打字,估计还在咨询指标偏高的事,要问个遍才放心。
两人沉默地吃鸽子,一人眉头紧锁地看手机,气氛相当诡异,连端菜来的老板娘都忍不住冲着孟邦道:“您看起来脸色不好,没什么事吧。”
这餐馆开在医院附近,老板娘见多了这样的,难免关心一下。孟邦看起来比病人还面色沉重,难怪她认错。
孟谨洲烦闷地一甩手,道:“没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