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他种了一个苦果 > 第23章 别走进了死胡同

第23章 别走进了死胡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电话打完,那同学也刚好从办公室出来,陈默收起电话过去敲了门进去。

“陈默!未来有什么打算?” 寒暄了几句以后,辅导员正式切入主题。

辅导员是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戴着一副细边黑框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年纪看起来不过 30 出头,是本校前几届毕业留校的学生。

“走一步看一步吧,没什么特别的打算!” 陈默说,心里很好奇他问这话的目的。

辅导员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推到陈默跟前,陈默扫了一眼,封皮标题是青大与美国一所名校的 3+4 硕士研究生交换学习项目,翻开里面,是详细介绍。

“这个项目我们系里有 5 个名额,我们老师这边的推荐名单里有你!” 辅导员转了转笔,继续说:“机会挺难得的,当然这得先问问你这边的意见!”

辅导员说的机会难得,陈默是非常认同的。法律系是青大的重点学科,但在当下的社会大环境下,哪怕是名校毕业,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几乎是所有专业里垫底的。

所以除去很多本身家里就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大部分学生还在校的时候,都在努力提升自身,以拉开和同届毕业生之间的优势。他们要么提前参加各种校外实践,要么参加各种大赛获取奖牌来提高自身含金量,要么通过考研提升学历。

“你家也不缺钱,干嘛去做这些没意义的事情!” 见陈默不说话,辅导员摇了摇头,继续说。陈默知道他是一个极负责任的辅导员,对班里的每个同学的情况都摸得清楚,他说的没有意义的事情,大概就是他在校外做兼职的事情。

半晌,陈默开口答道:“老师,我考虑一下行吗?” 照理说这样好的机会,他应该立马同意的,但他突然想到了苏芷。

“也行,和你父母商量一下,周五之前给我答复。”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就到了十二月,京市的初冬干燥阴冷,寒风刺骨。

临近下班,店里来了几个熟面孔,吵吵嚷嚷地在店里闲逛。苏芷记得这几个人是班里的同学,除了带头的班长张韦,其他几个她叫不上名字。

结账的时候,张韦跟她说胡枝兰老师病了,班里要组织人去探望,希望他们宿舍出个人。临了又转回来跟她说:“我看要不就你去吧,感觉胡老师挺喜欢你的。”

苏芷当场答应了,她对这个老师印象也很深刻,胡枝兰是个五十来岁的英文女老师,是个很有活力的老太太。

可能是多年的教学工作积累出了经验,她能洞察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捕捉到了苏芷的不安和自卑。

苏芷刚来学校的时候讲话总是紧张不自然,声音也很小。胡枝兰会经常找她起来回答问题,次数多了也让她习惯了在人前表达。

有一次课间,苏芷坐在教室发呆,胡枝兰状似不经意地说了句,“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怎么一天到晚苦着脸?”

苏芷愣了愣,抬眸就见她站在前方的讲台边撑着下巴看着自己,目光温和明亮。

苏芷看了看四周,并没有别的人。很快收回视线,低头垂着眼睛看向自己的脚尖,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胡枝兰觉得,如果把少女的世界比作天气,大部分都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而苏芷的世界,就像常年都是阴雨绵绵的,没有一点生气。有时候明明是笑着的,却觉得那笑不达眼底,像是刻意表演出来的。

这样的女孩,说不上来为什么,总让她觉得有些心疼。

“虽然老师不知道你经历过什么,但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还年轻,活得开心点!” 胡枝兰继续说。

其实苏芷并不习惯别人的善意。可她的语气里没有说教和高高在上的怜悯,更像是正常的交谈,就像在谈论今天的天气怎样,没有半点刻意。

探望时间定在第二天下午放学后,苏芷一早就跟店里请了假。张韦用班费买了果篮和鲜花,又租了辆小面包车。除了苏芷,其他都是班里的积极分子,一路上吵吵嚷嚷地往医院去。

到病房门口时,里面已经聚了好些人。门口等着的还有几波人。胡枝兰年近退休却未婚未育,她带的班级很多,来探望的大多都是在校学生或者曾经的学生。

张韦见状,提议先去吃饭。由于苏芷已经在路上吃过面包了,便主动留下来看东西。

苏芷独自坐在医院的走廊里,另一头有个阿姨在拖地,可以闻到浓浓的消毒水的气味。

这气味太熟悉,一下把她拉回了那年秋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