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刚一输完液,陶宜秋就收拾收拾准备走。
谢长夜刚办完出院手续回来,就见陶宜秋已经站在门口等他了。
“你这么急着去干什么?”
“也没想做点什么。”陶宜秋说,“只是想快点出去,在室内待得难受。”
原来如此。谢长夜有些懊恼,他竟然把这一点忽略了。待在实验舱六天心里不可能不闷。
“就在学校里走走吧,也不知道学校附近有什么地方,也没时间去逛。”
陶宜秋又转头问谢长夜:“你陪我一起吗?”
她虽然是在询问,但并不代表她不知道答案。所以她问得十分肯定。
谢长夜真想跟她对着干,但奈何心之所向,难以拒绝。
“走吧。”
-
陶宜秋住院的两天,实验小队已经将第一次实验的结果分析等后续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她和谢长夜回去后做了些整理工作,第一次实验就彻底宣告完成。
实验结束那天军训也刚好结束,实验小队的同学便跟其余同学一样,正常开始上课。
两天的课陶宜秋一个晚上就学完了,回来的第一天她毫无压力地跟上了大家的进度。
她认真地上了一天课,没注意身边的谢长夜,一心只在黑板与自己的课本上。结果第二天早上第二节课下课,她瞟到了谢长夜的课本,感觉被雷轰了。
“你学到这么后面了?”她问道。
谢长夜上课还是会听老师讲解,当作复习与拓展,下课他不累就会继续往后学。
“嗯,你进实验舱那天我就开始学了。”
“……”陶宜秋的胜负欲起来了。她暗暗下定决心,今晚她就要熬夜学习。
然而还没等到今天晚上,齐文的通知来了。
“同学们,我今天对这次实验进行复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超能力激发器械的动力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实验的成功率。所以接下来我打算带着你们去往别的城市寻找能够增大动力的材料,你们今天下午收拾收拾东西,未来的一些日子我们可能会长期在路上奔波,也很有可能去到各个危险的地方,你们该带的不要因为嫌麻烦就不带,我下面发一个必需品的清单,这个单子上的东西你们务必都带上。我们今晚出发。”
他通知得非常突然,不过好在学校的超市物品齐全多样,大家不至于东跑西跑才能买齐东西。
吃过晚饭,陶宜秋三人就来到校门口集合。已经有几个同学到了,大家打了个招呼后聊了起来。
“你们知道我们是要去哪吗?”
三人均是摇头。
陶宜秋问道:“齐老师没有说吧?”
“没有,说了的话我怎么没看见。”谢长夜回答。
到了七点,同学们陆陆续续都来齐了,齐文却仍然不见踪影。又过了大概半个小时,他的身影才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他满头大汗,提着两个装得满满的大袋子步履匆匆地赶来。
同学们纷纷上前帮忙。
“老师这袋子里是什么呀?”
齐文用空出来的手擦了下汗:“目前研发出的所有型号的材料鉴定仪。希望这些能帮助我们找到需要的材料。”
闻言,同学们好奇地从袋子里取出几个左看看右看看。
陶宜秋也随手拿了一个薄荷绿的。这薄荷绿的鉴定仪恰好能被她握在手中,十足小巧,她细看去,发现它甚至还很精致。
她将它跟其他同学手中的鉴定仪对比了一下,发现它除了外表上比其他的漂亮,其他的地方倒是没太大差别。
“制作这个鉴定仪的人还挺艺术。”陶宜秋转过身,将手中之物展示给谢长夜看。
谢长夜站在她身后,刚刚便看到了:“嗯。说不定是个艺术家呢?”
“不知道啊。”陶宜秋笑着摇摇头,将鉴定仪放回袋子里,也没太在意它。
一辆大巴在众人不远处停下,齐文便让大家别看了,带好东西上车。
陶宜秋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谢长夜自然而然地坐在了她旁边,楚遥清自己坐到后面去了。
“你听歌吗?”陶宜秋掏出蓝牙耳机,问道。
谢长夜侧头看了眼她,视线又落至她手中薄荷绿的蓝牙耳机。
他转回头,拉开外套的拉链,从中掏出一条有线耳机,递给陶宜秋:“用这个?”
他眸中含着浅浅的笑意,丝毫不见局促。
“谢长夜,你不简单啊。”陶宜秋拿过他手心里的耳机,将耳机插好,“你该不会是故意带的有线耳机吧?”
“那倒没有。”谢长夜接过她递来的右半边的耳机,“我只是喜欢有线的。”
陶宜秋随手点开一个推荐的歌单。
“为什么?”
耳机中音乐声响起。
“习惯了。”谢长夜声音无波无澜。
-
实验小队外出第一站,是南砚隔壁的漫城。
大巴在酒店门口缓缓停下。感受到车子停下,陶宜秋微微睁开眼,往窗外看了下:“到了?”
“嗯。应该是。”谢长夜声音有些沙哑,也看了下窗外。
车程大概两个小时,大部分同学都睡了一觉。
陶宜秋伸了个懒腰,随着她的动作,谢长夜耳朵上的耳机被扯了下来。
陶宜秋这才想起还有耳机的存在,顺手把自己戴的耳机也摘了,边收耳机边笑着道:“你这回不嫌暧昧了?”
正准备起身的谢长夜动作顿了一下,他看向陶宜秋:“你觉得我真的不想暧昧么?”
陶宜秋不置可否地笑:“谁知道呢?”
“呵。”谢长夜站起身,“下车了。”
陶宜秋这才站起身,跟在谢长夜身后下了车。她原本以为这个话题已经结束了,却没想到两个人刚从行李舱中拿完行李站定,谢长夜就突然来了句:“陶宜秋,你拿下我的方式真是别具一格。”
她转头看去,发现他直视前方,并没看她,脸上表情有些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