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搬,轻点别碰到了……”
青绿站在新宅的门口,招呼着明池明湖两人小心点搬箱子进去。
这些东西本来应该昨日搬进来的,但昨日是戚父的生辰,因此就搁置下来留到今天来。
东西也不多,装起来后总共就八、九个木箱。木箱有大有小,小的木箱里面装的是些衣物,四个季节的衣物都带到了新宅里。大的木箱里装了书本,和一些贵重物品。
这次搬家,院里的丫鬟就带了青绿和鸯红,书琴书翠舒雨都留在了戚府。毕竟心也不在他们这,留着就不免出祸害。
书房内,戚和淞正在给谢明华写信,这封信的大概内容就是让谢明华帮忙找神医谷的人。
昨日戚父过寿,他趁机让苗莫帮父亲检查了身体,发现戚父确实是被下过两次蛊毒。但蛊毒这方面苗莫研究的不多,毕竟蛊是西南的产物,就属神医谷的人知道些。
神医谷就在江南,但具体是哪里还是需要谢明华帮忙去找。
折好纸条,封起信封。戚和淞就让守在门外的鸯红拿去专门送信的地方送信,差不多四五天就可以送到谢明华手里。
戚和淞站起身,离开书房,准备去找陶安虞。
午饭时,陶安虞说过下午要去弄凉皮来吃,现在应该就在厨房里忙活着。
“哎,长安你来了。”陶安虞看见戚和淞,眼睛立马亮了起来,笑的很开心。
他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手里的动作不断。
在戚和淞没来之前他就已经将面粉揉成了团状,又放到清水里面洗了面筋出来。而那碗面筋现在就在小灶台上面,用大火蒸着,还蒸一炷香就可以了。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准备凉皮的配菜,比如黄瓜丝、胡萝卜丝、还有熟豆皮。
戚和淞挽起衣袖,把头发放到肩后,站到陶安虞左手边,伸手拿起一把刀来,“夫人我来帮你切黄瓜。”
“喏,那在案板上面切,用这块。”陶安虞顺势往右边走了点,让出位置来,接着从下面的柜子里拿出一块新的案板来。
戚和淞抬起手接过,放好案板后就低头认真地切黄瓜丝。
菜刀是才磨过的,锋利的很,戚和淞平时也不怎么下厨或者是切菜,现在切起来还有些小心翼翼的味道在里面。
不过也是因为小心,切完一小块黄瓜后也没有出事。
于是陶安虞放心地收回视线,既然夫君在切黄瓜丝了,他就切胡萝卜丝和豆皮丝。
豆皮很容易做的,在熬豆浆的时候把上面那一层薄膜撕开就是一块豆皮。
现在华夏杂货店里也是有卖的。这段时间陶安虞还在尝试制作水果罐头,不过还没有成功。
“长安你继续切这个黄瓜丝,我去弄一下面浆水。”陶安虞说着,就端起刚才洗出面筋的面浆水过滤了一遍,然后倒入面粉中均匀地搅拌着,再将搅拌均匀的面浆过滤一遍。
完了后,把这个面浆倒在陶瓷做的蒸盘上,当然在倒之前要给蒸盘刷上一层芝麻油。
做完这一切后,陶安虞放下蒸盘,转身就去拿抹布包着大铁锅里的碗,这只碗是专门定做的,有两个耳朵,就像是有两个手把的杯子一样。
用布包着,也不烫手。
将两耳朵的碗端出来后,陶安虞又把蒸盘放到大铁锅里。
本来应该是要放到蒸箱里面的,但这个时代也没有,不过蒸箱没有可以制作土质烤箱。之前在戚府的时候陶安虞就想着做土质烤箱了,但那时院里面人多眼杂的,他就歇了这个心思。
现在搬到新的宅子里,身边的人也都可靠,这个想法又重新浮上心头来。
面浆只要蒸一炷香就行,在这一炷香里陶安虞将大蒜捣成蒜泥,再加入盐,倒入清水,搅拌均匀,滤出蒜水。
又把花生酱中倒入清水,搅拌均匀,加入芝麻油,继续搅拌,制成花生芝麻酱。
弄完这些,一炷香也差不多过去了,他又将蒸盘取出,置在旁边的空桌上让凉皮冷一冷后,把它切成条状放到白瓷碗中。
凉皮上面依次放入豆芽、胡萝卜丝、豆皮丝、黄瓜丝和少许面筋,再将刚才弄好调料一次倒入,最后加入蒜泥撒上碎花生。
“来,尝尝看。”陶安虞搅拌均匀后,端起一碗凉皮递给戚和淞,又从左边灶台上面的砂锅里,舀了两碗绿豆粥出来。
“上午煮的绿豆粥,现在冷了喝,再配上这个凉皮也是舒服的。”
戚和淞借过挑起筷子大口吃下,苦夏难熬,这凉皮他倒是可以一次性吃下好几碗,不过每次都让自己夫人做他也心疼。
“夫人,凉皮在酒楼里有卖吗?”
“有啊,”陶安虞嗦一口凉皮,配上黄瓜丝和豆皮丝,清爽又有嚼劲,带着花生蒜泥的香味,他咽下后继续说,“问这个做什么。”
“没,没什么。”
戚和淞放下手中的空碗,端起一旁的绿豆粥喝下。
这天气燥热的很,一碗清爽的凉皮和绿豆粥下肚后,也只能缓解一下心中的烦热。戚和淞拿起陶安虞放在桌上的蒲扇,快速地扇起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