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谁?”这天,纪希一早进了宫。皇后宣召,为的是她跟水琅的婚事。一场完整的婚礼,要一两年时间才能完成。所以,虽然还未及笄,但已经可以开始准备了。
虽然她上有父母,可两个都不顶事,还得她自己来。虽说不合规矩,但婚事由礼部负责,皇后娘娘主理,因此规矩这种事情,也就没人在意了。
回来的路上,纪希让人绕了条路,只为了看看街上的风景。结果走着走着,就见着一位风姿绰灼的大美人。
这女子应是跟着家人一起出来,头上戴着面纱。也是巧了,正好她路过时,一阵风吹过,将那面纱吹起,让她看到了脸。
事实上不只她看到了,还有不少其他人也瞧见了,她便听到好几声抽气声。
李嬷嬷看了一眼,便“咦”了一声:“竟然是她?”
纪希好奇问道:“嬷嬷竟认识?”
李嬷嬷欲言又止,半晌方道:“这位姑娘姓秦,小名可卿。她……跟前太子有些渊源。”
竟是她?看过剧情的纪希,怎会不知这位?
巧了不是?
“她跟前太子是何关系?”看剧情里,便觉此女身份有异,但剧情里并未多言,她也猜不到。
前太子去了也没几年,这姑娘年岁可不小了。“难道竟是前太子的外室?”也不对啊。虽然秦可卿年纪不小,可也没那么大。前太子还在的时候,她还小呢。
李嬷嬷忙摇头:“并非如此。”犹豫了下,才说了出来:“这位的母亲乃是太子侍妾。太皇在太子刚成人时赐下……“
纪希把这话转了几转,才明白这人是干什么的。就是太子刚有男人能力的时候,皇后给准备的侍寝宫女。
“前太子之女?”也不可能。她出生时,前太子还稳当着呢,怎么可能放任女儿流落在外?不说太子,李嬷嬷既知道此事,那太上皇必然也知道。太上皇怎么可能放任皇家血脉流落在外!
李嬷嬷再次摇头:“那宫女不得太子喜欢,根本没侍候过太子。在太子大婚前,便出宫去了。”
若只是如此,这秦可卿跟太子又怎么扯上渊源的?
“是那宫女不守妇道,出宫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身子。前太子仁慈,虽知晓,也没处置她。后来生了个女儿,她自己却难产去了。太子念及旧情,便叫那秦业收养了她……外面有些人不知内情,只怕会乱想些有的没的。却不想想,若当真是皇室血脉,岂会叫她流落在外?”
厉害了!侍候太子的宫女怀了一个不是太子的孩子。太子不但忍了,还放她安安全全的离去……不但太子忍了,太上皇竟然也忍了?
这可太有意思了。
“她生父是谁?”那宫里来往的人都是有数的。尤其她还是太子宫里的,进出的每一个男人都有记录,想查肯定能查得出来。
却不想这该知道的李嬷嬷反而偏偏不知道:“怪就怪在这里,太上皇当时让人查了一遍又一遍,愣是没查出来。”
这个结果其实才是最可怕的。皇宫是皇帝的家,自己被人偷家了,却抓不到贼,皇帝能放心?太子把人放了,太上皇也不可能放过。没动秦可卿,只怕不是太上皇大度,而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若是这样,只怕秦可卿身边现在还有太上皇的眼线。毕竟正常人都会想,那背后的人,便是不在乎一个女人,也会在乎血脉。
秦可卿最后是嫁进了宁国府的,且不得善终。
细细想来,怕也跟这个有关。外人不知,只怕会猜度她是太子之女,所以即便养父官低家穷,宁国府也愿意娶。更可能是得了太上皇的示意,想把她亲父给钓出来。
至于后面,可能是她生父被抓了,也可能没抓到,但证明了她根本没价值。也可能秦可卿的身份暴露国,所以宁国府也不再把她当回事。
从剧情里林黛玉在贾家的处境可以推出,没有了那层身份的秦可卿在那府里会是什么处境。最后早亡,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虽不知道眼下太上皇还记不记得她,但既然要改变与她有关的剧情,那最好是不让她嫁进贾家。
想到这里,她看向李嬷嬷:“看她去的方向,怕是去种痘的。待她种完痘,去把人请来。妹妹们年岁一年大过一年,也需要一些同伴了。”
府里两位姑娘才多大年纪,跟这位秦姑娘并不同龄,哪能玩到一起去?
李嬷嬷虽不解,却什么也没问,只听令应下。
回到家中,纪希跟林氏说了会儿话,跟她说了婚事的种种安排。
她是生母,到时许多事情需她出面。商量章程的时候不用她,是因为她见着皇后除了点头什么主意也不能拿。但女儿出嫁,生母需做的事情,她却得拿起来。
但她有一条好,那就是只要好好教,她也能把事情做好。
不能拿主意,小事却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