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安元声音轻柔:“宁可杀错,不能放过,这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允我们便宜行事。”两人都彷佛从这句话里听出了血腥味儿。
接下来的一个月对京中百官来说天空都是血色的,卫安元不断找出周王的同党,一般人若是办案,查找证据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卫安元则不同,旁人都不知卫安元怎么那么快就找出切实证据,将人关入大牢。
这些人除了涉嫌勾结周王谋反之外,更有欺上瞒下、鱼肉乡里、□□、欺君罔上等罪行被找出来,卫安元向皇帝求了先斩后奏的权利,每日清晨带犯人上堂,午时便推犯人斩首。
行事之狠辣,让万骏这个暗卫首领也觉得头皮发麻,周尚书更是劝他“水至清则无鱼”,他让他抓大放小,卫安元依旧我行我素,周尚书只好向皇帝称病,暂且闭门修养,不再管这个案子。
一颗颗人头落地,午门外的血渍一层层累积,打扫的小吏还没地面洗刷干净,便又有血溅上来,每当有官员路过此地,都下意识加快脚步离开。
此事牵扯越来越越广,牵连的官员多达上百人,朝中百官也觉得事情不能再这么下去了,雪花般的弹劾奏折往皇帝桌上飞去,皇帝却全都按下不表。
不管外头如何腥风血雨,在宗人府的周王都一无所知,自上次木鸿来见过周王以后,卫安元就将宗人府的大小狱卒都换了一遍,周王所在的区域,更是全都换成了皇家的暗卫。
周王没有发现异常,因为卫安元会换着身份来见他。
在周王被关入宗人府的第三天,卫安元就以“木鸿”的身份来见过他了。
当时周王询问情况如何。
木鸿答道:“主子,周大人和万统领没在王府再找到什么东西,平时联系的那些人我也传信让他们蛰伏不要冒头,青山居士的印章我已派人拿着印章快马加鞭的往南岭去了,至于陛下那里的两封信,我潜入周尚书府中看过,信中内容是……应当不足以定罪。”
周王问:“我让你找沈从英和卫安元帮忙,你去了吗?”
“木鸿”说:“沈大人不愿相助,他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不会插手这件事”。
其实根本没人去找沈从英,在周王进入大牢的当天,卫安元就把他派去南边赈灾了,他虽然有些担忧周王,但一则他对周王的情意这么些年磨损下来没剩多少,二则更心系颠破流离的灾民,他并未推辞皇帝的任命,英国公也担心他心软掺和进去,当天就替他收拾好了包袱让他出发了。
周王闻言,脸色一黯,苦笑道:“从英竟恨我至此吗?一点情分也不顾。”他忆起从前事事以自己为主的沈从英,心中免不了升起几分酸涩,只觉喉头发堵。
“木鸿”说:“主子,您不用灰心,卫大人答应帮忙。”
周王低声:“我如此对他,他竟还愿意助我。”他有些发冷的又仿佛被温暖了。
卫安元观察他的神色,在心里给自己鼓掌,很好,按计划下去,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了。
既然剧情里周王因为以为沈安是救命之恩,从而对他动情,那卫安元就为他量身定制一个新的救命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