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2025
问题比较清楚了。
写的应该就是主题故事。
但如何围绕主题去设计故事,这是我需要积累的点。
没经验。
继续看我的电影。
就是超级核心的问题。
【如何利用剧情展现主题,如何设计合适的主角跟故事载体】
有了设计原则,我才好提取主题要旨。
有时候,故事不需要复杂。
但是要合适。
·
因为写法就是电影解说的纪录片这样子。
所以,如何第一秒抓住人的心。
两部
【青蛇】,大概从熟悉的角度介绍了下影片的高地位跟高名气,然后来了句【最美蛇妖跟法海】,扑通入坑……就感觉类似的情绪触动点是八卦明星,又或者是小妖女跟圣僧的cp搭配。
【菊豆】开场比较刺激,截取了比较露的情节,然后又写它的高地位,又写了故事背景的人物关系……就看文图的是一个刺激……
写网文就是挑动读者情绪。
二十五岁女子嫁六十岁老头,X变态,封建社会,叔叔跟侄子一个老婆。
就有什么启示?
写网文得把最关心的核心梗给摆出来,把这篇文的卖点给拿出来给人看,这样才有期待感!!!
我知道我问的问题出现在人物成长的主线,如何用主线展现主题,如何用好多缺点的主角吸引人看下去,我很需要知道这些。
·
还有几部。
【血观音】,解说开场就是比较禁忌的感觉,然后又介绍了背景的几个人物介绍,说了下几个人的变态性格,然后引入背景介绍,开始走剧情。
看完了的感觉是得亏剧本牛逼,虽然全程阴郁到窒息的调调,但我开始关心人物的命运发展。
就差不多看的感觉就是一段叙述,一段场景节拍,然后又是摄像机视角开始走剧情,然后揭露人物性格的本质。
第一幕走过,无聊的第二幕也没有少了刺激的情节。
男女之间的禁忌拉扯,继续拉着我往下看。
第三幕,铺垫的冲突全部爆发,走向既定的结局。
我其实仍然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主题……谈主题会很说教。
但这个故事总结起来就是极端的戏剧情节。
少女的姐姐是妈妈。
妈妈强迫女儿去卖。
平素在大众印象中温婉的外婆其实不择手段。
捞女跟糙味儿刑警。
少女爱慕大自己十几岁的男人,她亲手杀了男人的恋人,然后男人撕碎了她对于爱情的幻想。
就跟前几天看的网大很像。
主题不重要,但情绪渲染,真的非常足,足够炸裂。
也不是说没有主题,而是很难概括主题,非得说,那就是爱……
【畸形的爱导致的各种悲剧】
我更倾向于它是一种……情感纪录片???
毕竟一部电影,这么多drama的关系在一部电影里看到……就很……奇特,怎么就这么凑巧,这么多狗血的关系??
而且,人物性格真的很深刻。
……
【逃出克隆岛】
看了两个人的解说。
1,从寻常中出现不寻常,从未来世界说到地球人的住所,说秘密计划跟剧情开始人物的现状……印象不怎么深刻。
2,开场就是最刺激的微生物机器人爬眼球,然后开始背景介绍,放一段影片,然后利用一系列的启示性震惊层层反转,比方说男主疯批的梦,比方说怀孕的女子才能够去到神秘岛。
看了全片,它其实真的非常好。
可我看的途中,睡着了三次。
就这个给我还是有点启发的。
特别是主题。
其实主题议题也就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克隆技术真的实现,人类该如何抉择?
它也是个纪录片的样子,不过没有那么多机位。
概括一下故事整体的冲突。
1.克隆人与真正的人类,这是剧本的核心冲突,克隆人到底能不能战胜人类?
作为观者的我不关心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无聊。
2.克隆人与制造他们的工厂,这是剧情的次要冲突。工厂不能够让克隆人去到人类世界,克隆人想逃离工厂。
后面看特效还可以。
但看人物成长,就全部都是外部冲突。
男主A聪明,他从懵懂无知的状态察觉到外部世界的琳琅满目……要说他内心真正得到变化吗?
我觉得没有。
就进入这个故事剧本的男主,他是个行动力超强的聪明疯批。
从故事核心上说,我换一个美艳的女超人,也是一样。
但从我迷恋人物核心的心结上来说,这个故事的背景很吸引我,人物就算了。
甚至,怎么说这种奇奇怪怪的感觉呢。
就电影主题故事,往往都有一个审判权威。
比如说故事背景设立在克隆工厂,那么这个克隆工厂的管理者就是要打败的大boss。
我常看的剧本创作班里提出一个框架?
大概是这样子的人物设定。
·视角角色【英雄】
·观点角色
·反叛角色
·次级反派角色
·精神导师
·审判权威
至少,文章中要有六个这样的角色。
往往审判权威是最终的大反派,主角陷入灵魂黑夜,开始觉醒,送boss上路。
可我时至今日,都没看懂十五节拍器。
现在也看不懂。
而我翻故事写作大师班。
就get到这个人物关系网,就主题的演绎上,其实每个角色都代表主题的一种变体。
往往展现主题,就是价值观的battle。
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关乎行动,人类如何活得更好的道德愿景。
如何提取主题要旨,也是我认为设计故事最难搞的地方。
与其说主旨重要,但怎么设计这个故事的趣味性才更加重要。
因为主旨是从故事的设计原则里提取出来的。
主题是角色的载体。
就有一类主题故事,他是特定的世界观……讲述一个特定故事世界里独有的道理。
比如说放牛班的春天,也是一个有心结的老师进入到一所学校,最终改变了学校的孩子们。尽管热泪盈眶,但看了就很无聊啊……虽然我知道他感人,但我烦得要死了,就想发泄找点爽片看一下,看这么一步深奥的电影,我看不进去的。
但我有了长时间,精神悠闲,我又看进去了。
就这类主题故事,全部都是为了那一个道理而专门设计的人物关系。
这是一类写法。
回到克隆岛这里。
就又不同了。
我甚至能够清晰地感觉到那种价值观的冲突。
比方说克隆工厂大boss:他秉持抹杀掉所有克隆人的决定。
男主1是个视角角色跟反叛角色,他要逃出去,一定要逃出去,他必须与大boss对抗。
女主2是个视点角色,属于B故事。
帮助男主,给男主信用卡的男三是个精神导师,他告诉男主有关的一切。
次级反派角色是那个黑人杀手,他周旋于克隆工厂与男主角之间,亦正亦邪。
就整体观感,结局是关在岛上的克隆人逃出岛屿,看到外面世界,但接下来呢?
就看这部电影,我就感觉像看纪录片。
我可以说人类愚蠢,偏要制造克隆人。
我也可以说,克隆人真是厉害,杀掉本体。
就每个感觉,是留给我自己去解读的。
但我看放牛班的春天,又或者是青木瓜之味,又或者是溺水小刀。
他们主角很吸引我的,是某种氛围,某种特定时期,被特殊事物所唤醒的氛围。
因为只有在这部电影里,你才能够看到这么一个特别,这么与众不同的主角。
他没有电影的标准格式化,就很简单的,全是感情。
我想这也是大众需求跟小众需求的区别??
爆米花跟文艺片,后者注定曲高和寡,票房不会比喜剧爆笑电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