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去听旷野的风 > 第2章 第二天(1)雅安、神木垒

第2章 第二天(1)雅安、神木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早上六点,晨光熹微,他们退了房,给车加满油,正式踏上了西行的旅途。

沈长京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神采奕奕地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脚边搁着一个行李箱,配文两个字:出发。

昨晚他兴奋到凌晨四点多才睡着,五点左右就爬起来收拾行李了。幸好谢阑生不和他同住一间房,否则今天肯定不能准时出发。

“补下觉吧。”谢阑生给了沈长京一个蒸汽眼罩。

沈长京接过,但没有用,而是塞进腰包里,努力瞪大眼睛,说:“我不困。”

谢阑生打着方向盘倒车,驶上大路。沈长京埋头回复朋友圈消息,期间还收到了舍友发来的剧组搭外景的照片,满屏幕苦兮兮的表情包,和他吐苦水吐到一半人就忽然消失了,估计是忙起来了。

沈长京看着,心里怅然若失。

出了市区,似乎有点无聊,沈长京又怕玩手机晕车,转头找谢阑生搭话:“阑生哥,听我爸说,你在国外自驾游过很多次。”

谢阑生把着方向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的道路,答道:“当时在美国留学,空闲的时候就到处走了走。”

沈长京好奇地问:“去了哪些地方?”

“地方倒是挺多,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欧洲。”谢阑生信口拈来,”夏威夷哈纳公路,美国66号公路,加拿大冰原大道,玻利维亚乌尤盐沼,环游加拿大加斯佩半岛和大西洋之路,冰岛环岛,德国黑森林大道……单纯自驾游的话,大概有十多条路线吧。”

“这么多!”沈长京震惊了,直起身,盯着谢阑生的侧脸,“读博应该很忙吧,尤其是你这个专业,可以兼顾得过来吗?”

遇到红灯,挂挡停车。

谢阑生说:“这就得看个人对时间的管理规划了。而且有些地方,也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和参加活动会议去的。去都去了,有空的话自然要玩一下。”

果然,中国人的至理名言“来都来了”会应证在每一个国人身上。

沈长京坐回去,靠着椅背,大言不惭道:“要是我放假,肯定在宿舍睡大觉。”

谢阑生瞥了眼他:“那还真看不出来呀。”

沈长京疑惑:“看不出什么?”

谢阑生说:“我以为你会是那种只要一有空就会到处乱跑的人。”

沈长京不好意思道:“你认为得也没错。只不过比起出去玩,我还是更喜欢宅。但我学的专业不允许,如果不出去外面的话,见识少,有时候容易灵感匮乏,思维固化。这次要不是不知道怎么拍毕设,我也不会来川西这边旅游。”

说起毕设,沈长京又开始焦虑烦躁了,他抓了抓头发:“我们学校明年六月份就要展演了。我好多同学都已经投入拍摄了,就我还在磨磨蹭蹭的,没有任何头绪。”

绿灯亮,跟着车流,他们缓慢开动至城外,即将与成都告别。谢阑生问:“有想好选题吗?”

沈长京垂头丧脑,蔫哒哒的:“没有。之前倒是构思了好几个的,要么不够创意,没有深度,要么以我现在的水平拍不出来,要么拍摄周期太长。我都要疯了。”

“你怎么不去问问沈导?”

“我爸现在忙得很呢。他新电影的本子已经准备好了,在筹组。哪有时间管我。”

谢阑生安慰他:“不要急。所谓的灵感往往都是一闪而过,突然而至的。”

“是啊,急也急不来。等到了期限,绝对可以大爆发。”沈长京坦然接受了现实并准备躺平,他忽然想起一件事,“诶,你的本科毕业论文花了多长时间写完?”

“半个月。”

“……”拍一部微电影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沈长京沉默了,“当我没问。”

人比人,气死人。

“我大一就跟着老师做项目了,接触得多,很早就把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确定下来了。方向有了,知识储备足够,写起来不难。”

“行吧。”沈长京把头撇向一边,谢阑生说得太轻而易举了,倒显得他像个傻瓜。

他们走的是京昆高速,一路上遇到了多个自行车队和摩托车队,看他们的装备,估计也是沿着G318国道自驾去拉萨的。经过邛崃时,能远远望见藏在缥缈云雾中的庞大山脉——横断山脉。

渐渐地,距离雅安越来越近,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横断山脉也拨云见山,显露出了它的真容,连绵巍峨,仿若一堵天墙,横亘在天地之间,令来者惊叹、膜拜。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他们到达了雅安,肚子适时饿了,于是在附近找了一家早餐店,点了碗哒哒面。

哒哒面是雅安特产,纯手工制面,因扯面时会发出哒哒声而得名。

店老板将成型的宽面条直接下锅,沸水煮熟,须臾便捞起来,配上三鲜、杂酱、牛肉、鸡丝、酸菜等各式浇头,一碗鲜美的哒哒面就此做成。面条筋道爽滑有嚼劲,底汤鲜而浓,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两人都要了碗三鲜面,就着木质的小凳子小桌子,享受美味的早餐。先喝口汤,再夹面,入口丝滑,吸溜一声一筷子的面条就下肚了。沈长京甚至连汤都喝了个干净,摸着肚子微微打了个饱嗝,很是夸张。

他赞不绝口:“比昨晚那顿好。”

谢阑生调侃他:“要不要打包一份路上吃。”

沈长京微笑谢绝:“那倒不必了,又不是说再也吃不上了,而且就是要新鲜出炉的才好吃,时间一久就散失了口感。”

“你还挺会吃。”

“能吃是福。”

休息片刻,拐了道,由京昆高速转G351国道,开往宝兴县。

他们今天的目的地是达瓦更扎,途径硗碛湖和神木垒。

开车前,谢阑生绕到后备箱,从一个小行李袋中找出一本复古tn手账本,交给了沈长京。

精致的牛皮封面,绑绳横贯两端,系上一个结,将里面的内容锁住,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多余的装饰了。

“送给我的吗?”沈长京看着谢阑生,期待地问。

谢阑生系好安全带,闻言道:“如果你希望拥有一份简陋的见面礼的话。”

“你居然还给我准备了礼物!”沈长京感到惊喜,他解开绳子,打开一看,竟然是谢阑生的旅行日志。

“本子上记录了一些我在国外自驾游的路线和经历,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

“当然有兴趣了。”沈长京如获至宝,“这不就是漫漫旅途中的解乏好物吗。”

沈长京当即如饥似渴地翻了起来,谢阑生的旅行日志简洁,基本由手绘路线和文字组成,间或夹杂一两张小图。

扉页写了一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这句话出自影片《普罗米修斯》。谢阑生的字潇洒恣意,刚柔并济,落笔苍劲有力,透着股自由随性的味道,如一道游荡在旷野山岗的风。沈长京咀嚼着句意,猛地震撼。

第二页,便是谢阑生的第一次自驾游经历。第一次自驾游就选了一条极具挑战性的路线——美国66号公路。

这是一条从芝加哥开往洛杉矶的道路,依次途经伊利诺伊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亚力桑那州。谢阑生在每一个地点写上名字,以及都做了必要的标注。

例如,第一条自驾游路线的标题为“美国66号公路”,旁边还用小括号括起注释“2448M”。

在地点芝加哥标上出发时间为2015.10.10,到达洛杉矶的时间为2015.10.27。

往后翻,有一整页的旅行笔记。

详略得当,清晰易懂。

沈长京侧头问:“如果我每天看一条路线,等看完了,我们是不是就到拉萨了?”

谢阑生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

沈长京合上旅行日志,搁在大腿上:“不过我要在休息的时候看,现在低头既体会不到你的旅行笔记的精髓,也会错过沿路的风景,得不偿失。”

谢阑生无可无不可。

沈长京脑袋瓜子一转,出了另外一个主意:“那你先给我讲讲呗。口述和文字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谢阑生笑他:“你这种行为,像小孩骗大人讲睡前故事。”

沈长京不服:“23岁的少年就不能听故事了吗?”

谢阑生据理力争:“少年规定的年龄段在11岁到18岁或10岁到19岁之间。”

沈长京才不管呢:“男人至死是少年!”

沈长京歪理一大堆,谢阑生不同他争辩,便顺着他的心意娓娓道来:“美国66号公路,被美国人称之为‘母亲之路’,横跨八大州,三个时区,原路经过多次调整,由5条州际公路分段取代,沿途很多历史遗迹、博物馆、汽车旅馆、废弃的加油站……”

清醇的嗓音,温缓的语速,像催眠曲般在车厢内静静流淌,沈长京的倦意被呼唤,姗姗来迟,他手肘支着窗沿,手指撑着额头昏昏欲睡,最后实在顶不住,默默拿出了谢阑生给的眼罩。

谢阑生察觉到沈长京睡着了,不再说话,打开音箱播放着舒缓的音乐。

到宝兴县已经中午了。沈长京迷瞪着睡出了三眼皮的双眼,迷迷糊糊地被谢阑生带到了餐馆。他一度不想起床的,然而被谢阑生叫了几声,还是乖乖下了车,一边走一边打着呵欠,暗暗发誓今晚绝对不熬夜。

午餐吃的是当地特色,东拉山老腊肉和香猪腿,一顿下来,满嘴肉香。沈长京舔舔唇,喝了口水,困倦暂时消退了一些,化身成贴心弟弟:“阑生哥,你开了一上午的车,累不累?要不下午换我开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