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莫过于养出一个漂亮又金贵的哥儿。
他家哥儿张钰,在附近几个村子可都是数一数二的漂亮,且被他养得格外娇气,这是县城里那些哥儿身上才能看到的气质。
他也一直认为自家的张钰往后一定能嫁一个好人家,没见着赵墨才都来求娶他家张钰了吗?
但王氏和张钰都没看上赵墨才,他们想嫁得可不是赵家这种举家之力培养一个童生的家庭,而是想嫁到更加富有的人家,也希望自家哥儿婿能比赵墨才更成才,若是个秀才就最好不过了。
谁知道!谁知道那个赵墨才,成亲后怎么就开窍了,不仅看着斯文儒雅了不少,甚至还带着全村人都会识字算数了,为此还收了不少的谢礼,到城里换了许多铜钱!
这样的好日子,明明应该是他家张钰过的,现在却被何悠捡了便宜去。
可他们也不能再去找赵家,要把这亲事换回来了。
这会儿王氏听见村长说,赵家让何悠教大家识字算数,王氏怎么可能不跳起来反驳。
此时此刻的王氏,已经被嫉妒笼罩,眼底甚至布满了无尽的恨意:“我还不清楚吗!何悠不过就是个下地的泥腿子,哪里会识字认数!赵家这是想骗我们买了书,却学不到东西吧!”
他心里燃烧着熊熊怒火,眼睑因为愤怒而不停颤抖,眼底甚至泛起血丝,嘴角也扯出一抹狞笑:“村长,你怎么能相信他们!何悠你也认识,他怎么可能会教书,这怕不是要骗我们所有人的钱!”
“而且,印书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王氏更不相信赵墨才家里会印书,他已经无法接受赵墨才改好,好好念书,甚至教人识字,怎么可能接受赵家印书这种事。
“这是他们赵家坑骗大家钱财的方式吧!”王氏说完这话后看向人群,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
众人只是四目相对后,各有心思地低下了头。
也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理智思考,有一部分村民也觉得王氏说得对,教书也就算了,印书这种事……
他们略带疑惑看向村长。
不是他们不相信村长,印书那种事情哪里那么简单,赵墨才不过是一个童生,怎么就能印书了?就连县城里的秀才先生们,也不一定会写书印书呢!
只是几番小动作之后,众人已经自主的分了阵地。
周用民听了村长的话后十分激动,也不管王氏之前说了什么,走到人前,一张黝黑的脸因为激动而胀得通红,亮着眼睛问村长:“村长你见着那本书了吗?”
他说话时,一只手无意识的在空中挥舞,整个人甚至因为兴奋而微微发颤。
村长因为王氏出来捣乱,脸色正不好看呢。
他可是一村之长,当初就是张家换亲的事情,让他在里长和其他村长面前丢了脸面,现在闹事的还是张家!
他暂时没有回答周用民的话,而是沉着一张脸,就连脸上的沟壑好似也深了两分:“你们若是不信也就罢了,无论你们要不要买书学习,这事于我也没什么好处,往后其他村子里的村民都会算数了,就我们村不会,丢的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脸。”
话落,他才看着周用民道:“今早赵老丈拿着书去找赵村长时,被我们碰到了,我们都看到了那本书,怎么,之前赵童生也跟你说过那本书?”
周用民用力点头:“是学算数的书!”
他与村长确定后,转头看向自家奶奶肖氏:“奶奶,我现在就去赵家拜年,然后多定几本书,这样我每日空了,就能教家里的弟弟妹妹们认更多字了!”
人群再次叽叽喳喳的吵闹起来,大家好似想要讨论出一个章程,也想要拉着相好的人一块站队,无论信或者不信,都希望有人陪着自己。
肖氏从前可能还会有所怀疑,这些日子自家孙子学得越来越多,回家有空了也教家里的孩子,且早就提过他表哥在写书,很希望自家也能有一本那样的书,给家里人用。
他们家原本还想着等书写出来,他们厚着脸皮接回来,求县城里写信的那些秀才童生帮忙抄一本,再贵都认了。
如今听闻赵家自己把书印出来了,肖氏也高兴坏了:“哎呀,我刚刚听村长说那书只要八十八文一本,你赶紧跟奶奶回去,赶快准备东西,再拿着钱,咱们去赵家拜年去!”
肖氏说着就拉自己的儿媳妇何小姑:“走走走,回家收拾东西,我瞧着我们之前收拾的东西还有些不太够,你说说你家侄子和侄女婿还喜欢什么?”
这段时日,何小姑因着赵墨才教周用民学算数的缘故,在家里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受磋磨了,婆母对她的态度也好了许多,就连丈夫也敬重了她两分。
这会儿她试探着说:“娘,那书若当真是八十八文钱一本,也不算贵,我们家……要不咬咬牙,给每个孩子都买一本!”
他家孩子其实也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六个。
肖氏连连道:“对,这数多买两本也不亏,这可是书呀。”
说着她立刻跟村长告别:“村长,若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家就先回去了。”
村长早就想到周家会是最先响应他的人,脸上也带上了两份笑意,提醒道:“你们可得快些,我们几个村长每户可是都定了十几本书,想来现在赵家村的人也知道了,若是去晚了,也不知道得排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书呢。”
肖氏佝偻的背都挺直了,脚步也不蹒跚了,一手拉着儿媳妇何小姑,一手拉着大孙子周用民,脚下生风就走了。
其他人看见肖氏跑得那么快,也跟着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