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宰辅流放边疆我成丞相了 > 第11章 第十一章 御前居中调停

第11章 第十一章 御前居中调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子不在,与太傅周清一道往勤政殿旁听议事。

太子侍读元熙与谢思远闻言对视一眼,并不敢冒然接话。尤其,此事与他们两人关系都不大。

三皇子原在闭目养神,听贺敬说完,听了个热闹笑过也就罢了。

倒是五皇子闻言,侧身一瞧,果然见侍读荀珺满脸不可思议,不敢相信自家最是温文尔雅的二叔荀璐会同人在宫禁内争执。

九皇子李昀廷事不关己,托着下颌望向窗外的太湖石与芭蕉,并不发话。

却听贺敬又道:“听说是因为太府寺的一位少卿,姓林……也不知怎么地同沈梁对上了,被打得卧床不起,所以荀太府才大发雷霆。”

“若是如此,倒不稀奇。”五皇子对荀家家风知之甚多,了然笑了笑,“父皇也说过,荀家人脾性温和,真遇上事也绝不气短,兼具文人气节与将军风骨。”

“荀珺,你说是不是?”

被点名的荀珺淡淡一笑,礼道:“若错在沈将军,二叔如此倒也情有可原。若不是,被爷爷知道怕是也要行家法。”

一众人闻言笑开。

无他,荀家载誉百年,典籍万卷,家规千条。饮食起居自有章程,言行举止皆成仪礼。

规矩多,家法也严,水磨似的惩戒手段最是熬人,炼心炼性。

不论官阶高低,年龄大小,总能找到一个适配得宜的。

从前荀太傅在时,一群顽皮孩子也没少领教过。年长他们些许,向来是众人楷模标杆的荀璐若是真受罚了,他们惊讶之余也能理解。隐隐地,还会觉得从来清高出尘的荀氏玉璧似乎也接地气了许多,心生几分快慰。

一众人笑着闲话,没有注意到后面的李昀廷在听闻林翊被打,卧床不起的消息时脸色变得异常难看,眼神一凛盯牢了侍读沈旻。

沈旻见状,哪不知道自己这是给出了五服的表叔沈梁连累,深吸了一口气,忙抬手告罪,避开那慑人的眼神。他身旁,同为九皇子侍读的郭宪也帮忙劝说,又朝战战兢兢的沈旻道:“趁现在还在午休,你去太和殿找人打探些消息,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要能找到沈将军最好,还不快去!”

催促过,郭宪又对李昀廷道:“贺公子所言未必就是实情,沈梁将军虽有些……怪癖,但从前并不会与朝臣为难,也未曾听过有无端伤人的先例。殿下不妨先等沈旻去打探情况。”

“啊,对!”

沈旻揖拜过,拔腿匆匆夺门而出。

相约更衣而归的王仪与裴嘉见他如此,对视一眼,疑惑不解。

郭宪无可奈何,好不容易安抚住李昀廷,面色不变,心累不已。

父亲郭奉任御史台中丞,母亲梅菀乃是荆州梅氏嫡女,郭宪出身比不得一众世家子弟,门楣却绝对不低。半月前突然被陛下点为九皇子侍读,尽管内廷总管苏和亲临府上宣读口谕时,说倘若有情况也可免了此行,另选他人。

但很明显,郭家并没有那抗旨的资格和理由。

除他之外,另有云麾将军沈澄的长子沈旻也被选作九皇子的侍读。虽同为沈姓,沈澄与沈梁并不为同宗,祖上有些关系,却早已分家另辟一支。

在他入藏书阁前,就有听闻九殿下与太府寺的林少卿有抵牾,现下看来传闻怕是不实。

郭宪松了口气。

*

但,他这口气还是松早了。

郭宪没想到,九殿下胆大如此,妄图偷偷出宫前去探望。

“殿下,不成啊!”

郭宪知道沈旻武将家世,不比其他侍读通晓藏书阁这些弯弯绕绕,却不料他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撺掇皇子偷偷出宫,一时急火攻心,恨不能当场昏厥。心跳如雷,却还得忍下惊惧劝慰,“请殿下听我一言。”

李昀廷被他反驳了提议也不恼,只静静看着郭宪,瞧他如何劝出个子丑寅卯,“你说。”

郭宪无奈苦笑道:“殿下,皇子出宫,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正常通禀过娘娘,取了手令出入宫禁就好。我与沈旻早晚出入内廷也是遵循这一规矩。”

“再者,殿下外出,也需遣人告知段姑姑一声,好安排人跟随。若是出了什么事,又被人知晓您是去寻林少卿,难免给人带去麻烦。”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郭宪一边说一边朝沈旻使眼色。奈何沈旻继承了沈澄将军的体魄,却明晃晃是个木头脑袋,任郭宪如何眉目传意也领会不到,只面色纠结,左右打量。

郭宪肃着面色,心忖:夭寿,下次定要抓着沈旻好好说道,别瞎出主意!

“你说的有理。”

李昀廷点头称是,转头就在郭宪惊恐的表情中爬上了郭府的马车,用行动表示:有理,但不听。

见状,郭宪如丧考妣,沈旻则大喜过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