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南都乃我掌中之物(探案) >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莲县。

谢明乾的活儿倒比想象中的轻松些,来之前他们都以为莲县兹事体大,免不了好一番操劳,亏得净巍宗从前年年都做这样的事,谢明乾等人虽是临危受命,却也做得来。

到了莲县县衙,谢明乾先见了李县令和王县尉,见这二人都不是些沽名钓誉之辈,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县丞带人去接上官带来的物资了,待会儿就到,幽王殿下见谅。”

谢明乾道:“无需多礼,如今我代父皇前来,就是为了救水,以百姓为先,不必将我当做什么大人物。”

“诶。”李县令笑得和善。

“王县尉,你看我做什么?”谢明乾冷酷道。

“哦不不不,臣不敢。”王县尉低头擦了擦汗,他怎么觉得这个幽王,长得那么像几个月前那个险些被他冤枉成嫌犯的外地商人呢?

他在心里暗骂自己该死,当时怎么就那么急躁呢!

“说说莲县的情况吧,”谢明乾道,“我从州里来,据你们的来报,莲县有大浸稽天之势,怎么我一路走来,却觉得并无想象的那么严重?难道是你等谎报军情,想趁机行贪墨之事?”

李县令吓了一大跳,真不怪人们都说幽王是皇帝属意的继位人选呢,这世上除了皇帝,谁有那气度和底气将这样的怀疑直接说出来?

李县令扑通一下跪了下去:“幽王殿下冤枉啊,这呈上去的水报是三天前的了,新写的还在路上呢。莲县今年洪灾是很严重,而且还猝不及防,死伤了好些人,这不,你们来之前,我和王县尉正忙着带人点人数呢!”

王县尉本就心虚,现在看平日里凶神恶煞的县令来了这么一出,也跪下解释:“是啊,三日之前,我们这里还是‘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呢!殿下您之所以看着莲县的水势没有那么严重,那是因为前两日我们心一横,凿开了通往旧河道的口子,将水汇入旧河道去,自古治水堵不如疏,这疏散之后啊,水势不就是减轻许多么!”

李县令忙不迭道:“幽王殿下,您真是冤枉下官了呀,上报的灾情和所需的物资,我们可都是如数相告的,如今洪水虽稍退,可受了的损失是仍在的呀!”

谢明乾听了,这才放下冷脸:“好吧,姑且相信。我告诉你们,我乃净巍宗弟子,从前年年都参与救灾,这里头有多少门道,事情是虚是实,我都清楚得很。各位大人,还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否则,我是个武将,恐怕不懂迂回,只会刀剑说话。”

“是是是!”李县令连忙点头,莫说他没有那个心,就算是有,也不敢在这样的人面前想东想西的呀!幽王如今连净巍宗的名号都敢公然提起,这不是有恃无恐是什么?

“破山,去盯着他们分发物资。”谢明乾握着当关剑,吩咐道。

“是。”破山随即离去,谢明乾对二人道:“带我去看看百姓。”

“遵命。”李县令恭敬道,“幽王殿下这边请。”

他边走边向谢明乾介绍情况,一丝一毫也不敢马虎:“幽王殿下您看,洪水来之前,我们便筑好了堤坝,只是莲县洪水已经五年未曾如此严重了,洪水来之前,乡亲父老都农忙,我们也都习惯了不必像以前那般花那么多心思在防洪上,于是堤坝修得矮了些、少了些,结果没想到今年洪水却来势汹汹,我等派人去查,才知周围的沼泽地,都被周家圈起来修了水田,洪水泄不出去,这才酿此大祸。”

谢明乾负手而立,一脸严肃:“为何你们早不知,要放任至此?莲县虽然五年未曾遭灾,可大昭是靠水吃水的国,举国上下,连三岁小儿都知道防洪的重要,才五年的安生日子,就让你们倦怠至此了?”

“不敢不敢,”李县令道,“下官也知道殿下所言极是,可是下官等实在是力不从心,您是南都里来的,想必一定知道,大昭最大的地主不就是晋王么,这周家和晋王沾亲带故,下官等人实在是,实在是没办法呀!”

“周家的事,我有所耳闻,不怪你们。”谢明乾道。

“多谢殿下。”李县令从一旁拉过来一个老头,“这位刘大叔就是我们的恩人,要不是他提出建议引水入旧河道,咱们莲县就真的完了。”

谢明乾看了他一眼,郑重道:“有功,赏。”

老头乐呵呵道:“多谢上官赏赐!”

谢明乾与他闲聊起来:“这旧河道与新河道是何关系?洪水入旧河道,是否一劳永逸?若是不能持久,还要另外想办法。”

老头沉吟一会儿:“这法子还真不长久,最好的还是将那些抢我们土地的人抓起来,旧河道毕竟只能帮莲县一时,若雨水再来,下游可就不好过咯!”

谢明乾抓住关键:“下游?下游是哪些地方?拿图纸来!”

李县令叫人去找,春雨对谢明乾道:“殿下,莲县下游便是禹城啊……”

谢明乾如坠冰窖,这才明白自己在害怕什么。

下游,便是禹城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