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玉台赋 > 第244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女儿情

第244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女儿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鼠声吱吱呀呀极让人烦闷,面前是一箱又一箱织好待交付的锦缎,绣样上紧密的丝线变得残破不堪,本该流光溢彩的福禄花样此刻变成一团散线。

方才客商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急急赶来大闹一场,指责官家锦坊坑害钱财。周瑛好言相劝,最后一句,“不是还有三天交货吗,本官以项上人头担保,定能交出蜀锦。”终于送走了要看好戏的客商。

此刻,她脑中纷乱不堪,想的是该如何。

“夫人,看这丝线的断痕平整应当是被人恶意挑断,不会是老鼠啃食。”杨伦拿起一块蜀锦摊在她面前。

周瑛无力地摇摇头,眼下就算查出是谁做的也变不回完好无损的蜀锦,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处理这处的烂摊子上。货交付不上,不仅会影响锦司的声誉,更会影响诸葛亮南征的军资。

“杨兄,你的算科最好,若是把整个锦司的织锦机全部运作起来,重新织绣,三天之内可以完成出品吗?”

杨伦极其为难,“勉强能用的货还剩下两成,另外八成上的绣样都被毁了干净,就算是把整个成都的织锦机和绣娘都调来,也需八日。”

八日。周瑛摸了摸自己的脖颈,也许那时自己的脑袋就被这些有心之人给砍下了。

蹲在箱笼边查验蜀锦许久的衡绍站起来,对周瑛提议道:“师父,我方才查看,这些料子只是绣样被人割破,料底的蜀锦没受太大的影响,若是咱们用画笔将纹样画在薄如蝉翼的纱锦料的背面,再佐以金线绣在画样的轮廓,纱料隐隐绰绰透出光彩,比原先绣上的要更轻薄华美。”

杨伦手指盘算,眼睛一亮道:“若按此,两天之内就可以赶工绣完。”

众人欣喜之时,晏黛道:“可我们这些绣娘只会绣,不会绘。该怎么办?”

周瑛扫了一圈,眼下能绘图的除了周瑛和衡绍,再无第三个人,就算是不眠不休,单凭他两人的速率也是杯水车薪。

“夫人,我也可以帮忙。”在一边收拾蜀锦的诸葛果走过来,谦和一笑:“虽然我的画功不及夫人和衡先生,可我方才瞧这纹样简单,想来能应付。就是三人之力也是单薄。”

场面又陷入一片死寂,周瑛有些疲倦,撑起力气交代晏黛去安排取库存的纱锦料,先做第一步。

衡绍忽然道:“西山佛寺里有位画学大家寄宿在此,寺里有三五僧人平日里也会同他学画些丹青,将外售卖,贴补佛寺用度,我见过那画,画风与师父您有些像。若是那位大家肯帮忙,定然可以完成。”

周瑛心里越听越觉得有些眉目,等到了西山佛寺,见此处榆柳垂行,风雅悠然,两扇门虚掩着,周瑛与衡绍一前一后跨槛而入,终于见到这位神秘的大家后,她豁然开朗。

故人曹不兴。

三人在禅室里,周瑛顾不及同曹不兴好好叙旧,先把眼前的困境与他说了。曹不兴听后欣然答应,前去将此事与众僧言明。起初为首的老僧不愿接下这事,到底是因为怕和朝廷扯上瓜葛,可后来经曹不兴劝了又劝,周瑛又愿掏银钱修缮佛寺,这才松口答应帮忙,让周瑛的悬了许久的心此刻终于有了些松缓。

外面雷声轰动,不一会,屋檐下的滴落的雨声便接踵而至。周瑛走出禅房,伸出洁白的皓腕用掌心去接雨水,若有所思。身旁曹不兴撑起一把伞来遮蔽风雨,“夫人,雨天路滑,回程路上定要小心。”

“谢曹先生,请问佛寺可有足够的灶台熬煮东西?”

“寺里有三口大灶台平时用于熬煮福粥烧水,不知够不够。”

周瑛点点头,“我差人两个时辰后把要熬煮的东西送来,三口大锅一起,时间来得及。”

曹不兴没问周瑛到底要借佛寺的地界熬煮什么,当初在江东她做事,他不问,只答应尽心去做。如今也是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