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秋风呼啸,禄玲姑姑见天气变凉,找出件青莲色灰鼠皮皮袄给周瑛穿上,又侍候她梳法理妆。
准备停当后,周瑛便前往皇宫,面见太后吴苋。
下月便是张文莹的封后大典,吴苋召来周瑛商议册封礼的事宜。
周瑛刚踏进太后的磐宁殿,吴苋便主动迎了上去,“今儿劳烦你来一趟。”不甚殷勤。
如此热络,让周瑛有些不适应。如今宫里上下还有朝堂百官都对她礼敬三分。不仅是因为她是诸葛亮的夫人,而是她手握锦司大权,又曾在永安行宫里,以女官的身份随侍先帝半载,除奸佞,铲小人,那时她的话便是先帝的旨意,这样的地位让周瑛回到成都后,刘禅奉她的礼数仅次于太后吴苋,只是周瑛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不常来宫里。
与吴苋闲话了几句,便说到册封礼的事。聘娶按六礼进行,让周瑛过目看看可有需填补的。吴苋的意思今岁还在先帝丧期内,封后大典不宜张扬。周瑛听完也表示赞同,一切以吴苋的安排为主,只应下了册封大典时亲迎女官的差事。
正说着话,宗雯前来禀报,程夫人到了,吴苋吩咐给带来此处。
“是尚书令的夫人程氏。也是我闺中之友,蜀中大族程氏的嫡女。”
吴苋刚给周瑛介绍完,周瑛便随动静看到一个比自己年岁要大上几岁的女子出现在殿门前,头簪枚简单的白玉雕花流苏簪,笑盈盈地提步进来,欠身给吴苋行了万福礼。
“见过黄夫人。”眉眼含笑的程娆又主动给周瑛行礼,“早就听闻丞相夫人是极标致的美人,今儿瞧见可真要让我开了眼。”
程娆亲昵地拉起周瑛的手,对她左看看右看看,似怎么都看不够。
“若不是太后殿下发了恩典召我回京,来忙册封礼的事,我还跟着方正待在江州那个潮湿的地界呢,更是见不到夫人您。”这话里话外都把周瑛当成阔别已久的姐妹对待。
“接下来可有的程夫人忙了,尚书令可不要怪罪本宫烦扰了你。”吴苋拿起丝帕遮住含笑的嘴角。
程娆又添了几分笑意,“太后看重我和方正,赏赐了这么件大恩典让我来操办,又能沾沾陛下的喜气,那是修都修不来的福禄。”
见吴苋被这番话哄得极为开心,周瑛内心暗叹,这个程娆真是个能说会道的人物,和她相比,自己简直像个锯了嘴的葫芦般笨拙。
到了传午膳,吴苋吩咐人在柳汾榭设宴,三人一行用膳。
此间,多是程娆说些江州的趣事,吴苋感叹自己常住宫中,都不知外面这些新鲜见闻。程娆见此,更起了兴致说了许多,惹得吴苋竟不记得眼前的珍馐,只顾听故事。
谈笑间唯有周瑛埋头苦吃,边吃边在心里默默评价一番,这道菜没府里的厨子做的好吃,那道菜绣墩爱吃,能不能带点回去?
“黄夫人?”
分神的周瑛把注意力从菜肴上转回来,听到吴苋唤自己,连忙回应。
“册封礼的事可与程夫人多商议。”吴苋嘱咐道。
周瑛应下后,又听程娆说,“什么商议不商议的,黄夫人交待下的事,妾身务必给做的妥妥当当的。”这话说的直教人心窝子里欢喜。
从宫里出来已是傍晚,周瑛刚想上骈车回延辛巷,便听见程娆唤自己,朝她走来。
“可还有什么事?”周瑛不解,这说了一整天的话了,还有什么没安排妥当的。
程娆左右看了眼,压低声音对周瑛道:“夫人,此处说话不方便。”边说眼神边往骈车上瞅。
心领神会的周瑛邀请程娆上了车,帘曼刚一落停,挨着她坐的程娆便担忧道:“此事我若说了,夫人可不许怪我。我也是看不过眼才大起胆子同您明言。”
可是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周瑛笑笑,安慰她道,“程夫人尽管说。”
程娆声音又低了一分,“丞相他养了个外室的事,夫人恐怕不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