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玉台赋 > 第218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轩秀

第218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轩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诸葛果安慰起张文莹,见平时交好的姐妹如此难过,她心中也有些不忍。不明白为何父亲让她偷偷带着张文莹来看这份家书。她只记得那一晚,张文莹在诸葛亮腿边哭诉的场景,而阿兄诸葛乔始终没有出现。

她偷偷曾经问过阿兄对张文莹是否有情,阿兄只矢口否认。

想来二人是真的有缘无分。

只是没过多久,张文莹被册封为太子妃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成都。而哥哥诸葛乔的亲事也被定下了,是琅邪东武伏家的小女儿伏轩秀,今岁刚及笄。伏氏在琅邪东武城只是一门小族,世代绩学传书,传习儒业,是户清廉人家,祖上在武帝时出过一任宰相伏湛。

三书六礼,三叔母林寿倩一手操办的很快,刚过二月,新妇就被迎进门中。

大婚第二日,诸葛果就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嫂子伏轩秀,人如其名,恬静温婉,脸盘子圆润的像珍珠一般,说起话来声音也很小,别人刚说两句话就会脸红。

主厅里坐满了家里人,在诸葛乔的牵引下,伏轩秀一一给长辈行礼,身旁的侍女兰泽收下礼革。

生怕行查他错,小心翼翼的伏轩秀给公爹诸葛亮奉完茶后,见他身旁的座位空着一人。想起家里人说过,自己这位公爹是个鳏夫,多年未娶,即便现在手握大权,却连侍妾都未曾有一个,她嫁来也没有婆婆立规矩这些难事,倒是个好命。

彼时还在庆幸的伏轩秀忽闻公爹开口道:“你母亲如今在永安还未归,等回来时她再喝你这杯茶。”

诸葛亮放下茶盏,身边的拂霖随即递上礼革,“这份礼可是她挑选了许久。”

伏轩秀听闻这话,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怎么还会有母亲?她用余光瞥见身旁的诸葛乔,神色也有些错愕。

正厅里的其他人都在不经意间交换眼神,大家都心里明白诸葛亮口中的人说得是周瑛。只是周瑛失踪前,两人并无婚约和举行婚事,而后又听闻她一直在永安任职女官迟迟未回。

两人之间的关系悬而未决,现如今看诸葛亮在全家人面前如此称呼周瑛,是要定了调子。

“伯松。”一直沉静如水的诸葛亮开口嘱咐,“如今,你也成家。过两日我得动身去永安,府中之事多多费心照应,有什么事宜多同你三叔父和叔母商议。”

“儿明白。”诸葛乔郑重应下后,询问:“这次母亲同您一起回来吗?”

他反映很快,没有犹疑便改了口。

诸葛亮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是啊,你母亲在永安待得时日太久了,她心里也想着你们,这次同为父一道回来。”

出了主厅后,伏轩秀同夫君回到自己院中,等四下无人才问及这位新母亲的事,言说自己只听家里人说过公爹丧妻多年未娶。

诸葛乔不知该怎么在三言两语间解释自己这位姨母的身份,毕竟说深了牵涉到周瑛此前的身份。只按对外的说法说给妻子,母亲是先母黄夫人的亲妹,续弦妻妹原本就是常有之事。而后见妻子有些惴惴不安,便宽慰妻子不必多想,父母双亲都是和善之人。

听了丈夫这话,忐忑许久的伏轩秀稍稍宽心些,但在见到自己的新婆母前,都无法真正做到安心。在嫁来之前,家中双亲千叮咛万嘱咐,自己嫁的是权贵之府,公爹是手握重权的大汉丞相,夫君以后的仕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最致命的是夫君诸葛乔不是诸葛亮的亲子,这个尴尬的处境必得小心谨慎。

如今公爹又续弦,万一再生下一儿半女...

想到这,伏轩秀深觉胆寒,明白本家是书香世家,比不得蜀中大族,对丈夫的处境有助益。自己能做的就是一朵听话的解语花吧,总是有些用的。

自从听闻刘备召了诸葛亮和李严同来永安,周瑛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问侍女卫悦,成都来人了吗?

卫悦如常摇摇头,失落的周瑛就是跑去城门楼的高台上望啊望,希望能望到大汉丞相的车马依仗。

她与他已经快有半载未见了。

由于在城门口望夫的时间过长,导致刘备五次有三次寻不见她,还取笑她说,城门楼那冒出了一块奇石。

周瑛还有些费解,自己在那待了多日,也没见什么奇石啊。

一句“望夫石”让她红了脸。哎呀一声,急忙告退又跑去城门口了。

刘备望着她匆忙的背影和满怀笑意的脸庞,觉得这样的周瑛很鲜活,就像是干涸许久的鱼遇见了水,突然变得生机勃□□来。

丞相就是她的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