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玉台赋 > 第203章 第二百零三章 误会

第203章 第二百零三章 误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如此艰难的世道,要一个男人的情不难,难的是不靠这些如何立身。

她赔上了自己的心血,最后一步也该收尾了。

刘备初立为汉中王,诸葛亮身边缺少人才,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那份向汉帝呈禀刘备为很重王的奏章,署名者既有新附刘备的马超等人,也有李严这样的刘璋旧部,团结这些人,让废了诸葛亮许多心血。

更别说让为人清高孤傲的刘巴诚心辅佐,董和这般才干之人能为刘备所用。

尤其是官家锦司整合了诸多绣娘织女,诸葛亮分身乏术,锦坊急需一个主事的长史,行座会就此开设。

十里八乡的贤才慕名而来。无论富家公子,还是出身寒门,来者不拒。

诸葛亮作为行座会的主考官,负责出题和点评,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的策论最优秀,谁就胜出,即可被招募入府。

周瑛的出现,让惊讶的诸葛亮只一瞬便便明白那夜她给他出的主意,也许便是为了今天。她要的补偿,原来偿还之日也是今天。

他知晓她的才能,应试一个锦司长史不在话下,只是若一旦应试成功,她是女儿家的身份便成死秘,否则便是欺君罔上的罪名。

会试结束,诸葛亮与其他官员在府衙中商议本次会试的结果,对于锦坊长史的最佳人选便是那位玉先生。众人无异议,只等诸葛亮点头,只是在其他官职上都果断点头的诸葛亮,此时沉默了。

宵星夜冷,诸葛亮踱步在窗边,他回忆起白日里,周瑛对于锦坊管理之策的真知灼见,那份才能为他和众多人所钦佩。

为何如此难以下定,只是这不为人知的私心。

他此生为数不多的私心。

唐松宫中赏荷亭中,诸葛亮正阅读刘禅的新作策论,不时微微点头,对行文内容很是满意,又和一旁的刘禅交流策论中的引据。

日落西山之际,诸葛亮合上案上的书册,对刘禅道:“臣还得和殿下讨一人。”

刘禅和煦一笑,将诸葛亮面前的茶斟满,“师父,整个东宫府舍,有您需要的都可以随时调遣,不必同我说。不知师父看中的谁?”

“教授殿下丹青的玉先生。”诸葛亮摇着羽扇,从容不迫道:“玉先生入了行座会会试的头首,臣下商议,想任其为锦司长史,主理锦司大小事务。”

“上次听弓荣说起过玉先生曾协助师父您查了白鹤伤人案,想来玉先生不仅丹青上妙,也有协查的本事。这样的才俊能够为大汉效力,我没有不允的。”

听刘禅提及白鹤伤人案,诸葛亮嘴角的笑一滞,他看向刘禅,“殿下,有时真相并不是昭告清白这么简单,还是击垮敌人的利器。至于这利器何时出鞘,更需要合适的时机。”

刘禅默然,他只知晓他的父亲,他的师父,都没有将白鹤案给他一个说法,齐蔚玉依旧宠冠六宫,吴苋还高坐明堂,而他急不可耐想要的真相大白,还有他想看到的一切,却没有。

面对眼前这个重要的人,他只能说句,“我都明白,师父。”

目送诸葛亮离开,他心有不甘,他把弓荣叫来,让人好好查查这个玉先生,他从前没在意过的这个寡言少语的人,没想到一转眼竟能得诸葛亮如此重视。

诸葛亮从刘禅处离开便带领周瑛去拜见吴苋,呈上最新的蜀锦料子,并同吴苋说了玉先生要任锦司长史一事,望王后日后多加提点。

吴苋惊觉是何等人才,竟要诸葛亮亲自引荐。待仔细看向玉先生,才发觉这位不善言辞的玉先生越看越觉熟悉。思绪忽然回到多年前的益州,那时她还是刘璋的儿媳。

吴苋心觉有样,这时有侍从来禀,尚事府有紧急军务来寻诸葛亮。诸葛亮不好逗留,让周瑛在此同王后禀明近期锦司的事宜,便匆匆离去。

被留下的周瑛面对吴苋,有些惶恐。虽说宫里她也来了许多次,可如此紧密孤僻的与吴夫人相对还是第一次,尤其是她看自己的眼神,总是透露着古怪。

忽然间,周瑛的右手被吴苋一把抓住,还没来及反应过来,她应该表现出“男女授受不亲”的模样,可别落得勾引王后的罪名。

还没有所行动,吴苋就丢开了她的手。

“瞧瞧,您不过半月没来教授丹青,这指节握笔的老茧可都消了,柔弱无骨,像似女子的手一般。”吴苋装成打趣的模样,可眼神如利剑直直扫向周瑛的手掌。

周瑛心中感到一丝异样,平复完搪塞道:“想来最近有所松懈,臣不会懈怠锦司的差事。”看见吴苋颔首,也没有追问下去的意思,便告退了。

看着离去的周瑛,吴苋脸上笑意逐渐淡去,腿有些站不稳,一旁的宗雯立刻搀扶上来。

吴苋坐下后,接过宗雯手中的茶汤,被这温热平复了心绪后,神色才稍显放松。

方才,她一眼便认出了周瑛手上的那条淡淡的疤痕,更加确定是眼前之人便是十几年前替她妹妹相面的周瑛。

只是这幅男人打扮让她对周瑛如此做法疑惑不已,更是心惊诸葛亮竟如此大胆,竟让一个女子任锦官。若一旦被人发觉,便被人握住了把柄。

如今法正任尚书令,圣眷正浓,颇有与诸葛亮分庭抗礼之意。下面的人自然知晓巴结谁。可她清楚,如今刘备刚刚大定,不可乱也不能乱,否则自己的皇后之命还没开始也会到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