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架空/励志』提灯东望旭日升 > 第67章 第六十六章:为公(中)

第67章 第六十六章:为公(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建国后的第一个三年转瞬即逝,一张新的蓝图铺陈在人们的面前。

这张蓝图仍然不是李昭旭一个人的闭门造车,而是“全民会议”上人民群众智慧与愿景的结晶

“即使我是这个国家的领袖,我也不能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发布政令之前,我得先问问人民群众同不同意。”

新蓝图的核心思想主要集中于两点,其一是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原和治理盐碱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做争,其二是推动医疗、教育、工业、商业等领域实行公有化,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平等,促进真理主义深化强化发展。

扩大耕地面积,对于改善陵山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实用意义。

陵山国领土广袤,地大物博,这固然是一个值得骄傲的现实。

然而,很多看似广博的土地要么气候极其恶劣,毒虫野兽丛生,根本无法定居生存,要么荒漠化或盐碱化严重,种不出来庄稼。

所以说,在陵山国境内,真正可供农民耕种的土地其实并没有多少。

在封建时代,受官府和地主压迫的农民一遇到荒年便会在颗粒无收的农田和“上层阶级”的层层剥削中丢掉半条命,甚至为之而卖儿卖女,流落街头。

现在,尽管那些上层阶级早已不复存在,从地主们手中夺来的土地也依照各家各户的劳动人口总数进行了合理的分配,自然条件仍然是一个游离于人为因素之外的,不可提摸的变数。

“万一又遇到了荒年,我们该怎么办?”

在这样的客观前提下,开垦那些从前被抛弃的土地,与自然界做斗争,向自然“要”耕地成为了陵山国的当务之急,

在中/央/政府的诚挚号召下,陵山人民的热情相当高涨,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一批批潮水般的“垦荒团”和“治理队”,它们有的是由各级政府组织,起来的,有的则在人民群众当中自发性地产生

,“人定胜天,我们不能被困难给打倒!”

“加油地干吧!把这漫山遍野全种上庄稼,就是荒年来了我们也不怕!”

“以后谁也不会挨饿,全国人民都要吃得上饱饭!”

正是在这样的火热气氛中,李昭旭在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派出一名政府人员任职“土地开垦总负责人”,去到那些正在开展着垦荒事业的重点地区,指导“垦荒团”和“治理队”的工作,和人民群众共同劳动。

“这个总负责人可千万不能是个只会发号施令的甩手掌柜。”在长风馆中,李昭旭语气极其严肃地告诫着诸位与会同志,“他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劳动当中去,坚决不能摆官架子,更不许趁机压榨群众给自己谋取私利!”

江衡和张尚文两人因为工作原因实在忙不开,叶泽霖又新近感染了伤寒,浑身无力,根本干不了重活——其实他本来也不愿意参加劳动,身上的病给了他一个良好的逃避理由,从容楚城调回中央的何怜世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也离不开恒荣城,思想形态稍稍回归正轨的刘空山本来想要主动请缨,顺便在同志们面前彰显一下自己的勤劳积极,却被一旁的连启平紧紧牵着衣袖,不许他轻举妄动,此事只好暂时作罢。

最后还是一向有几分孩子气的赵思贤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李昭旭同志,让我去吧!我能干活,我不怕苦也不怕累!”

李昭旭终于露出了一抹欣慰的微笑,他望向赵思贤的眼神像是一位慈样的父亲望着自己有出息的孩子,又像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望着自己最成才的学生,充盈着满意和赞许。

“看见了吗?这才是我们的好同志啊!”

会议结束之后,赵思贤和众人一同走出会议室,

他回过头去,望向门上那块“长风馆”的匾额和两侧“乘长风破万里浪,凝众力铸千秋魂”的对联一—它们都是张尚文的亲笔之作,心里竟泛起一丝莫名的悲伤。

“参加劳动,这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我自然要好好地珍惜,只是这一去山高路远,我和同志们不知要过多久才能再次见面。”

当上总负责人之后,赵思贤确实和人民群众成功地打成了一片,一点恼人的领导架子都没有

他的平易近人是与生俱来的,在他的少年时期,身为地主儿子的他能够和佃户的孩子们一同愉快玩耍,和谐相处,从不认为自己高别人一等。

到了苍梧中学之后,他也是从来没像刘空山那群纨绔子弟一样拿自己的家庭背景说事,和他关系处得比较好的,大多都是家境一般但在某一方面比他更加优秀的人,比如说江衡,张尚文,以及球场上的那一帮体育生兄弟,后来,和他志同道合的高宇峥也成为了他的好朋友。

进了陵山中/央/政府,赵思贤更是表现的相当地相当低调,在宣传部中不显山不露水,只是默默地耕耘奉献着。

他自知自己的才华比不上其他同志,却也不过心就在职位上吃空饷混日子,他总是主动替人出力,做一些抄稿子,送文件,搬东西等用不上太多脑力但又极其耗费体力的活计,有时还会自觉地给忙碌着编篡演讲稿的江衡和其他同志们端茶送水,宣传部各办公室里打扫卫生的工作也全让他给包揽了。

“我们的赵思贤同志啊,真的可以评的上劳动模范了!”

“哎呀这算什么,全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脑子不够聪明,比不上你你们,出不了主意还出不了力吗?”

在环境极其恶劣的荒山上,道路陡峭而泥泞,遍布着嶙峋的怪石和随时可能把人绊倒的藤蔓。

有的地方低洼潮湿,一旦下起雨来就会发大水,有的地方则干燥的如同沙漠,黄土遍地,寸草不生。

给洪涝地区排水,向干旱地方引水,抑制土地盐碱化成为了劳动者们必须要完成的艰巨任务。

作为劳动者们的带头人,赵思贤每天都十分卖力地干活:挖土、填土、搬石头,运工具,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形成了一道道洇湿的痕迹,飞起的尘土附着在他的脸庞上,让他看上去真的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民。

“小的时候啊,我就想跟着那些孩子们一起种地,现在好了,我终于也能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了。”

恒荣城,陵山国中央/政府家属区,连启平正在教训着“不成器”的刘空山。

在外,刘空山总是表现地活跃积极,爱出风头,连启平则是那个永远少言寡语的“贤妻良母”,在内,连启平才是那个发号施令,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刘空山反而没有太多的主见。

“刘空山,你怕不是疯了!去搞垦荒有什么好的,大日头晒着,跟着那帮农民一起住砖房棚屋,又苦又累,还费力不讨好,你去那里做什么?”

“我……我不是想着给咱们的国家做点贡献吗。”刘空山低下头,显得有几分委屈。

这几年,连启平“一转攻势”,在两人的婚姻关系之中愈发处于那个具有支配性的强势地位。

“做贡献,咱们国家哪里用的着你去做贡献?聪明的人都学着坐享其成,只有傻子才会上赶看出力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