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架空/励志』提灯东望旭日升 > 第54章 第五十三章:反攻(下)

第54章 第五十三章:反攻(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衡的态度是如此的坚决,李昭旭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

他十分敬佩着这位知己,这位同志,这位革命伴侣,为对方的思想意志,以及对斗争,对真理的极度忠诚所深深折服。

“江衡是一个极其伟大的人,她总是这样上进,这样忠诚,又是这样要强,这样渴望着进步,是一个值得人们向她学习的好同志。”

只是,在李昭旭的心里,仍然有那么一块让他如何也无法释怀的心病——他的第一任妻子杨雯雅,和他们那个还不到两岁的孩子李行端,正是在艰苦斗争的过程当中牺牲的。

尽管他一直竭力劝说着自己,让他不要把江衡当成杨雯雅的替代品或是复制品,而是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当成她自己,那段过分惨痛的记忆,依然不肯放过他,长久地萦绕在他的脑海之中,

江衡越来越像杨雯雅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年,杨雯雅请求和李昭旭,一同投身于反抗蒋经纬的斗争的时候,她的态度也是这样的正义凛然坚毅且决绝。

李昭旭有些害怕——一向无所畏惧的他竟然也会害怕,他害怕自己再次痛失革命伴侣,失去那个和他约定相守终生的人

他已经失去过一次了,决不能再失去第二次,他想,

最终,李昭旭还是强迫着自己去克制了这一不该存在的恐惧。

在他看来,一切企图干扰自己全身心投入于斗争事业的东西——尽管它们有时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深处,都可以被称之为阻碍发展的“敌人”。

既然是敌人,李昭旭就必然要以强硬的手段去对付它们,和自己做斗争,这是他的原则

,“在家国大义面前,儿女情长本就是微不足道的。”

李昭旭似乎已经做下了最坏的打算,真到了那个迫不得已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和江衡一同牺牲了

“只要能换来国家的安定,换来人民的幸福,换来千百年间无数仁人志士所渴求的自由与平等,即便是飞蛾扑火,摔个粉身碎骨,我也无怨无悔。“

1872年12月10日,李昭旭所率领的“第三部队”正式向洛香城进军。

洛香城的社会基础状况相当复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治安很差

在洛香城的东部,居住着土生土长的陵山国人,他们的祖辈们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定居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是洛香城中最为安分的群体

居住在城西的,则是永绪国的移民,他们也都是在许多年之前就因为战乱或是灾荒等原因逃离自己国家,形成了一个团结的集体,也还算是安居乐业

只是,那些世代居住在本地的陵山国人,总对这些外来移民有些各种各样的偏见,他们称永绪民族为野蛮民族,是社会公序良俗的破坏者,有宗教信仰的陵山国人对他们的偏见更甚,

“念初派”和“熙文派”的教义冲突,让一些极端虔诚的信徒们对“异教徒”恨之入骨”。

永绪民族虽然算不上那些偏见施加者们所诋毁的那样野蛮,却也不是个多么安分的民族,他们武德充沛,崇尚战争与力量,总以为可以凭借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就连永绪国“熙文教派”的两位主神一一百结姬和应离神君所象征的事物都是战争、破坏与复仇

可以说,在洛香城中,若是有陵山国人和永绪国人起了冲突,十有八九是那个永绪国人先动的手,而且最后打赢的那个,也大概率是永绪国人。

久而久之,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有些剑拔弩张,互相敌视,彼此嘲讽,矛盾冲突频繁,

然而,和城南的樊泽族人相比,永绪国人已经算是很安分温和了。

樊泽族人不是某一个固定国家的国民,他们不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国家当中,又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受到各个国家的驱逐,到处流浪,居无定所。

他们遭到如此看似不公的对待,却几乎完全是昝由自取。

在两千多年前,确实有那么一个叫作大樊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国民也确实是无恶不做,行径相当恶劣

他们素质低下,几乎没有任何道德底线,他们“擅长”经商”,用假冒伪劣的产品去欺骗外来客商,崇尚“武德”,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偷去抢去掠夺。

他们贪得无厌,到处发动战争,他们性情凶残,在屠戮平民的时候连三岁未满的孩童都不放过,简直是穷凶极恶、毫无人性。

这样一个凶恶而贪婪的民族,已经成功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共同愤慨,让那些本来各自为营的国君们团结在一起,放下旧有的矛盾,冰释前嫌,一致对外,戮力对付这个共同的敌人

于是,很快的,在良心未泯者们的协力推动下,大樊国终于被灭国了。

国家没有了,这些失去家园的樊泽族人只好四处流率逃亡,企图融入到其他国家的社会中安居生活

然而,这群毫无道德底线的人就像是一帮凶残的野兽,到了哪个地方,就会搅的那里鸡犬不定,民不聊生,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常常被称为当地一害。

久而久之,那些真正渴望安居乐业的本国居民乃至于他们的官府甚至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都对这一恐怖的民族恼恨不已。

平民百姓将他们称作社会的败类,不肯与他们共同进行生产劳动,甚至连民间绘画作品里的妖魔鬼怪们都长着和樊泽族人如出一辙的绿色眼睛,其怨愤与恼恨之甚真真是可见一斑。

官府也将他们视作危害治安的毒瘤,若是樊泽族人犯了罪,对他们的惩罚可是要更重一等,古往今来,几乎所有能被称为“明君”的皇帝的“光辉履历”之中,都必然会存在着“抵御樊泽族人入侵”这一伟大成就。

“众生平等,樊泽族人除外。”

“每一个樊泽族人,从生下来,就是有罪的。”

很多以“心怀天下苍生”著称的古代先哲,都对樊泽族人产生着较为极端的偏见和仇恨心理,甚至将他们排除在“人”的范筹之外。

“衡,你说他们樊泽族人,真的像人们说的那么坏吗?”李昭旭早已听闻过樊泽族人的恶劣名声,却因为没有亲眼见过而不敢妄下定论。

“可能吧,虽然那些描述他们罪行的东西可能确实会有些夸张的成分在,那些樊泽族人,他们的信仰从一开始就是有悖于社会公序良俗的,我从前在教会的时候就听说过。

樊泽族人信奉的那个东西,根本就不能被称之为‘神”,他就是上古时期一个凶残好战的君王,不知怎的就被他们给捧成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