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生离和死别有好大不同。
已经历过生离——不止一次。
林思齐高考失利,家里安排他去澳洲留学。
沈知远问林思齐:“澳洲离家那么远,一定要去吗?”
“去念书,没办法。”
“可以复读一年呀,你是因为发烧才成绩不好的。复读一年,你肯定能考上北京的大学,我们就不用分开了。”
“太麻烦了。”林思齐说,“知道你不喜欢坐飞机,我假期回来看你。”
“澳洲休圣诞不休春节的。”
“不是还有暑假,暑假我天天陪你。”
“只剩暑假了……”
暑假也没剩完全,去了不同的大学,有了不同的生活,发展不同的爱好,交往不同的圈子……
加上后来的分手,生离有两回。
但是宁愿多做生离,不想经历死别。
沈知远和林爸爸轮班照顾林思齐。
昏迷的时候,心情在走钢丝;等到醒来,相顾无言。沈知远开始回避林思齐,尽量减少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刻。
风水轮流转,轮到林思齐追着沈知远跑了——他还不能跑。
后来坐上轮椅。
明白儿子的心思,林爸爸给他们创造聊天的机会。
“怎么不理我?”病床上林思齐扮委屈,“是因为我害你赔钱吗?”
“少说些没有用的。”沈知远舀起一勺粥,吹了吹,送到林思齐嘴边,“吃东西。”
“吃不到。”明明勺子贴住嘴唇,林思齐讲大话,“你坐过来一点。”
沈知远无奈,从椅子上挪到病床上,“这样可以了吧。”
吃完粥,林思齐不愿沈知远离开,拉住她的衣袖。
“陪陪我,晚上只有我一个人在。”
留下亦无话,静静坐了好半天,沈知远开口说:“我准备回北京了。”
“哪天?”
“没想好。”
“我送你。”
怎么可能回复说“要等你到什么时候”?他用一句话栓住她。
“好。”沈知远点点头,“你送我。”
看着沈知远,林思齐有了一个是想象也不是想象的想象:仿佛他们是一对相伴几十年的爱侣,他诊断重病,她在旁陪护——不是那种才得知他病情而悲伤绝望的陪护,是那种知道注定分别后变得平静、平静到哀怆的陪护。月光很冷,桌上的台灯熏炽看似温暖的柔光,也只是看似温暖了。
实际上是蓝色的。
林思齐把想象的前半句讲给沈知远听。沈知远听了,骂他一句“乌鸦嘴”,又颇有兴趣地同他补凑这个故事。
相伴几十年,是如何相伴的?有没有组建家庭?还是只有他们两个?如果组建家庭,生命中多出许多琐碎。如果只有他们两个,总也不可能四季依在公园的长椅上。既然是想象,索性可以,但冬天不行,冬天要去溜冰,溜完冰去吃火锅。想念冬天。北京的冬天,澳门没有那样的冬天。
澳门没有那样的他们。
不愿提现实。
说着说着流出眼泪。想起林思齐的话,沈知远错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