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淋漓的大雨缓解了江南西道半年来的旱情,也浇灭了隆兴府的灼热暴晒。
莲心举着扇子充作眼前凉棚,瞧着支摘窗外绿濛濛的一片:“今个总算凉快些了,前几日热得都吃不下饭。”
范如玉也正倚着窗户向外看。
她收回身子:“在府中能吃的比在庐山多了去了,你想吃什么?告诉府里的小厨房,叫他们给你做。”
莲心试探着瞧范如玉:“荔枝膏?”
果然被范如玉严词拒绝:“不行。”
不仅如此,范如玉还伸手弹了莲心一个脑瓜蹦儿,恐吓:“你路上每日一碗甜水也就罢了,自打到了隆兴府,我看田田也被你哄了去,三郎也不给我报信,你竟一个人偷偷吃了那些甜点心!不怕牙叫虫子蛀了去?这个月能吃的糖已吃尽了,想吃糖,等下个月吧!”
田田有些局促地站在范娘子身后。
莲心哀叹。
辛家豪富,自打前几日从庐山来到隆兴府之后,吃住别说和在小村子里比了,就是比在庐山都好上不少。
只一样,就是这辈子降生在小村子里的莲心已经想糖想了很久,终于能在辛府吃上,一时不备就吃得没有节制了些。
唉,这也罢了,她确实有些失去自控力了。宋代不比现代,还能有牙科,如果牙真的吃坏了,那她找谁治去?
倒是有另一件事更麻烦。
事实上,搬到辛府,成为辛弃疾的义女后,她毕竟是要融入新的一家人,大大小小的摩擦和磨合都是不可能没有的。
比如,她进府之后赶上的第一顿饭——
问题来了,粽子,你是喜欢吃甜的,还是咸的呢?
辛弃疾举起一根手指头:“甜的。”
辛大郎、辛大娘和辛二娘立刻站在了辛弃疾的背后。
范如玉举起两根手指头:“咸的。”
辛二郎、辛四郎磨磨蹭蹭站到了范娘子背后。
辛二郎碰了下辛三郎。
辛三郎回神,道:“咸的。”
四对四,平票。
这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莲心。
莲心:“...”
也是赶了巧,在莲心进府之前,辛家一共不多不少正是八口人,偶数。
故而每次有了口味上的分歧之后,大家有时就会走到两方各执一词,人数相当的地步。
但在莲心成为辛家的一份子之后,这个局面即将迎来史诗性的变化!
莲心成为第九人,那么她的一票,将会成为关键。
紧绷的气氛下,辛弃疾眼珠一转,率先出招:“莲心,若你愿意吃甜粽子,爹爹就允你吃一块糖。”
莲心倒吸一口气,口舌生津,糖是范娘子不让吃的。
竟能出此贿赂之策!
范娘子与身后阵容露出鄙视的眼神。
范娘子也转过来:“莲心,若你愿意吃咸粽子,阿娘就允你吃一整个鹅腿。”
莲心又倒吸一口气,口水泛滥,肉也是辛弃疾不许她多吃的,怕她坏了胃口。
糖,她所欲也;肉,亦她所欲也。
两相比较之下...
辛四郎今年只有九岁,等得已有些不耐烦了:“你到底选什么呀?”有些不满地看着她。
莲心一字一顿,面容严肃道:“就不能,都吃么?”
...
“你这下子可吃高兴了?”
辛三郎穿过长长的游廊而来,落坐于莲心身边,看着她一手糖果子一手鹅腿,吃得满嘴是油的样子,哭笑不得,“慢些吃,没人与你抢。”
莲心把嘴里的鹅肉吞下去,扬起脸问他:“三哥,我聪不聪明?”
辛三郎实在看不过眼,索性整整袖子,伸手过来,拿帕子帮莲心擦掉嘴角的油。
一边擦,他一边好笑道:“你说你方才献言,叫厨房直接呈一盆糯米饭上来,大家自己选盖肉还是盖糖的事?”
莲心露出骄傲表情:“嗯!”
“聪明,聪明。”只当哄孩子了。
这法子也确实有效,方才在莲心说完这句话之后,辛弃疾、范如玉夫妇面上都露出“好有道理无法反驳”的表情,终于也算解决了多年来二人之间的一个大问题。
不过,辛三郎确实有好奇的地方:“你没有口味上的偏好么?甜或者咸只能选一个时,你会选哪个?”
莲心再次露出严肃的凝重表情。
“选贵的。”
——随后满意地看到原本因她严肃表情而也变严肃的辛三郎面色一寸寸崩裂。
她哈哈哈:“你问我的哦,我说实话而已嘛!”就带着耍人成功的快乐跑远了,独留辛三郎略有迟疑地坐在原地。
“她家之前困苦至此么?”他抬头,有些不解地问随他一起去过武宁的侍从,“连吃饭也要算价格?”
侍从大概了解过虞将军的家庭,心里有数,弯下腰,低声与辛三郎道:“毕竟虞将军搅进那件事里了,散尽家财才得以脱身...”
辛三郎也迅速意识到问题所在,立刻止住了侍从后话:“这件事在外面万不可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