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余苏看到了到沅汐落水那时。
宫内猜疑不断,越来越多人受到牵连,他们找不到人,便指一个屠一个。
以往抑静的沅汐一反常态,突然砸碎了妆柜上的红镜子,甚至连桌上冒着热气的茶水都一齐打碎掉。
当她收拾好情绪后,路过苔水黎桥,河里竟映出了倒在血泊里的万父万母。
他们痛苦的朝她哀嚎,质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做,为什么非要执着自己的所谓有所得,等到所有人都因他而死才停手吗?
为什么要反抗?
心里的高桥轻轻塌掉了,也许真的是她错了。
生命的最后一秒,她又问了问自己,到底怎样才是对的。
……
再醒过来时,那份愧痛始终放不下,余苏面色苍白,不断回忆着沅汐生前的往事。
还好今天是晴天,她想去晒晒太阳。
等她终于站到阳光下,冰冷的身体才有所热意。
后来余苏又找了沅汐重新设下的阵点,幸好都还在。
这次的阵法沅汐吸取了先前的经验,在阵法里融了高级灵物的金丹,以便在宫中隐藏。
她决定重新点燃这柱被遗忘的火苗。
一忙就是好几天。
等她再想到扶桑时,已经过去很久了,黎嫦的事要跟他说吗?
她挠了挠头,买了纸和笔,打算进殿找他,但是不见了他的影子。
回去的路上,余苏突然想起来自己之前问过扶桑,如果他没有当上国师,他最想成为的是什么?
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笑。
从他们相遇那刻起,命运早已开启了倒计时,余下的都是珍别。
后来的几天里,余苏忙完自己的事后,一有空就去国师殿看看。
“真是奇怪,按照之前的习惯来说,一般两三天就能看见他一次,可这次…”
她倒真的希望他是离开去寻自己的道了。
彻底改变自己想法的事都在后来了。
以前她想,如果他不是国师,那她可能是林间肆意的诗人,感慨于天地山水之间。又或者是万家灯火的其中一盏,和爱的人直到生命最后尽头。
但是那一天,她终于明白了沅汐和扶桑是为何停留。
那是她办完任务回来的路上,一阵朗朗的读书声让她忍不住侧目。
树荫下,窗户边,
一读书小儿站在草堆里,手里拿着一本虽然老旧但工整的黄皮本,正卖力的勾头朝教室里边张望着。
余苏定睛看了看,本子上是他抄的一段一段书本里的文章。
一打听便知道了缘由。
这小娃娃原本是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但今年因为书教费涨价,他父亲哪怕是一天打两份工,也仍然交不起学费。
学校的领事就把他赶了出去,这娃娃也懂事,在外边给人家扎草篮挑竹担,一有空就来这听课。
学校里有的教书先生心疼他,每每见到他都会偷偷递给他一把椅子,或者塞给他一点吃食。
听完,余苏便去了解了募捐的渠道,看看能不能帮他点什么,比如能坐在教室里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