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并未有过深情谊,毕业后又多年未见,此刻两个人面对面地站着,完全是为了偿还人情债。
见面一眼,双方的眼神在对方脸上及身上快速地掠过,对对方做出肤浅的评价:辛语是程杭一的无用社交。
然后两个人在心里默契地下了评语:他们是以后不会再见面的关系。
“你请客,吃什么?”辛语没有在意程杭一语气、动作疏离感带来的不适感,她扬着手里的手机提醒时间,“距离上班,我还有两个小时。”
“你想吃什么?中餐?西餐?”程杭一做出请的手势,绅士优雅体贴暖意,不是上学时因为一杯热水和女同学争吵的男同学了,“车在那里。”
“都可以。”辛语跟在程杭一身后,走向停在路边的黑色Q7,“最好是中餐,最好上菜速度快一点,我快饿扁了。”
“可以,我知道一家不错的餐馆。”
程杭一打开车门坐进驾驶位,辛语站在车外,她礼貌地问,“我坐副驾驶可以吗?女朋友不会生气吧?”
话说出口,觉得自己茶里茶气的,还满含试探的意味。
“不会。”程杭一帮忙把副驾驶座位上的纸巾拿开。
“谢谢。”
程杭一开车姿势中规中矩,看左右倒车镜,大多时候目视前方,身姿松弛地倚在座椅里,和煦春风地和辛语聊C市的天气、交通、风土人情,偶尔偏头看着辛语,语气真挚诚恳又热烈,看似说了很多,其实个人信息捂得严严实实。
大家都长大了,学会伪装精通人情世故。
辛语把检索来的信息汇总:程杭一来C市三年,大学学计算机专业,现在从事计算机方面工作,不是租房,有辆车,手腕上的手表比车贵,口头上没有炫富,行为举止透露着不差钱……
“程杭一混得挺好。”这是辛语对程杭一现状的总结。
但是看似“成功人士”的程杭一能给自己提供什么帮助呢?
辛语不确定。
车子驶出主路,右转拐进一条绿荫小道,路两侧停满车辆,仅容一辆车通过。辛语在C市生活工作多年,却从未来过这条路,她侧头看向蓝色的路牌,上面写着:荣东南路。
程杭一开车向前,在路边停车位停下,他走在前方引路,两个人又往回走了近五十米。
“到了。”程杭一提醒,他率先抬腿上台阶,跨过门槛进门去。
矮墙通白,中式多层翘角设计的屋檐下悬挂着鲜红色的灯笼,暗红色的对开门板,店名招牌是一块规规矩矩的实木做底,上面用金色行书写着名字:潘家宴。
像极了公司团建时,去过的那些小门小户的农家院。
辛语心里犯嘀咕,就算她被程杭一划分为“无效社交”类别里面的人,他也不该这样敷衍吧,请自己吃顿商场火锅也好呀。
来都来了。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跨过门槛踏步进院内,辛语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桃花源记》,是她见识浅薄了,这院内别有洞天,高树矮花低草,错落有致热闹非常,假山流水肥鲤嬉戏,摆放了茶台雅座,踩着青石板砖走了一段,才到大厅。
老板模样的人,和程杭一笑着打招呼,“看到院子里的新树了吗?新添的。”
“百十万买一棵树,有钱你不如把隔壁买下来,铺平建成停车场,每次来这里,停车实在头疼。”程杭一轻呲一声,语气颇为不屑。
辛语微微侧目看他,觉得程杭一内在还是没变,不伪装时仍旧是那副不耐烦的腔调。
受虐狂一样,她竟然觉得这样的程杭一有亲切感。
老板反驳着,“你这人没情调、不懂风雅。”
程杭一在门口站定,他回应,“在院内草地上,树立几块新国潮的宣传板子,买几棵落樱假树营造一下文艺氛围,你这里立马能成为新网红打卡地,把茶台撤了,换成咖啡座,生意说不定比现在好。”
老板不见恼怒,笑呵呵地应着,“好主意,我考虑一下。”
程杭一指着台面上摆着的菜名牌子,问辛语,“这些菜可以吗?”
辛语不挑食,她瞥了一眼,点头说都可以。
老板像是这才注意到辛语,他对程杭一说,“直接去包间吧。”
院里景色布置得不伦不类,厅堂内风雅别致,包间内更是花费了心思,暗色檀木做桌椅板凳,案面摆放的餐具古色古香,立于墙根的架子上摆放着古玩和玲珑盆景,墙上还有一副卷轴画,辛语粗俗不懂欣赏,只觉得栩栩如生,定睛一看是大师之作,价格使然更觉得生动形象。
室雅花香。
不是吃饭,只是坐在这里已经满心享受。
辛语要收回对程杭一的评价,他何止混得不错,是让本就富裕的家庭更添富贵。辛语现在的想法有点复杂,如果程杭一是“小有成就”,那么她可以借住老同学的关系向程杭一讨要一些人脉资源、信息内幕,可程杭一“大有所成”,反而让她望而却步。
他站得太高,他的资源,对她未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