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情况。”他看着她的眼睛说。“我们兵分两路也是为了去市中心了解更多信息。元一和卡朋的手机随时保持接听,你们现在是这儿的临时负责。我们要走了,再晚市区可能都他妈进不去了。”
他们草草和几人拥抱告别,看着汽车后扬起的尘土,转身回去布置了。
卡朋是女急救医生,快40岁,已经干了十几年,是现在指挥经验最丰富的人。她和目前手术经验最丰富的元一分工结束,在第一口水还没来及送进嘴里的时候,第一批伤员就已经像洒了的水,源源不断流进这个上限不高的医院。而前往中心医院的同事也在汇报安全抵达后失去了联系。
元一不止一次无视时间和身体需求站在手术台前。这不算环境最糟糕的经历,这里好歹原先是个乡村医院,有单间,有大院子,有当地医生,还有他们带过来的基础治疗仪器,就是房屋还没来及翻新。最糟糕的环境是什么?是潮热的天气让伤口迅速生蛆,是浑身烧伤没有止痛药可用。现在不算她遇见的最极端状况。
三天的时间像被挤压干瘪的海绵再无可用。他们平均每个人三天只睡六小时,各部门调配的电话在各种时间段打来,哪怕在手术进行时她也要同事及时帮忙接听,再托同事给手机充上电。
在第四天上午,元一刚出手术室,卡朋正从走廊另一边挤过人群,躲着地上修养的病人大喊她的名字。
“猎人协会有伤员要送过来优先治疗,上面让咱俩做。”卡朋把喝了一半的水拧开盖子递给她。
“他们添什么乱啊。”嗓子像涂了胶水一样黏在一起,元一艰难地咽下去一口水,只觉得闹心。“这个情况怎么给他们搞特殊。”
“没习惯呐。”卡朋带着眼下的青紫对她笑笑,用目光指了指周围的水泄不通。“这样,老娘还要给他们腾个单间呢。”
“他们皮糙肉厚,随便两下都没问题吧。”
“我也觉得,急救一下的事。欸,要是已经惨的不成样子,那就只能插队进手术室了。”
元一努力用一个半笑不笑的表情代替了语句的回应。她一直在做手术,不想浪费任何一丁点的体力。但卡朋是个话唠,仿佛说话不在她的体力管辖范围中,可以随时保持强度。她神态无碍地拍拍她的肩膀再次挤进人流里,元一在想自己到四十岁还能不能有卡朋这样稳定的精力——她的急救科忙的可一点没她少,那是病人最先汇集的地方。
“小元!”卡朋忽然在远处叫她。用两个手指靠近嘴比划动作。
“烟!有吗?”她的声音几乎淹没在难民的涌动里。
元一掏出还剩三根的烟盒,挥臂丢了出去。
烟盒很轻,像是一个蓬松轻巧的玩具,沿着天花板悠悠地划出弧线,像是拉长了时间。光影在老旧的医院里瞬间变换,落进一只手里。
“好准头!不愧上过军校,元。”
接住的是几个九年前认识的同事,抛出烟盒的是九年前的自己。
“今天忙完,教你抽口这东西。”那几个油嘴滑舌的和她比划着同样的动作。
“滚蛋!”一只手揽住她的腰,那是她的导师。
“别带坏我学生,看见就扒了你们的皮!”
她眼前一如往常呈现出很多曾经的画面,一闪而过,转瞬即逝。这些内容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契机都能出现,时常出现,经年累月的出现。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也都是过去的人,一切的一切,没有远方,没有未来。如果要说有,那便是为此缅怀的朋友,一次又一次辗转停留,重新和已经散去的灵魂复刻着千百遍的对谈。
“谢了!续命!”
烟盒落进的是卡朋手中。
元一对她笑笑,面色如常。
本地的外科医生来替她的班。她没有休息的打算,手术室资源有限,一些普通程度的外伤他们会带着基础医疗器械去病房里速战速决,元一扫了一眼周围情况,进度依旧不理想。
她可以做到五天只睡十个小时,只要情况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