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嘉安没抬头,但是心中有种预感:梁晓康大概是进复赛了。
这种预感没什么道理,毕竟他不清楚出结果的具体时间,而老师喊人出去也不一定是告知进没进复赛。
但是有一瞬间,就在梁晓康从他身边走过的那片刻,他虽然没有抬头,却有种伸手去够什么的冲动。
奇异的、杂乱的思绪像泡泡一样在脑海中出现又破裂,炸出斑斓的光点。
宁嘉安眨眨眼,稍稍凝神,把注意力转移回眼前的题目上。
梁晓康翻开老师递给他的资料,翻开和里头的题目大眼瞪小眼。
“这些都要做吗?”梁晓康合上习题册,一脸惊恐地看着物竞老师。
“傻孩子,怎么这个表情,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物竞老师含笑在梁晓康拿着的习题册上拍了拍。
宁嘉安猜的没错,梁晓康一被叫到办公室就瞅见了鸠占鹊巢的物竞老师,听对方告诉自己进复赛的消息。
他没来得及有任何反应,就被老师迅速地塞了本习题,完全没有抗拒的余地。
地理老师从刚好从外头回来,把坐在他位置上的物竞老师赶走。
“一定要写啊!”老师走时还不忘扒着门对他说。
“好好好我努力我加油。”梁晓康一脸愁云惨淡,但还是应下来。
课间就只有短短十分钟,扣除预备铃提前的两分钟,再考虑到老师为了讲完某处知识点而拖地一分钟,其实短得不得了。
预备铃响起的时候,宁嘉安把正在写的题目收起来,然后把下堂课要用的书拿出来。
他抬头看见匆忙跑进来的梁晓康,也看见了他手上拿着的一本资料。
“恭喜你。”
擦肩而过的时候,梁晓康听到身边传来几不可闻的三个字。
不过他还是听清了,露出一个微笑,随即有些惊讶。
他坐下来之后,趁老师还没有进教室,轻轻戳了戳宁嘉安的后背。
“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梁晓康小声说。
不过宁嘉安没来得及转头给个回答,老师就飞快地走教室,在讲台桌站定,喊了一声“上课”。
宁嘉安跟着大家一起微微鞠躬,说着“老师好”。心里却想着刚刚本来要回头说的回答。
有些事情超出了常理的解释范围,几乎只能用直觉来描述。“我很了解你”并不是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解释,也许是因为在了解的基础上,宁嘉安对于和梁晓康有关的事情都有着超乎寻常的直觉。
可是这要怎么组织成简洁明了的一个回答呢?宁嘉安犯了难,不过好在眼前还有一节课,可以让他暂时不去想这个让他为难的问题。
这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时间会有一定的浮动。为了能让大家都安安稳稳地吃上饭,学校把所有班级分成了三批,分批次吃饭,每星期一轮换。
虽然分了批,但是去得慢依然要排长长的队伍,所以临近下课的时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老师不拖堂,就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如果老师愿意大发慈悲早几十秒,或者哪怕十几秒下课,那么同学们就能在这个时间内从三楼冲到一楼,遥遥领先于其他正常下课班级的同学。
这节是英语课,叶老师讲完课文的最后一个句子,离下课还有那么十几秒——宁嘉安不知道,叶老师也不知道,盯着手上的电子表看的同学知道,并且蠢蠢欲动,脚上加力,随时做好冲出去的准备。
叶老师把写满笔记的教师用书一合,大手一挥,给大家提前下课。
然后叶老师以一个完全不符合平时稳重班主任形象的速度进行了短距离的移动,把自己贴在了墙角,以免被飞奔的同学撞到。
宁嘉安和梁晓康慢悠悠地理好桌上的东西,缀在人群末端走出去,还特别礼貌地和叶老师说了声“拜拜”。
“嗯,快吃饭去吧。”叶老师朝他们挥挥手,忽然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对了,恭喜你进复赛,之后继续加油啊,不过课内的功课也别落下。”
后半句是对梁晓康说的。
“知道啦,谢谢老师!”梁晓康说了声,和宁嘉安一起出了教室。
叶老师的一句话把他们俩之前被上课截断的对话又拎了出来。
宁嘉安心想:“对啊,选择性遗忘一向是不靠谱的,越是想忽略某件事情,这件事情越是会以任何方式出现,就像是打定主意不准备找了的东西一样。”
两个人快步往食堂走。路上人很多,这一批次的大部队都在这里了,不少人都是三三两两地凑在一块儿,一边走一边说话,显得有些喧闹。
宁嘉安却暂时没有说什么,或者说两个人都选择短暂的沉默。梁晓康在犹豫是否要再问一遍,宁嘉安在思考到底怎么回答。
一直到走进食堂,宁嘉安依然没有说什么。喧哗声被聚拢在有着高高的天花板的食堂中,不断回荡,在宁嘉安耳畔隆隆作响。
也许是这样的环境让他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宁嘉安试图以此为借口。
但是他其实最能在嘈杂中静心,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借口,至少在他身上并不作数。